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餐制明明更健康衛生,為何在唐宋以後,逐漸被合餐製取代?

著名語言學家王力先生,寫過一篇文章叫《勸菜》。文中說,一碗湯上桌,主人喜歡用自己的調羹去把裡面的東西先攪一攪;一盤菜上桌,主人也喜歡用自己的筷子去拌一拌。至於勸菜,那就更顧不得許多,“一件山珍海錯,周遊列國之後,上面就有了五七個人的津液”。這樣的場景,國人必不陌生,其背後的健康隱患,平常似乎並未被多少人顧及到。


近來爆發的新冠肺炎,引起了國人對餐飲衛生安全的高度重視,我們的飲食習慣又一次被重新審視。甚至不少人大聲疾呼,希望我國全面實行“分餐制”,一如當年非典疫情之後的景狀。


提起“分餐制”,今之不少國人可能首先想到的便是西餐,甚至認為分餐制是西人的發明。其實從歷史上來看,現代國人所習慣的合餐制,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古老,不過是近千餘年的事情,而中國比這更古老的就餐方式,反而是被今人提倡的分餐制。


分餐制明明更健康衛生,為何在唐宋以後,逐漸被合餐製取代?


從分餐到合餐


史前社會,由於生產水平低,人類必須通過共同勞動來獲得食物,然後平均分配。這種把食物分成每人一小份的方式,被認為是分餐制的早期形式。雖然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從集體生活向家庭生活過渡,開始出現階級分化,部落也向國家演生,但就餐方式仍然沒有改變。


商周時期,被認為是中國分餐制的正式開端。今之西方分餐制,“不論常餐盛宴,一切食品,人各一器”,商周的分餐制分得更徹底,人們席地而坐,不但人各一器,且一人用一張低矮的小食案,各自憑案而食。天子九鼎八簋、卿大夫七鼎五簋、大夫五鼎三簋這些記載,除了說明食器已成為身份和地位的標誌,也是當時分餐而食的最好見證。


分餐制明明更健康衛生,為何在唐宋以後,逐漸被合餐製取代?


秦漢時期,依然延續著這種分餐制。“鴻門宴”上,“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描寫的正是分餐而食的場景。孟光之所以能夠舉案齊眉,正是因為分餐制,一人一案,食案不大也不重,可以輕易舉起。如果是合餐制,實是不可想象。另外《宴飲觀舞圖》、《宴飲百戲圖》等漢墓壁畫,畫中之人都是席地而坐,一人一案,分餐而食。這是比文字更為直接的證據。


分餐制明明更健康衛生,為何在唐宋以後,逐漸被合餐製取代?

宴飲百戲圖


魏晉南北朝時期,有人認為,漢人已經出現了合餐的情況,不過似乎並無明確的證據。但分餐制確實向合餐制邁出了第一步,很多人捨棄了一人一案的傳統,開始同桌而食,不過卻保持了食物一人一份的分餐方式。


雖然合餐製出現的具體時期,目前尚不太清楚,但至遲不晚於唐代。在敦煌一些關於唐代宴飲的壁畫中,已經出現了眾人圍坐在一起合餐的場景。比如473窟的一幅宴飲壁畫中,長方食桌上擺滿了大盆小盞,食桌兩邊共坐有4男5女,每人面前各有一套餐具,無可懷疑,這實行的正是合餐制。


分餐制明明更健康衛生,為何在唐宋以後,逐漸被合餐製取代?

敦煌473窟壁畫


不過,分餐制在唐代並未被取代,而是共存。比如《韓熙載夜宴圖》中的夜宴部分,韓熙載和幾個貴族子弟面前,各擺有一張小桌子,桌上放著相同的果品佳餚。不難看出,描繪的依然是分餐的場面。


分餐制明明更健康衛生,為何在唐宋以後,逐漸被合餐製取代?

《韓熙載夜宴圖》夜宴部分


到了宋代,分餐向合餐的過渡已經初步完成。《清明上河圖》中,畫了不少酒肆,但無一例外,表現都是人們觥籌交錯、歡聚共食的場景,分餐的場面卻一次都沒有出現。在宋代墓葬的一些壁畫上,我們也可以看到同桌共飲的場景。這說明,合餐制在宋代已經成為主流。


與此同時,與之配套的飲食文化也在迅速形成。明清時期,分餐制徹底被國人拋棄,成為了歷史。


分餐制明明更健康衛生,為何在唐宋以後,逐漸被合餐製取代?

清明上河圖中的酒肆


由分餐向合餐轉變的原因


分餐制實行了數千年,絕不會無緣無故便走向消亡。有一個觀點認為,高足傢俱的出現,是導致中國古代從分餐制向會食制轉變的重要原因。


其主要依據是,高足傢俱出現之前,中國古人採取席地而坐,採用低矮的食案來擺放食物,由於身體受到低重心的限制,不便取用離自己較遠之處的食物,因此需要事先將食物分成小份,各自享用。而用上高足傢俱(桌、椅)後,人們可以輕而易舉夠到更遠端的食物,且坐姿放鬆,分餐制失去了賴以存在的基礎,自然也就被淘汰。


分餐制明明更健康衛生,為何在唐宋以後,逐漸被合餐製取代?

宴飲觀舞圖


此說合情合理,且分餐制的出現、普及與高足傢俱的出現、流行高度重合,所以該觀點被大多數學者所認同。但分餐制的消亡,不可能是由於單一的因素所造成。有人認為,儒家尊卑長幼的思想,在飲食上需要通過分餐制來體現,這是分餐製得以長期實行的倫理基礎。但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盪,儒家禮儀規範遭到破壞,飲食中的禮制禁忌逐漸失去功效,分餐制賴以存在的社會倫理基礎出現鬆動,高足傢俱適時出現,給向合餐制轉變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此外,魏晉以來,各階層人士熱衷於宴飲,大家同桌合餐,更有利於情感交流,更有利於製造歡樂和諧的氣氛。唐宋時期,隨著商品經濟的高度發展,飲食進一步商業化,合餐無論是對店家還是食客而言,都是更為經濟的選擇。這些原因,對分餐走向合餐的促進作用,也不可低估。


分餐制明明更健康衛生,為何在唐宋以後,逐漸被合餐製取代?

宋墓壁畫


要不要實行分餐制?


合餐制雖然吃起來熱鬧,但一道菜餚,你一筷我一筷,每個人的口水都溶解在菜餚裡,病菌趁機在共餐者之間傳播。分餐制由於食物各自獨立不共享,自然沒有這個顧慮。一些研究表明,家庭中如果有乙肝病毒攜帶者,如果合餐,感染幾率高達42%,而分餐制的感染幾率只有17%。可見,在飲食健康方面,分餐制遠勝於合餐制。


當年非典疫情之後,便有不少人呼籲實行合餐制,不過從實際情況來看,也就是一陣風,刮過去便沒了。其實早在上世紀30年代,一些中國知識分子,學習到西方相關知識後,已經意識到合餐制的弊端。其中一些激進之人,更是直斥合餐製為“惡習”,提出要革合餐制的命,要“廢止筷碗共食,實行中菜西吃法”。雖然鬧得風風火火,合餐制的地位依然沒有被撼動。


分餐制明明更健康衛生,為何在唐宋以後,逐漸被合餐製取代?

唐墓壁畫


即便在今天,也有相當多的中國人反感分餐制。他們認為,親人坐在一起吃飯,講究的便是團圓、美滿,而分餐制卻體現不出這種氛圍。若是好友聚會,或者吃酒席,搞個分餐制,便顯得生分,人情味淡了許多,沒一點吃酒的熱鬧氛圍。說穿了,就是千餘年來,合餐制已經與宴賓待客的社交禮儀水乳交融,要放下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談何容易!


當然,早就有人想出了折衷的辦法,比如公共衛生學家伍連德,他建議“每菜旁置公用箸匙一份,用以取菜至私用碗碟,而後入口”。這也就是今天所說的“公筷”。這方法簡單合宜,又不失中餐的樂趣,相比每人單獨一份食物的分餐制,確實更值得大力推廣。但也有很多人反對——麻煩。甚至還說,吃著吃著你就把筷子搞混了。


分餐制明明更健康衛生,為何在唐宋以後,逐漸被合餐製取代?

伍連德


雖然從衛生健康角度出發,推廣“公筷”制,勢在必行。那麼現階段,要不要強制實行“公筷”制?


這恐怕不是明智之舉,強制實行,只會引起更多人的反感,反而不利於其推行。正所謂菩薩是老百姓請進門的,要送走也得是老百姓心甘情願。飲食習慣也並非不可改變,只是需要時間,需要有人帶動。現今階段,需要的是堅持不懈地宣傳“公筷”制的優點,讓餐飲行業配備公筷。再在自覺者帶動之下,相信水到自然渠成。


參考文獻:

王仁湘《分餐與會食:古代中國人進餐方式的轉變》

劉雨露《中國用餐方式與桌案類傢俱的關係研究》

張振鐸、董坤嶽《從分餐到合食——以餐具和禮儀為核心的考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