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是中美貿易戰終結者嗎?

疫情,是中美貿易戰終結者嗎?

近期全球經濟學家爭論的焦點是,由於疫情影響,美國經濟將喪失GDP的5%,成為一個Crisis(危機),還是喪失GDP的50%,成為一個Depression(蕭條)。

不可否認的是,美國經濟被拖入一個衰退期,是個大概率事件。

經此一疫,作為全球經濟“雙頭”,當各自認識到產業鏈重新配置的博弈不可避免,中美貿易形勢會發生逆轉嗎?

剛剛結束的一場“鬥牛”

近期,《經濟學人》雜誌出了一期名為《Big tech’s $2trn bull run》的封面——象徵美國科技龍頭的五大公牛——谷歌、亞馬遜、蘋果、微軟和臉書,正塵土飛揚地向讀者迎面衝來,進行“看誰市值率先突破2萬億美元”的比賽角力。

2萬億美元是什麼概念?大致相當於德國股市的全部市值。但是,就在人們等待一場更大的勝利的時候,誰都沒有預料到,疫情突然衝進了賽道,這讓“牛群”(牛股)改變了衝刺的方向。

作為看臺上的觀眾,我們和股神巴菲特一起見證了“過去89年都沒有見到過的場面”——美股10天內4次熔斷。幾乎所有的美股都喪失了免疫力。單看領跑的五大科技股,逾5000億美元市值灰飛煙滅。於是,人們拋出追問:美股將進入熊市?美國將陷入衰退?世界經濟將遭遇颶風?

對於無論是投資者、政客,還是央行官員來說,就像人類有迴避痛苦的本能一樣,他們都不願直視問題,而是籠統地將其都歸咎於“時勢”,即疫情走勢不確定的責任。事實上,真相被他們再一次努力迴避了——美國經濟的資產泡沫不容忽視,而且太久了。

疫情,是中美貿易戰終結者嗎?

4月2日,在美國格羅斯波因特伍茲,一家因新冠疫情關閉的商店貼著“轉讓”的告示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股牛市時間超過十年。單去年一年裡,道瓊斯指數就漲了將近一萬點。暴跌前的美國道瓊斯指數,最高達到了29568點,比金融危機時的最低點上升了3.57倍。這幾乎是美國最長的一個牛市,也是美國有記錄以來最長的經濟復甦週期。

在這期間,強勁走勢的股市的大紅色,奪人眼球,讓人容易忽略牛市中其實有很多美國公司靠著債務回購股票而產生的股價泡沫。

在股市上賺得盆滿缽滿的人們忙著享受,基本沒有察覺到,美國全球債務堆積,信貸質量下降,勞動生產率一直遜色,製造業不振等結構性問題始終沒有解決,數十年的低利率將資產價格推至不可持續的水平。

因此,要說這輪驚心動魄的暴跌,其深層次的原因是金融危機後,大多數西方國家在結構性矛盾無法解決的情況下,經歷的一場結構性大跌——或者更確切地說是價值迴歸。長期來看,即使沒有“時勢”衝擊,未來也會迎來回調。

不過,這些在牛市中一路高歌猛進的科技股,在大盤下跌過程中並非最大的輸家。在之前的幾周乃至半年時間裡,多家科技公司的市值突破了一萬億美元大關。而且,隨著美聯儲QE的推出,市場熔斷式的極端波動開始減弱。3月20日開始,遭遇了近萬點跌幅的美股恢復上漲,漲幅領先的仍是科技股。

大衛·泰珀,這位曾在金融危機時成功“抄底”花旗與美國銀行,而大賺70億美元的華爾街“抄底王”,就公開聲稱,自己已經開始買入美國的大型科技股,例如增持亞馬遜、Alphabet、美光科技。

以泰珀為首的全球投資者,對美股科技股進行買入,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信號。它表明,儘管在目前疫情危機背景下,美股有風險,但在科技產業,市場依然信任美國。

中美還會貿易戰嗎?

中美貿易戰,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靠這些科技公司來進行的。甚至可以說,它們把中美貿易帶入了“高級階段”——產業鏈內部貿易,或者說,半成品貿易。

簡單而言,就是每個國家各做一點。比如在中國做蘋果公司的部件,但最終在美國組裝,在美國出貨,由美元結算。

與之相對的是工業時代之初的原始貿易形式——終端產品貿易。就像英國紡織品行銷全球,從圈地養羊、織布、做紡織品,一條龍都是由英國人自己完成。

造成兩種貿易形式不同的原因,要從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某些產業變革說起——美國這些科技公司有了大規模外包的需求。去東南亞,然後是中國建廠,成了它們的選擇。

中國中小企業不僅滿足了美國科技企業對生產效率的需求,同時,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彼此之間互為配套關係,構成了一個供應鏈。在這個供應鏈中,製造成本大幅降低,因為中國工廠練就了超強的成本控制能力。

疫情,是中美貿易戰終結者嗎?

但外包的過程帶來了一個歷史上從未出現的結果——被拉動的產業並不在美國本土,而是在中國。這是美國沒有想到的。等到美國猛然發現,由於產業提供的大量就業機會在中國,而其本土的工薪階層沒能受益的時候,“產業迴流”就成了眼下亟需解決的大事。

從奧巴馬的產業迴流政策,到特朗普政府的貿易保護主義,一些企業被迫重新考慮供應鏈構成,也就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了。這就是貿易戰發生的邏輯。

但美國的某些產業依然具有超然地位,科技公司仍然將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執掌著全球產業鏈的最高環節。而且,股市崩盤和經濟潰敗,這兩者根本不是一回事,它們有著本質的區別。

前者是少數人的麻煩,而後者是多數人的災難。從少數人到多數人,這中間要經歷三個環節,分別是資產暴跌、銀行危機和信貸緊縮。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顯然還沒有到達第二個環節——銀行危機。相反,被許多人詬病為美聯儲提早打光子彈的“無限量QE”計劃,其實是一種提振民眾信心、避免滑入信貸緊縮環節的不得已措施。

當然,悲觀派也提供了另一種看法。如果美國走到類似於意大利醫療系統崩潰的地步,那麼整個死亡率會飆升,社會會陷入恐慌之中,所有的經濟活動都將停擺,迎接美國的就是類似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

在這種情況下,哪怕政府推出各種萬億級的救市策略和量化寬鬆,也難以止住經濟的大幅度滑坡,這時候,這個國家真要重寫“光榮與夢想”了。

美國經濟接下來往哪兒走,是一個沒有人能夠回答的問題。這很大程度上它取決於疫情發展的態勢,其中包括政府的組織效率、民眾的配合程度、政策的有效執行程度等。

疫情,是中美貿易戰終結者嗎?

4月2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一名行人跑在空曠的街道上

不可否認,疫情還將讓各國重新梳理自己對口罩、呼吸機等“低端產業”的看法。疫情結束,全球產業博弈可能進行新的階段。站在中國的角度,一方面應該積極支持全球戰疫,同時也要認識到必須培育更多具有“核心創新能力”的企業,才能在未來不讓人“卡脖子”。

在1月中美達成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後,美國卻立刻升級對中國高科技封鎖打壓。比如,阻止通用電氣渦輪發動機供應中國飛機。比如,阻止荷蘭ASML光刻機對中國出口。比如,打壓中國企業華為的5G技術再度升溫。

那些關乎美國在世界上霸權地位的領域,如半導體、信息通信等,華盛頓如今的攻勢顯然更加赤裸裸了。而且,疫情一旦過去,經貿摩擦不但可能捲土重來,而且可能成為常態。

新一輪去全球化的種子

目前,美國科技股仍獲得了市場的信任,這是全球投資者對美國依然執掌全球產業鏈的最高環節和關鍵技術的共識。但在疫情中透視某些先進製造行業,信任則不在美國,至少不完全在。

比如航空。作為美國第一大製造業出口商,一年前波音股價的最高點曾觸及445美元,疫情期間卻一度跌至最低價88美元,跌幅超80%,市值蒸發相當於跌去中國南航、東航、國航三大航同期市值的4倍多,令人驚歎。

通常來看,航空業遇上疫情,就會沒訂單。比如波音在2月只收到18架飛機總計價值28億美元的訂單,同時還遭遇了取消訂單的狂潮。

但中國的大飛機公司,是個例外。因為中國幾家主要採購商都是國企,遇上疫情,中國的採購商也會有采購。這就是中國可能成為贏家的特殊性。換言之,中國產業有可能迎來的扭轉趨勢。再加上中國取得了控制疫情的初步勝利,以及迅速大面積復工復產,使中國在某些產業從世界之憂一躍成為世界之光,並非遙不可及。

那麼,我們到了可以隔岸觀火的時候了嗎?如果你的答案是幸災樂禍的,就要警惕火馬上燒過來了。

一個簡單的邏輯是,如果世界疫情水深火熱,消費者就會減少消費,直接後果就是中國工廠的出口訂單就會被撤回、取消,工人就會失業回家。

現實正是如此。3月18日,擁有1200多名員工的大型港資玩具製造商“泛達玩具”,因歐美客戶取消訂單、供應商催收欠款、資金鍊斷裂,無奈宣佈結業。目前,該工廠還存在拖欠員工工資的情況。

無獨有偶,三天後,東莞的知名品牌耳機制造商佳禾電子,因其最大客戶美國腕錶FOSSIL取消所有訂單,不得不宣告休假三個月。

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中國在2月外貿出口總額上,較上年同期下跌了20.7%。這是中國三年來最大的出口下跌。

疫情,是中美貿易戰終結者嗎?

這次疫情還揭示出,以醫藥為代表的產品大量依靠中國生產。因疫情停工停產,對全球供應鏈來說就像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將有斷裂的風險。比如美國直到疫情告急才發現,整個美國的青黴素中有45%是中國製造的,而美國去年進口的止痛藥“布洛芬”幾乎100%來自中國。

可以肯定地說,美國因此會反思。而在美國的帶動下,包括歐美和亞洲的很多國家都會反思,都會重新審視和中國在產業鏈分配上的關係。

無論是各國政府,還是跨國企業,都會自問:如果未來有更大的災難,我還要不要把工廠只設立在中國?已經在中國設立的工廠,需要撤回嗎?疫情過後全球供應鏈如何重組?

這一系列問題的背後是一個隱藏的事實——疫情正在加速逆全球化的進程,這種勢頭恐將超過中美貿易戰。它點燃了外資撤離中國“世界工廠”的想法,為了分散風險,可能往東南亞、印度、墨西哥轉移產業鏈。

這才是我們最應該警惕的。我們不能依靠民族主義情結去思考中國與世界的關係,而應該保持一種開放的狀態,加強與全球廣大商界、地方的合作,包括美國。中國企業需要鞏固自己的產業鏈,也需要產業鏈的上下游夥伴,同時更需要世界市場。

任何國家想要在疫情之中“活下來”,並且好好活著,既要靠修煉內功,也必須永葆隨時把對手變成夥伴的開放心態。


作者 | 南風窗高級記者 何子維

排版 | GINNY

南風窗新媒體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