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餐制明明更健康卫生,为何在唐宋以后,逐渐被合餐制取代?

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写过一篇文章叫《劝菜》。文中说,一碗汤上桌,主人喜欢用自己的调羹去把里面的东西先搅一搅;一盘菜上桌,主人也喜欢用自己的筷子去拌一拌。至于劝菜,那就更顾不得许多,“一件山珍海错,周游列国之后,上面就有了五七个人的津液”。这样的场景,国人必不陌生,其背后的健康隐患,平常似乎并未被多少人顾及到。


近来爆发的新冠肺炎,引起了国人对餐饮卫生安全的高度重视,我们的饮食习惯又一次被重新审视。甚至不少人大声疾呼,希望我国全面实行“分餐制”,一如当年非典疫情之后的景状。


提起“分餐制”,今之不少国人可能首先想到的便是西餐,甚至认为分餐制是西人的发明。其实从历史上来看,现代国人所习惯的合餐制,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古老,不过是近千余年的事情,而中国比这更古老的就餐方式,反而是被今人提倡的分餐制。


分餐制明明更健康卫生,为何在唐宋以后,逐渐被合餐制取代?


从分餐到合餐


史前社会,由于生产水平低,人类必须通过共同劳动来获得食物,然后平均分配。这种把食物分成每人一小份的方式,被认为是分餐制的早期形式。虽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从集体生活向家庭生活过渡,开始出现阶级分化,部落也向国家演生,但就餐方式仍然没有改变。


商周时期,被认为是中国分餐制的正式开端。今之西方分餐制,“不论常餐盛宴,一切食品,人各一器”,商周的分餐制分得更彻底,人们席地而坐,不但人各一器,且一人用一张低矮的小食案,各自凭案而食。天子九鼎八簋、卿大夫七鼎五簋、大夫五鼎三簋这些记载,除了说明食器已成为身份和地位的标志,也是当时分餐而食的最好见证。


分餐制明明更健康卫生,为何在唐宋以后,逐渐被合餐制取代?


秦汉时期,依然延续着这种分餐制。“鸿门宴”上,“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描写的正是分餐而食的场景。孟光之所以能够举案齐眉,正是因为分餐制,一人一案,食案不大也不重,可以轻易举起。如果是合餐制,实是不可想象。另外《宴饮观舞图》、《宴饮百戏图》等汉墓壁画,画中之人都是席地而坐,一人一案,分餐而食。这是比文字更为直接的证据。


分餐制明明更健康卫生,为何在唐宋以后,逐渐被合餐制取代?

宴饮百戏图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人认为,汉人已经出现了合餐的情况,不过似乎并无明确的证据。但分餐制确实向合餐制迈出了第一步,很多人舍弃了一人一案的传统,开始同桌而食,不过却保持了食物一人一份的分餐方式。


虽然合餐制出现的具体时期,目前尚不太清楚,但至迟不晚于唐代。在敦煌一些关于唐代宴饮的壁画中,已经出现了众人围坐在一起合餐的场景。比如473窟的一幅宴饮壁画中,长方食桌上摆满了大盆小盏,食桌两边共坐有4男5女,每人面前各有一套餐具,无可怀疑,这实行的正是合餐制。


分餐制明明更健康卫生,为何在唐宋以后,逐渐被合餐制取代?

敦煌473窟壁画


不过,分餐制在唐代并未被取代,而是共存。比如《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夜宴部分,韩熙载和几个贵族子弟面前,各摆有一张小桌子,桌上放着相同的果品佳肴。不难看出,描绘的依然是分餐的场面。


分餐制明明更健康卫生,为何在唐宋以后,逐渐被合餐制取代?

《韩熙载夜宴图》夜宴部分


到了宋代,分餐向合餐的过渡已经初步完成。《清明上河图》中,画了不少酒肆,但无一例外,表现都是人们觥筹交错、欢聚共食的场景,分餐的场面却一次都没有出现。在宋代墓葬的一些壁画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同桌共饮的场景。这说明,合餐制在宋代已经成为主流。


与此同时,与之配套的饮食文化也在迅速形成。明清时期,分餐制彻底被国人抛弃,成为了历史。


分餐制明明更健康卫生,为何在唐宋以后,逐渐被合餐制取代?

清明上河图中的酒肆


由分餐向合餐转变的原因


分餐制实行了数千年,绝不会无缘无故便走向消亡。有一个观点认为,高足家具的出现,是导致中国古代从分餐制向会食制转变的重要原因。


其主要依据是,高足家具出现之前,中国古人采取席地而坐,采用低矮的食案来摆放食物,由于身体受到低重心的限制,不便取用离自己较远之处的食物,因此需要事先将食物分成小份,各自享用。而用上高足家具(桌、椅)后,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够到更远端的食物,且坐姿放松,分餐制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自然也就被淘汰。


分餐制明明更健康卫生,为何在唐宋以后,逐渐被合餐制取代?

宴饮观舞图


此说合情合理,且分餐制的出现、普及与高足家具的出现、流行高度重合,所以该观点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同。但分餐制的消亡,不可能是由于单一的因素所造成。有人认为,儒家尊卑长幼的思想,在饮食上需要通过分餐制来体现,这是分餐制得以长期实行的伦理基础。但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儒家礼仪规范遭到破坏,饮食中的礼制禁忌逐渐失去功效,分餐制赖以存在的社会伦理基础出现松动,高足家具适时出现,给向合餐制转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此外,魏晋以来,各阶层人士热衷于宴饮,大家同桌合餐,更有利于情感交流,更有利于制造欢乐和谐的气氛。唐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饮食进一步商业化,合餐无论是对店家还是食客而言,都是更为经济的选择。这些原因,对分餐走向合餐的促进作用,也不可低估。


分餐制明明更健康卫生,为何在唐宋以后,逐渐被合餐制取代?

宋墓壁画


要不要实行分餐制?


合餐制虽然吃起来热闹,但一道菜肴,你一筷我一筷,每个人的口水都溶解在菜肴里,病菌趁机在共餐者之间传播。分餐制由于食物各自独立不共享,自然没有这个顾虑。一些研究表明,家庭中如果有乙肝病毒携带者,如果合餐,感染几率高达42%,而分餐制的感染几率只有17%。可见,在饮食健康方面,分餐制远胜于合餐制。


当年非典疫情之后,便有不少人呼吁实行合餐制,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也就是一阵风,刮过去便没了。其实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一些中国知识分子,学习到西方相关知识后,已经意识到合餐制的弊端。其中一些激进之人,更是直斥合餐制为“恶习”,提出要革合餐制的命,要“废止筷碗共食,实行中菜西吃法”。虽然闹得风风火火,合餐制的地位依然没有被撼动。


分餐制明明更健康卫生,为何在唐宋以后,逐渐被合餐制取代?

唐墓壁画


即便在今天,也有相当多的中国人反感分餐制。他们认为,亲人坐在一起吃饭,讲究的便是团圆、美满,而分餐制却体现不出这种氛围。若是好友聚会,或者吃酒席,搞个分餐制,便显得生分,人情味淡了许多,没一点吃酒的热闹氛围。说穿了,就是千余年来,合餐制已经与宴宾待客的社交礼仪水乳交融,要放下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谈何容易!


当然,早就有人想出了折衷的办法,比如公共卫生学家伍连德,他建议“每菜旁置公用箸匙一份,用以取菜至私用碗碟,而后入口”。这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公筷”。这方法简单合宜,又不失中餐的乐趣,相比每人单独一份食物的分餐制,确实更值得大力推广。但也有很多人反对——麻烦。甚至还说,吃着吃着你就把筷子搞混了。


分餐制明明更健康卫生,为何在唐宋以后,逐渐被合餐制取代?

伍连德


虽然从卫生健康角度出发,推广“公筷”制,势在必行。那么现阶段,要不要强制实行“公筷”制?


这恐怕不是明智之举,强制实行,只会引起更多人的反感,反而不利于其推行。正所谓菩萨是老百姓请进门的,要送走也得是老百姓心甘情愿。饮食习惯也并非不可改变,只是需要时间,需要有人带动。现今阶段,需要的是坚持不懈地宣传“公筷”制的优点,让餐饮行业配备公筷。再在自觉者带动之下,相信水到自然渠成。


参考文献:

王仁湘《分餐与会食:古代中国人进餐方式的转变》

刘雨露《中国用餐方式与桌案类家具的关系研究》

张振铎、董坤岳《从分餐到合食——以餐具和礼仪为核心的考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