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高中生選擇專業時應該選擇什麼?

盧金潮


考生在選擇專業時,往往會有三種比較片面的選擇傾向:

第一種是僅憑個人的主觀想象,想當然的去選擇專業,比如說我物理學的挺好,應該選擇物理學或應用物理,感覺不錯,只是考生還不知道高中物理與大學物理學專業雖有聯繫,但那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知識體系,在學科能力的要求上,在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上,二者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第二種是跟著熱門專業走,考生在專業選擇時,啥熱選啥,物聯網熱選物聯網,雲計算熱源雲計算,完全不顧自身的條件(學科基礎/興趣愛好/能力素質),也不顧所選院校的專業辦學質量,在化工院校選大數據,在師範院校選自動化。至於與這些熱門專業相關的行業發展現狀更是一無所知,一切都是聽說。

第三種是僅憑院校/專業錄取位次的高與低去選擇自己所謂的好學校/好專業,也不考慮學校的辦學特色,辦學實力,只要往年錄取位次與自己的成績大體接近就選擇,如果學校實力和有關專業實力很強,但由於諸多因素,學校錄取最低位次(優勢特色專業並不低)低於考生位次很多,那就就堅決拒絕,不然就“瞎分”了。在這觀念的支配下,結果錯失了很多有價值的學校。

以上這三種片面化的選擇傾向使考生很難客觀理性的去認識自我,認識所選高校及專業,認識社會經濟發展現狀。專業選擇盲目、隨意、草率。從而為今後的專業學習、就業帶來了不利影響。

那麼考生應該如何選擇專業呢?怎麼選擇才是最合適的呢,就這個問題,我想談談我個認的理解,我認為,考生在專業選擇時,一定要堅持立足“三個實際”,即考生實際、社會實際、所選院校辦學實際,並在此基礎上結合這三個實際,去選擇最適合考生的專業。

第一、堅持立足考生自身實際,如考生個性特徵(能力/氣質/性格)、個性傾向性(興趣/愛好/動機),學業基礎等,這是專業選擇的前提,因為專業熱,好就業不代表就適合我,適合我的專業可能很冷,但不代表我不能成功。所以建議考生要能夠對自己做出恰當的自我評估。這樣你才能知道你的優勢與劣勢,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第二、堅持立足社會發展實際,在選擇專業時,考生應該通過各種途徑去了解一些專業的社會需求(學歷需求條件/需求的數量/區域)以及與這些專業有關的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如薪酬/崗位特點/成長通道等),然後在結合自身的實際,有針對性的去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如果能做到這點,這不僅解決了專業的匹配問題,而且專業選擇也更加務實,從而為將來的順利就業創造了有利條件。

第三、堅持立足學校及相關專業的辦學實際,同一個專業在不同學校的辦學水平/質量是存在巨大差異的,比如同是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在合肥工業大學是王牌,在業內有著良好的口碑,但在東北大學,其實力同合肥工大就有著很大的差距。而且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影響學校及專業錄取的因素已不僅是自身實力這一最關鍵性的因素了,比如目前地域因素對一些院校的錄取影響越來越大,沿海地區高校就要比一些內地學校要高,即使你的實力很強,但你在內地,這就是短板,如蘭州大學,這種錄取現狀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錄取成績出現了失真現象,即錄取線與學校實力不符。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考生在立足自身與社會實際選擇專業時,一定要充分考慮擬選學校及專業實力及特色,儘量排除不必要的干擾,如地域或錄取線高低等因素,從而選出真正有價值的學校與專業,

總之,考生選擇專業其實就是實現自身、社會、學校及專業如何實現最佳組合的過程,三者缺一不可,考生如果學會了處理這三者之間的關係。就一定會選出最適合自己的專業。



瀋陽高考志願紀老師


這個問題有點模糊,高中生學什麼專業,還是高中畢業生準備升入大學學什麼專業?如果是高中生學什麼專業,高中是不分專業的,只有學科,過去有文科和理科之分,以後隨著高考改革,會不分文理,3+X。至於升入大學學什麼專業好,要根據個人興趣愛好職業傾向,以及國家的需要去選擇。不過在高中階段應該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杏壇老手


選擇自己真心喜歡的事。要問清自己的心,尊重自己的心。不要被外人的意見干擾,包括父母,是你學習,不是他們。自己的事要自己辦,學會自立,人總要長大,而長大也是學來的,學會長大。

只要喜歡,才能有激情,熱情的投入,你才能學好。千萬不能將就,在乎那所謂的熱門,哪個熱?那個冷?中國人口這麼多,哪個專業人都不少,不要道聽圖說,被外人干擾,被互聯網干擾。只問自己的心,喜歡便是好的,便是我的事業。

我高考時就選錯了專業,這一錯就是七年,因為後來發現不喜歡,又不能換,也沒有勇氣復讀,還要考慮父母的感受,稀裡糊塗的將就,畢業後又稀裡糊塗的找所學專業的工作,一系列惡性循環。後來總算幡然醒悟,知道英語才是我的最愛,重拾夢想,初心始現,到如今自信,激情,熱情才漸漸找回,好在迷途知返。

所以一定要尊重自己的心,尊重自己的緣分,喜歡才是事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