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 中醫,望而知之謂之神

——孟長海/文

中醫看病是講究望聞問切,需要做到四診合參,因此現在我們所講的中醫水平如何,常常把切脈看舌作為標誌,中醫看病過程是利用感官收集資料判斷病情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搞清楚資料,做到四診合參,但很多時候望診意義很大。

望診就是看,但說看病不能是望病,看病包含從接觸病人到用藥的全過程,望意義重大而且是行醫的訣竅所在,好的望診可以收集判斷八成信息,快速準確判斷。

望什麼?從古到今,內容很豐富,凡是眼睛能看到的一切。一是病人自身的整體表現,如精氣神,如氣血陰陽狀態,這個十分重要,很多有經驗中醫都要在上下打量中對病人做出判斷。二是是局部變化,如面色膚色牙齒眼睛附屬器官,舌苔舌質,指紋血脈,這是傳統的眼睛所能看到的信息。三是病人代謝產物,如大小便顏色狀態,唾液痰液,嘔吐物等多種。四是現在實驗室或其他儀器的檢查結果和表現,如心電圖化驗單和放射片子等。

中醫,望而知之謂之神

而傳統中醫主要是前三種,有不少老中醫並不會看檢驗或者片子,有些甚至放反,但不會影響他們望診的水平。《難經·六十一難》雲:經言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謂之 巧。望診常體現醫生的水平。

常有病人來診,通過其外在表現可以判斷病情。如一些病人來診,坐立不安,精神緊張,再看面容要不急躁,或看舌苔舌質,常可不問診不切脈說出病人周身可能出現的不適感。所以常有病人看了中醫,就會驚訝,這都不說也不切脈,醫生怎麼就知道了呢?

中醫,望而知之謂之神

這就是智慧,古人智慧的結晶,古代科學技術不發達,人們認識事物常常憑藉單純的五官,而觀察之中常可以看到事物之間或者現象之間的聯繫,如面色泛白無華,人們發現這與脾胃功能不好有關,情緒急躁與肝氣不疏有關,眼睛充血與肝火上炎有關,大便拉黑與出血有關,由此就會把事物和現象聯繫起來,這個過程中醫認為是取類比象,或者諸形於外,這個和西方醫學沒有什麼區別,都會通過觀察收集資料,從而做出判斷。從這一點上看,中醫西醫都是一樣的,今天的中醫望聞問切,西醫視觸叩聽嗅,實際上都是感官的收集判斷。

人類認識疾病有共同的邏輯,只是我們今天科學發展,更加註重實驗室的結果和量化指標,以至於通過五官收集的資料價值有些下降,而有因為醫學實踐的時間和經驗不同,每個人感官判斷並不一致,如此也便容易誤差或者錯誤,也進一步強化了實驗室檢查結果的標準化。

中醫,望而知之謂之神

但技術手段革新只能是人類認識世界和人體生理病理工具的革新或技術變化和延伸,根本還在於人自身,通過眼睛的觀察能夠收集有效的信息,這個技術應該得到加強,其核心就是實現對外在信息的標準統一。這裡先不說脈診指下難明,單就望診來講,統一性也不強大。臨床常見,一些中醫對舌質舌苔判斷,常有五花八門,有說顏色紅的,有說顏色暗的,有說太薄白的,有說苔微黃的,這類問題常常出現在中醫病案記錄當中,不僅是不同醫生認識不同,即使同一個醫生前後認識也可以不同。當然,現代模擬教學很多,有次看到了舌苔模型,很有感慨,與真實人的舌苔顏色差距太大,但學生還認真的研究記憶,老師也沒有認為就是問題。在網絡上也常如此,對同一事物描述不一。

這些情況我覺得是不正常的,對於客觀事實的認識中西醫是可以統一起來的,就如同考駕照一般,什麼圖案就是什麼,這是客觀的,如顏色如大小如胖瘦等,這裡邊與脈診比起來更加容易統一,達成共識,所以中醫應該在望診資料收集上追求標準,是什麼就是什麼,基本內容應該趨於一致而不是各家學說,這個問題十分重要,是解決中醫同質化病材規範化的重要內容,需要在中醫診斷教學中得到強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