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龍”文化?是怎麼產生的?

忘命君子


一、崇拜

一種觀點認為,龍是吾國先民的圖騰崇拜。圖騰崇拜學說發明於近世歐西,後經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的深挖、擴展,分析了初民由禁忌到圖騰的精神過程,具有世界性的影響力。所謂圖騰,就是說原始時代的人常用自然界的動物或植物作為符號,以表示本群體的血統。初民重“血族”嘛。比如,犬戎族自稱祖先是兩頭白犬,其實是指該族最初以白犬為圖騰。

也是說龍是族徽的。族徽也是近世歐西舶來的學術概念。族徽除以示與外族的區分外,還蘊涵著本族的光榮與自豪,是一種神聖的標誌。

當然,也有人不同意上述觀點。說根據考古學的研究,發現吾國先民的禁忌遺蹟頗多,卻並沒有看到有什麼圖騰。我們的歷史上,也許並沒有產生過西人所謂的圖騰崇拜呢。

二、初現

無論怎樣,龍,確實出現了。

見之於出土文物的商代以前的龍,現在稱為“原龍紋”,一般是由某種現實動物經藝術加工而成,已含有後世龍的某些特徵。例如良渚文化遺址出土的“龍首紋玉鐲”,是虎圖騰。紅山文化遺址出土的“玉豬龍”,則是豬圖騰:



三、混搭

商朝建立後,大約是廣泛吸納了各地的“原龍紋”形態,加以雜揉組合,龍的形象大致是“長身、有角、有爪”。

四、流變

從春秋戰國到漢代,龍的形象往往是蛇身獸首。如這件西漢龍形銅席鎮:


秦漢以來,龍身上長出了鱗甲,稱為蛟龍。而且,龍與帝王之間建立起了明確的關聯。除秦始皇稱為祖龍外,《史記》載漢高祖身世:

高祖,沛縣邑中陽里人,姓劉,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劉媼。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

因為有這個來歷,所以漢高祖“隆準龍顏”就很講得通。不過,那時人與龍的關係似乎並不牢靠,蛟龍不知為啥又成了一種專愛興風作浪幹壞事的禍害。自漢武帝射蛟龍、漢昭帝釣蛟龍後,三國時有一個叫周處的,乾脆直接與蛟龍赤膊相搏。蛟龍的形象徹底被毀壞之後,帝崽們只有另尋出路,謀劃符合他們偉光正面目的新式龍樣。當然,這要恪守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創造創新的原則,否則,龍味盡失,還是龍嗎?

隋唐時期,龍之角像鹿角那樣分叉了,龍之身越來越矯健,龍之爪、毛、皮、鱗等細節逐漸完善。




五、歸化

早先,龍還是道教的信使:負責將呈給上天的書簡和獻給天神的玉壁運送到目的地。道教的“投龍”儀式,便是把簡、壁用金絲捆綁在龍形法器上,投之於名山大川。

佛經譯本中有“天龍八部”,實則是指名為那伽的大蛇一族,其印度相狀與吾國之龍頗不相類,但自從這個外來的“龍王”在吾國落地、管理各種水體後,名聲越來越大,各種龍王廟相繼落成,而龍王的形象卻與吾國原產龍一模一樣。這大約就是入鄉隨俗吧。

六、定型

元、明以來,龍的形態基本定型。參觀故宮九龍璧:

從此,龍與帝王的聯繫更為緊密,對龍造型的使用和管控日趨嚴格。龍成為皇家獨享之物後,龍紋、龍形物件等民間就不能再用了。


莫安排


因為古人經常挖到恐龍化石,要不然也不會有「龍骨」這味中藥。所以,古人堅信龍的存在,比如四川自貢的恐龍公墓,也是一種印證。又比如《太平廣記鈔》記載的:雲南晉寧的滇池龍葬洲,還有海外仙山方丈洲的大龍冢。

而中國「龍的傳人」的說法,主要還是來自於「軒轅黃帝乘龍昇天」的典故。後世之人,一個個攀龍附鳳,都把自己的血統,往軒轅黃帝身上靠。比如姬姓周朝,就非要號稱自己是黃帝后裔。結果血統學一檢測,軒轅黃帝是O3β血統、姬周其實是O3α血統。


醉哪吒


中華民族經過數千年的發展,日益興盛,除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外,還有中華民族古老的文化標誌——龍文化。1987年蹼陽西水坡出土的蚌塑龍,被譽為“ 中華第一龍 ”,證實了中國龍文化的淵源。

龍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延續時間最長,同時也是最為複雜的文化現象。那麼,龍究竟是什麼呢?正如聞一多先生所言:

“ 它是一種圖騰,由許多不同的圖騰揉合成的一種綜合體 。”

複合龍圖騰的產生根源在於氏族部落的聯合。人類在氏族社會階段,總的發展趨勢是由孤立、分裂走向聯合,各種氏族部落,在合眾聯盟、互相吞併的過程中,作為氏族或部落標誌的圖騰亦隨之融合或消亡,大的部族中往往容納著原來信奉不同圖騰的氏族,經過眾多圖騰的合併與交融,就形成了一個共有的圖騰——龍。


所以“龍”是中華各部族人民文化融合的歷史產物。


妙摘


七千年前遼寧紅山文化出土的玉豬龍,應該是中國有實物見證的龍文化的開啟了。

龍是中華民族(即大多數華人)的圖騰、象徵。

龍以獅頭,鹿角,蛇身,魚鱗,鷹爪。寓意能上可九天攬月,下可九洋捉鱉。

相對無力理解天災人禍的原始人來說,龍是無所不能!

龍文化上下八千年,源遠而流長,成了中國文化的突出符號。

中國曆代正史記載的龍事件大概有三百多起。正因龍無所不能,就成了皇家的專屬符號,民間膜拜之神。


炅炅有味零食


中國的龍是存在於圖騰而非生物界中的一種虛擬的生物,其起源有很多種說法,比如動物崇拜、星象、生殖崇拜等。這中間認可度最高的是圖騰說。

中國的龍是頭似駝、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的形象,這其實就是以蛇身為圖騰的部落逐漸兼併其他部落,吸收這些部落圖騰的結果。

在此前的氏族社會,原始部落逐步從分裂走向聯合,作為氏族或者部落標誌的圖騰也隨著本部落的興衰而存亡。而在這個過程中,龍的神行也在逐步加強,變成一種可以水中游。草上行、陸上走、空中飛的形象,最後發展成為了中華民族的象徵。


不正經博物館


龍圖騰永恆,現在西方陰謀,一直在醜化龍圖騰,凡龍必惡,就是要打死東方人的心理圖騰!

西方人要用貓(熊貓)來戴給東方人做圖騰,陰險!有的東方人又無知,認為龍已亡、認為龍是假、認為龍是惡,比漢奸還漢奸!我們要自信我們的龍圖騰!


天上雲彩38


龍是中華民族大融合時期的產物,當各族群騰圖擺到一起時,發現蛇騰圖富有足夠空位乘載添加性特徵,於是先人為了統一令號將各族騰圖取其鮮明特點,以蛇騰圖為中心,進行了統一合成加工,最終演化成了龍的形象!


範登文


龍文化就是一種圖騰文化,由現實中的動物演變而來,中國人喜歡玄的東西,直接拿已存在的動物不太好,就接和已有的動物想象出來一個高大威猛上天入地呼風喚雨的神獸。慢慢開始象徵皇權,中國人又崇拜權利,慢慢人們也都接受了龍作為民族圖騰。


何啟真


甘肅蘭州!天然黃河卵石!見證《龍》的震撼🙏





甘肅蘭州黃河石智慧館


華夏族是一個農耕民族,而豐收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風調雨順,以前各地大多數都是靠天吃飯。而龍的由來,有可能是蠑螈(體型有點像描述的龍),據說下雨前,海邊有許多龍(蠑螈)。古人認為是此物帶來的雨。由於蠑螈個頭較小,不足以擔任如此重要的思雨任務?因此就演化成描述中的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