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中國是一個文化認同的國家,你認為呢?

朝花夕逝


中華文化浩浩蕩蕩,吸納融化各種外來文化。因為無論哪個種族入主中華,皆被同化,且以中華文化為正統。而中華民族自身就自稱炎黃子孫,龍的傳人,以漢唐自居,其實就是對於中華文化的認同。


思想人間


中國當然是一個文化認同的國家。

文化認同是一種群體文化認同的感覺,是一種個體被群體的文化影響的感覺。雖然與政治認同有相似之處,但是不是同義重複。文化認同,尤其是對外來文化價值的認同,足以瓦解一國的政治制度;反之,本國人民對自身文化的強烈認同,即是該國自立於世界的偉大精神力量。

“文化認同”是人們在一個民族共同體中長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對本民族最有意義的事物的肯定性體認,其核心是對一個民族的基本價值的認同;是凝聚這個民族共同體的精神紐帶,是這個民族共同體生命延續的精神基礎。因而,文化認同是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的重要基礎,而且是最深層的基礎。

認同是一種意向性反應。如果一個人置身於某個文化情境中,不與異文化接觸,也就是說是一種完全融入的狀態,可能談不上有認同的需要或衝動,因為他已與認同對象同一。也就是說,認同發生在不同的文化接觸、碰撞和相互比較的場域中,是個體(群體)面對另一種異於自身存在的東西時,所產生的一種保持自我同一性的反應。

一箇中國人可以和一個美國人友好相處,互相談論對方的文化,這個時候,雙方都有自己的文化認同,他們都沒有進入對方的存在內核;而如果這個中國人放棄自己的文化認同,認同對方的文化,則無論如何他內心中都有焦慮,並且會隱隱感覺到即使他和那個美國人有文化上的共同認同,在精神上他還是不能和那個美國人對等。這說明,“文化”不僅僅是抽象的符號,它已化為人的存在的一部分,化為他的生活方式、行為模式、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情感表達方式等,其心理和精神上的意義已變成他的“自我”。就此而言,認同雖然是“有意識”地按文化的邏輯保持與它的同構的聯繫,但文化更多是內化的,甚至是無意識的。

文化認同之所以是一種“自我認同”,一是文化的精神內涵對應於人的存在的生命意義建構,其倫理內涵對人的存在作出價值論證。其二,文化是一種“根”,它先於具體的個體,通過民族特性的遺傳,以“集體無意識”的形式先天就給個體的精神結構型構了某種“原型”。其三是文化認同與族群認同、血緣認同等是重疊的。“文化”的這種特性實際上使它嵌入了人的存在內核,對這種文化的否定,在心理上實際上已等同於對個體和共同體的存在價值的否定。

不僅如此,文化就是生活的內容。在人的社會化過程中,文化植入人的自我結構的過程也是一個個體不斷地發現自身,並確認其與世界的聯繫,建構自己的生活意義的過程。無論是語言的習得、社會習俗的習得,還是價值規範的習得,都被內化成了“他的”東西。弗洛姆發現,這一點可能是人類的攻擊性遠比動物多得多的一個根源。對人來說,“有一些可能對他很珍貴的東西:自由的理想、榮譽的理想、他的父親、他的母親,在某些文化中他的祖先、國家、旗幟、政府、宗教、上帝。所有這些價值、組織和理想對他來說都可能與自己肉體的生存一樣重要。假如它們受到威脅,他就會有敵對的反應。”

中國歷史上異族入侵之後,總是主動地接受中國傳統文化,使其得以一脈相承地延續下來。然而到了十九世紀中葉,中國傳統文化卻受到了嚴重的威脅。西方文化漸漸滲入,許多知識分子在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新興文化之間感到了莫大的迷茫。他們破天荒地忘卻了本民族的文化優越感,隱去了本民族的民族自豪感。但即使在這種形勢下,中國的傳統文化還是保留了它強大的生命力以及可繼承性。在半封建的中國,一些必要的傳統倫理道德在規範人們的社會行為方面還是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現今中國在世界文化上的版圖越來越大,越來越清晰,影響力越來越深入廣泛。孔子學院遍佈世界,數不清的外國人學習中國文化,開展各類文化交流活動。從這樣的解讀方式來看,中國文化蓬勃發展。可另一面,國內民眾中的文化氛圍卻不景氣。喜歡讀書的人不多,中國書法喪失氣息升騰的民間基礎,許多民間傳統技藝也瀕危到了需要搶救的地步。

回溯歷史,國人傳統性格多帶內向、嚴肅、拘謹的特徵,傳襲至今。而西風東進的百年以來,國外一些思想文化影響和改變著國民的性格。城市裡,崇尚自由、輕鬆和時尚的年輕人成了很大的群體。韓國的餐飲店、服飾店開到了許多城市的大街小巷。德國的汽車、法國的化妝品讓很多人無法拒絕。目睹了“中國式聖誕夜”的瘋狂,國內一些學者及專家開始為春節這一傳統文化日益走向邊緣化感到擔憂,呼籲要自覺地維護民族文化尊嚴,保衛民族傳統文化。

情形就是如此。我們對自己的文化寶庫還沒有重視到採取最好的保護方式和保持最理想態度的程度。而國外對中國文化已經在做深入的研究。敦煌在甘肅,而敦煌學卻不在中國。美國人在研究中國的《山海經》,韓國人比中國人更像中國人地學習中國文化。中國文化,前所未有地“不屬於”我們自己。

文化認同就是維護國家統一最深厚的戰略資源,因為作為政治、經濟、軍事等無法替代的“軟實力”,文化認同比軍事意義上的國防,更為牢固和穩定。文化認同其核心是對一個民族基本價值的認同,是凝聚這個民族共同體的精神紐帶,是這個民族共同體生命延續的精神基礎。因而,文化認同是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的重要基礎,而且是最深層的基礎。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作為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的重要基礎的文化認同、價值認同不僅沒有失去意義,而且成為綜合國力競爭中最重要的“軟實力”。

正是基於文化認同的重要性,所以近年來有專家學者,對中華文化認同感危機的到來憂心沖沖。而這危機到來的罪魁禍首,被認定是國際化背景下西方文化的入侵。比如,新華網上曾經有一篇文章這樣寫道:“在神州大地上,西洋文化正在以綿綿不絕的態勢,浸染著中國人的心靈和意識,改變著中國人的社會習俗和文化結構。這種惟西洋文化馬首是瞻的現象,被人噱稱為是中國人的‘香蕉化’——除了皮膚是黃色的之外,內心和本質上都已經是‘白色’的了。”然後作者以洋節日在中國的成功為例,說“洋節中過”雖然未嘗不可,但背後卻是文化認同感和民族歸屬感的問題:“如果中國人的文化認同感和民族歸屬感失去,沒有了自己的價值觀念,沒有了自己的文化自性和民族個性,那麼中華民族就會淪落成一個單純的生理意義上的族群。”

文化認同感的問題說小也小,說大也大,而且可以大得驚人。甚至我們可以說,關於中國人的文化認同感,這簡直就是一個“世紀性命題”。文化自信,文化認同,才是深層次的國家認同。

但是當代對文化認同問題的認識存在著三大思維誤區:

一是主張以復興傳統文化來重建文化認同,二是將文化認同與現代性相對立,三是將文化認同與全球化相對立。文化與人們特定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當代人絕不可能以古人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復興傳統文化缺乏現實基礎,更不可能以此重建文化認同;理性地權衡歷史與現實,只能立足於新文化傳統,創造出既有民族“自性”,又有全人類“共性”的新文化,才能建構起真正的文化認同;在重建文化認同的過程中,應該理性地、批判地對待現代性與全球化。





星火詩集


有一定的道理。首先從炎黃起始,中華文化就開始對周邊有一種虹吸效應。代商的周文武,其實在當時是外國西岐。爭霸的吳越楚,一開始歸入南蠻。五嶺之南,燕山以北,彩雲之南,玉門以西,這些中華故土,其實都是經過文化認同而歸於赤縣神州的。

從中行說,張弘範,洪承疇,吳三桂,汪精衛,到章家敦,能說這些人有中國心嗎?此一等人,當然不能算是我們同族了。

至於膚色問題,這個雖是天生的,但是,既然生就了異種膚色,大多數還是難以免俗,即便是表面上為了自身利益可以做到別種文化認同,根子裡的認同不到關鍵時刻還是可以掩藏的很好的,古語云“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話乃是對全人類下的正確定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