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還有啥意思?

炸豬排是上海有名的小吃,配上

泰康黃辣醬油,別有風味。可見,豬是親民的,豬肉是大眾喜愛的,而且罵人也離不開它。

上海話稱“豬”為“豬玀”(音似“滋陸”),吳語維基百科介紹“豬玀”的經濟價值時稱“豬玀身浪個肉大多儕可食”,就是說豬身上的肉大多都可以吃。

豬玀作為罵人的詞彙較為常見,但與它有關最為人熟知的口頭禪就是“豬頭三”了,泛指呆頭呆腦、拎不清的人。知名電臺主持人李沛聰先生的《粵語有段古》裡,稱俚語“豬頭丙”的得名就來源於滬語的“豬頭三”,而後者又來自“豬頭三牲”的藏尾格歇後語,即隱去“牲”字,指代這個人。這種藏尾式的詞頗有意味,好似香港以“一樓一”代稱“一樓一鳳”,皆得名於現實生活。

今年的疫情還沒有徹底結束,可以肯定的是,我過了個“滋陸”一樣的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