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走出抑鬱、焦慮和強迫的痛苦需要我們與其共存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心理學:走出抑鬱、焦慮和強迫的痛苦需要我們與其共存

面臨焦慮症、抑鬱症、強迫症的朋友經常問我,我怎麼才能擺脫痛苦?

曾經這個問題也一直困擾著我自己,我也想擺脫症狀帶來的痛苦,可最終的結果卻不是很如意。

因為無論你用什麼辦法,焦慮症的人一樣會焦慮;抑鬱症的人一樣鬱鬱寡歡;強迫症的人還會有各種念頭和強迫行為。

最終你會發現一個結果,無論你採取什麼辦法,痛苦一樣都會存在,與其千方百計擺脫它不如直面接納它。

我們為何要接納痛苦?

心理學:走出抑鬱、焦慮和強迫的痛苦需要我們與其共存

關於本能我們一定對痛苦是抗拒的,可面對神經症的痛苦,無論我們如何努力好像都無法避免痛苦。

從某種程度來說,這也是一種拒絕當下和否定當下一切的舉動。

記得《當下的力量》就介紹了,我們的大腦很聰明會給我們製造一個假象,讓我們相信它的真實性。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需要時間和大腦來生活,但是,當它們控制我們生活時,痛苦和悲哀就產生了。

為了維持控制,大腦不斷地利用過去和未來來遮掩當下時刻。所以與當下密不可分的存在的生命力和無限的創造潛力就被時間掩蓋了,而你的真實本性也被大腦混淆了。人類不斷積累時間越來越沉重的負擔。

所以導致的結果就是我們陷入深深的精神交互作用中,森田正馬解釋很多人產生心理疾病是因為有些人生存慾望很強的人,就把這些正常的東西視為不正常,導致注意力過分的關注,從而引起病症。

比如一個人產生強迫念頭或焦慮情緒,本身這些都是正常的,每個人都有,但是有強迫症和焦慮症的人會特別執著於消除這些,所以反而更加束縛其中。

在佛教中,這個叫做我執

過度自我中心的表現,要走出痛苦唯有學會接納這些痛苦才可以,這也就是無數心理療法叫你接納自己和症狀的原因了。

如何接納痛苦

心理學:走出抑鬱、焦慮和強迫的痛苦需要我們與其共存

說到如何與痛苦共存或者叫接納痛苦,最重要一點就是學會活在當下。

有人說抑鬱症是悔恨過去,焦慮症是憂愁未來,總而言之就是沒有活在當下。

這裡又要引用《當下的力量》中一個觀點,書中認為當下時刻是你所擁有的一切,把你的生活重心完全放到當下這一刻,把你先前在時間內流連並短暫地訪問當下時刻的做法改為關注當下時刻,只在有需要時簡單地回顧過去和展望未來。永遠對當下說“是的”。

因為過去的你已經“死掉”,未來的你還沒有到來,這些都是我們的幻覺,只有當下的自己才是真實存在的。

(⭐️優質心理學和心理成長社區,這裡會每日分享優質心理學和精神衛生知識,大家一同成長討論吧!)

當我們做到這一點時,也就可以學會臣服和接受痛苦的不可控,這一點時非常重要的。

當我們接納和臣服了痛苦,痛苦也就可以轉化,這就是森田療法“順其自然,為所當為”的奧義。

「不解決痛苦➡️痛苦一點點轉化➡️痛苦不再消失」。

最終接納後,我們還需要行動,行動什麼呢?很簡單,做你該做的事情就可以了,只要不和症狀糾纏,是不是很簡單呀?

快去嘗試一下,當你不再糾纏症狀時,你看看會發生什麼?

相信你只要做到這一點,很快就可以走出神經症的痛苦!


⭐️更多心理療愈文,可以參考我的學習經驗:


↙↙點擊鏈接閱讀更多文章,推倒阻礙改變內心的障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