中醫對腫瘤形成機制的理解

要了解中醫對腫瘤形成機制,首先要了解幾個基本概念,一是人體的營養物質,二是致病因素,腫瘤的形成就是人體的營養物質因為致病因素形成了氣結、瘀血、痰溼飲等病理物質,阻滯了氣、血、津液的正常運行,使營養物質無法順利到達器官組織,引起局部的營養缺失及免疫缺失,細胞無法按照正常的生長方式生長而形成變異。

中醫對腫瘤形成機制的理解

中醫概念中的人體營養物質------氣、血、津液

中醫認為,氣、血、津液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氣、血、津液發生病變,不僅會影響臟腑的功能,也會影響人體的生命活動。反之,臟腑發生病變,也會影響氣、血、津液的變化。

氣:氣是人體內活力很強運行不息的極精微物質,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氣運行不息,推動和調控著人體內的新陳代謝,維繫著人體的生命進程。氣的運動停止,則意味著生命的終止。氣屬陽,氣對人體有推動、溫煦、防禦、固攝等功能,氣的運行通道是經絡系統,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通過氣的運氣將人體四肢、五官、九竅與五臟六腑聯結成一個完整的整體。

血:血是循行於脈中而富有營養的紅色液態物質,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素問·調經論》強調說:“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血屬陰,血對人體有濡養作用及化神作用。血的運行通道是血管循環系統。

津液:指飲食精微通過胃、脾、肺、三焦等臟腑的作用而化生的營養物質。在脈內的,為組成血液的成分;在脈外的,遍佈於組織間隙之中。津和液通常並提,但二者在性質、分佈和功能方面,均有不同之處。也泛指一切體液及其代謝產物。

中醫對腫瘤形成機制的理解

中醫概念的致病因素

1、外邪:風、寒、暑、溼、燥、火。“風寒暑溼燥熱,不當其位,是天之邪氣也。風氣入肝,寒氣入腎,暑熱之氣入心,溼氣入脾,燥氣入肺,是害人之五臟也。”

2、七情致病:怒、喜、思、悲、恐。情志致病,這是腫瘤發生發展的非常重要的病因,“百病皆生於氣”。“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思則氣結、悲則氣消、恐則氣下”,“怒傷肝”、“喜傷心”、“悲傷肺”、“思傷脾”、“恐傷腎”。情志與氣的運行(氣機)密切相關,氣的運行不暢又容易導致血液的運行輸布障礙,氣滯則血瘀,形成“瘀血”這一病理產物,也會影響“津液”的代謝與輸布,形成痰、溼、飲等病理產物。

現代研究表明,與情志直接相關的癌症有肺癌、胃癌、乳腺癌、甲狀腺癌、胰腺癌、肝癌等。C型性格指那種情緒受壓抑的抑鬱性格,表現為害怕競爭,逆來順受,有氣往肚子裡咽,愛生悶氣的性格。這種性格特徵的人追求完美,盡職盡責。有研究表明,性格憂鬱、感情不外露的人患癌症的危險性比性格開朗的人要高出15倍。現代醫學已逐漸證實,人的免疫系統,與自身的情緒、生活狀況有很密切的關係,也就是說,人的免疫系統高度受情緒影響。

3、飲食、勞倦內傷。煙、酒、厚膩、生冷之品,“魚生火、肉生痰”,過食肥甘厚膩,容易生成痰溼,痰溼不化形成瘀堵,甜食也很容易產生溼邪,過食生冷,導致寒邪內侵,影響津液輸布,也是腫瘤形成的重要成因之一。勞倦內傷則導致臟器虛損,積勞而成疾,也就是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的重要成因。

中醫對腫瘤形成機制的理解

腫瘤形成機制

1、正氣虧虛是腫瘤形成的基礎條件。“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國外研究發現從胰腺癌細胞突變到可檢測到腫瘤需要25年時間,一旦發現生存期往往不超過6個月。在未發病的時候,人體的正氣是可以與腫瘤細胞抗衡的,但是當人體正不勝邪的時候,疾病就發生了。

2、內、外致病因素形成氣結、瘀血、痰溼水飲等病理產物,阻滯氣、血、津液等人體必須的營養物質滋養臟腑器官,引起組織細胞病變而引發癌毒。現在醫學認為人體自身就存在癌基因,癌基因在缺氧的情況下容易突變或缺失而致病。同時腫瘤病人血液高凝狀態(血液濃縮、血液黏滯度增加、靜脈瘀血),容易造成腫瘤內缺氧,引起癌基因變異。這與中醫認為的“氣滯血瘀”不謀而合。二是免疫功能低下,對癌細胞的自我檢視功能缺失而導致癌細胞的瘋狂生長。也就是中醫“氣”的免疫功能不能有效發揮而導致了癌毒猖厥生長。

3、人體及病理產物可以表現為或寒、或熱的病理狀態。“寒”的表現為“陽虛則寒”,外邪寒氣入侵而表現為“寒”的症狀體徵。《靈樞·水脹》:“腸覃如何?岐伯曰:寒氣客於腸外,與衛氣相搏,氣不得榮,因有所繫,癖而內著,惡氣乃起,瘜肉乃生。”“腫瘤多病於寒”。如消化道腫瘤、肺腺癌等,多表現為寒的特徵。“熱”的表現為“陰虛則熱”或外部熱邪入侵而使機體出現“熱”的症狀體徵。皮膚癌、鼻咽癌、甲狀腺癌、小細胞肺癌、肺鱗癌等則表現為熱的特徵較多。

不同部位的腫瘤所表現出來的病因病機不盡相同,其虛實寒熱的病理狀態以及病理產物(氣結、血瘀、痰溼飲等)的偏重程度不同,要根據每位病患的實際情況而判斷。

中醫對腫瘤的治療也就是圍繞腫瘤形成機制而制定相應的對策措施來進行,也就是“辨證論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