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將出現大蕭條,中國經濟能避免麼?

近日摩根大通表示,受疫情影響,在2-4月裡幾乎所有國家的經濟都將會收縮。具體來看,

今年二季度歐洲經濟將出現空前暴跌,最高幅度可能會達到22%,英國經濟將暴跌4.2%,美國經濟也將暴跌14%,全球經濟將出現13.7%的大幅萎縮。不過,摩根認為中國將倖免於難。

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將出現大蕭條,中國經濟能避免麼?


疫情VS危機:市場在擔心什麼?

由於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對經濟的衝擊已不可避免。目前不少機構已經對經濟衝擊做了各種預測,但無論怎樣,疫情對經濟造成的衝擊已經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大。

1、截至目前,美國已經出臺了包括降息在內的幾輪寬鬆政策,但即便如此,美國經濟依然不可避免的萎縮。美國股市首先已經證明了一切,但更糟糕的是疫情對於美國實體經濟的衝擊,這是最直接的影響。

2、此次疫情都在歐美日韓以及中國等主要或發達經濟體之間傳播,而這些經濟體佔全球經濟大部分比重。

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將出現大蕭條,中國經濟能避免麼?


一旦這些經濟體因為疫情造成生產中斷,需求銳減,那些嚴重依賴主要經濟體出口或進口的國家,其經濟也會造成相同甚至更大的損害,併產生連鎖反應。

例如中國在不少工業產品方面都佔據世界主導地位和主要市場佔有率,而中國也會從中國臺灣地區和韓國大量進口芯片,以及從歐美進口高端設備。而中國經濟由於疫情停擺2個月,相信他們也不會好受。

作為全球最重要的經濟體,美國的經濟掉鏈子,全球將無一倖免,當然也包括中國。

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將出現大蕭條,中國經濟能避免麼?


為什麼中國可以倖免?

說完全倖免,是不可能的,多少會有影響,但基於咱們的制度優勢和動員能力,以及經濟的韌性,中國的損失會比其他國家要小的多。

據不完全統計,疫情期間國內78%的餐飲企業營業收入損失達100%以上,餐飲業直接損失約為6890億元;旅遊業損失預計超過5000億元,相當於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左右;春節檔影視票房預計損失接近70億元……但是即使這樣,中國為什麼可以倖免呢?

1、目前中國疫情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確診病例拐頭向下,但影響仍在持續,國外疫情對國內的進出口貿易可能會產生持續性衝擊。但是目前中國經濟並不需要利用大規模放水來刺激,貨幣政策空間相比其他國家來說空間依然很大,這會起到很好的緩衝作用。

2、海外疫情的影響,使得外資加速流入疫情防控相對穩定的國內,這對於國內資本市場和大宗商品市場能夠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

總之一句話,誰最先控制疫情,誰的經濟最先復甦。不過對於特朗普來說,擺在他面前的是搞定疫情,並重振美國經濟旗鼓,否則如果美國經濟一直萎靡不振到年底,恐怕白宮又要換人了。而中國需要做的,則需要扛起重任,利用制度優勢爭取發展機會,避免陷入危機。

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將出現大蕭條,中國經濟能避免麼?


中國經濟有望在夏季回暖

據羅漢堂秘書長陳龍分析,對我們的經濟前景保持樂觀態度。最樂觀的預期是在一到兩個季度內控制疫情。但這能否實現,取決於以下兩點:

第一,疫情在中國以外地區傳播的速度,能否得到控制;

第二,中國消費經濟恢復速度,以及如何確保企業恢復到正常經營。

最糟的情況是疫情持續幾個季度,而一切順利的話,也許到夏季結束,經濟復甦的跡象就會出現。

當前為復甦做的最重要準備是保證中小企業的生存和就業,防止經濟遭受永久性破壞。經濟一旦停止下來,想要再次啟動非常困難,而整個世界又是相互依賴的,如防控不利,災情會持續形成循環傳導效應——中國經濟在第一季度下降,歐洲、美國在二三季度下降,再通過全球供應鏈在第四季度將負面效應傳回中國。

當前,我們處在整合的全球經濟中,蝴蝶效應不可避免。病毒不會因國界而停止傳播,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法完全隔絕病毒。因此,在本次危機中,最關鍵的是正確的領導力和各國之間互相協調的能力。

最終,我們會意識到,危機中,我們彼此依賴,也需要彼此信任,否則疫情遲早會反覆傳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