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特色家常菜醃蘿蔔,細勻橙黃,又脆又香

農家特色家常菜醃蘿蔔,細勻橙黃,又脆又香

今天,小編想為大家介紹一些醃蘿蔔的做法。舊時農村農民生活儉樸,過日子細水長流。一般的農戶家中的飯桌上,都會有點壓桌菜。比如說醃菜,就是一種很俏皮的壓桌菜。然而,在慈惠農場“四季吉祥”旅遊休閒度假景區的石榴紅村一帶(原慈惠農場鴉渡大隊朱家臺)的醃菜最具特色。蘿蔔,是我們家鄉習慣種的大路品種蔬菜。蘿蔔出園,扯蘿蔔削菜,菜便鋪滿田地,蘿蔔菜就是製作醃菜的好原料。


農家特色家常菜醃蘿蔔,細勻橙黃,又脆又香


其中,蘿蔔醃菜製作工序為:曬、洗、理、切、醃五個字。“曬”,將蘿蔔菜出園後就地鋪在地裡曬,或者挑出來撒在空曠地上曬。三個太陽(三天)可以曬乾水分。“洗”,把菜收攏用清水洗掉葉片上的塵土。“理”,將清洗乾淨後的蘿蔔菜,再鋪曬吹乾水氣,收擾堆放,削去菜苑巴,摘掉黃葉,理順成把。“切”,是加工醃菜的關鍵工序。選塊好砧板放在木盆內,用特製大板刀,不同於普通菜刀,刀的葉片大,刀口薄又鋒利。


農家特色家常菜醃蘿蔔,細勻橙黃,又脆又香


尤其切醃菜特別講究刀功,要切得像粉絲細而勻稱。有的地方醃菜用側刀側,那隻能將菜側碎,而不是細,碎與細是有區別的。側刀側的醃菜雖然碎,但傷汁水,醃出的醃菜味要差些,沒有刀切的醃菜味正。朱家臺有位老者,叫烏麼爹,耄耋之年,精神嬰爍,身板子骨硬,切醃菜是全臺子的高手。冬天晚上切醃菜,夜不佔工,青油燈盞,點點燈芯亮。切菜者穿短棉襖繫腰帶,像西藏人右袖子不穿,切起菜來利索。左手將理順的蘿蔔菜倦一大把,用板刀挨著菜擦著切,一把菜滾四下切一刀。只聽得不停地喳、喳、喳、喳聲響。


農家特色家常菜醃蘿蔔,細勻橙黃,又脆又香


一般一晚上(直到轉鍾時辰)可以切兩個薊缸(舊時雜貨店裝食物的緊口缸子,容量百把斤)。“醃”,將切好的菜放在木盆內,撒點鹽用手揉搓回潤後,再放進罈子裡,層層揣結實。用乾菜葉或稻草塞緊壇口以封嚴,將罈子倒立放平,壇口周圍用灶裡草木灰填嚴實不透風。置放個把月,即可開壇食用。醃菜開壇後,或吃或賣,都得要轉壇。將大壇的醃菜抓出來分裝到幾個小壇裡存放。開壇的醃菜,細勻橙黃,又脆又香。


農家特色家常菜醃蘿蔔,細勻橙黃,又脆又香


特別是存放到來年夏天開壇的醃菜,微帶酸味。孕婦有妊娠反應,食慾不振的,特愛吃這種醃菜。在鄉里鄰間挨戶打聽誰家有,既使還未開壇的,她們都會撒嬌說好話強買回家吃。酸醃菜打湯開味,醃菜蒸肉墊底,或炒肉丁、炒青豆、炒花飯都別有風味。在春淡季節裡,菜販子會上門收購醃菜。


農家特色家常菜醃蘿蔔,細勻橙黃,又脆又香


最後,農戶將大薊壇的醃菜賣給菜販子,小罈子的留著賣零食和自家吃。有時也會將自家小罈子的醃菜送人情,給街坊鄰里、左鄰右舍嚐嚐。臺子上有個叫“大揣”的農民,能吃苦耐勞,副業搞得好。白天在隊裡做事賺工分,深更半夜就搞副業,每年醃很多壇醃菜。休息日挑擔醃菜搭輪船下漢口去賣,賣完了連夜走步路趕回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