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拒“野味”、分餐制 新冠疫情下中國人在吃上更“講究”了

拒“野味”、分餐制 新冠疫情下中國人在吃上更“講究”了

民眾在餐廳就餐。(圖/中新社)

【澳洲網王番2月26日綜合報道】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對“山珍野味”有一種特殊的喜好,疫情之下,越來越多人倡導尊重自然、保護自然、敬畏自然的飲食習慣;在中國人的餐桌上,傳統合餐制較為普遍,疫情之下,從“一盤菜”到分餐制,很多家庭經歷了一場“就餐方式改革”……新冠肺炎疫情猶如一道幕布,拉開了中國民眾衛生意識和觀念啟蒙與轉變的序幕。

食“野味”·從特殊喜好到呼喚飲食“文明”

“才食廣東鼠,又食武昌獾。貪婪吃黃鼬,富貴品胎盤。”疫情下,吃“野味”被推到輿論“風口”,引發大眾齊聲喊打。

綜合中新社、北京《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青年報》報道,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對“山珍野味”有一種特殊的喜好,不少中國文學經典中都有對中國人這種偏好的描述。《紅樓夢》就呈現了當時貴族的飲食風尚,比如置辦年貨時,少不了獐子、狍子、熊掌、野雞、鹿肉、果子狸等野生動物。

然而,科學研究表明,野生動物不僅不能治病,還可能致病。一些紅學愛好者和研究者認為,紅樓中人易得病,如林黛玉的肺病、晴雯的疑似肺病、巧姐的天花、賈珠的早夭等,或與賈府愛食山珍野味有關。

現在,中國人普遍接受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此次疫情暴發以來,種種證據也指向野生動物身上攜帶的病毒。

疫情之下,中國立法機關24日先行通過一個專門決定,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和食用野生動物。根據工作安排,中國還將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修改動物防疫法,並積極推進生物安全法草案審議和修改完善工作。

很多社會力量也積極行動。騰訊進一步提升了網絡非法野生物交易信息線索收集機制,並牽頭制定了《網絡平臺非法野生動植物貿易控制規範要求》團體標準。去年,“企鵝愛地球”舉報平臺接到用戶有關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的舉報信息達6000條。

“我們希望通過科技助力和用戶教育,倡導行業和公眾形成尊重自然、保護自然、敬畏自然的消費方式、飲食習慣和生態民俗。”騰訊“企鵝愛地球”團隊安全專家趙銳鋒說。

拒“野味”、分餐制 新冠疫情下中國人在吃上更“講究”了

北京的某企業,員工在食堂施行分散就餐制度。(圖/中新社)

就餐方式·餐桌上由傳統合餐制到分餐制

從“一盤菜”到分餐制,從混用餐具到“個人專屬”,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下,很多中國人的家中還在經歷一場“就餐方式改革”。

綜合中新社、《北京晚報》報道,“以前覺得一家人沒必要注意那麼多條條框框,”浙江杭州市民胡美霞說,“直到這些天看新聞,才發現許多日常習慣都是不衛生的。”最終,“就餐方式改革”提議得到了她們一家三口的全票通過。

現如今,胡美琴家的改變在中國許多家庭中上演。一直以來,中國傳統合餐制帶有的人情特色使得就餐擔負起部分社交“責任”,其背後存在的衛生問題隨著此次疫情暴發,再次被提到檯面上來。

這一點,浙江義烏二胎媽媽程薇深有感觸。她曾苦惱於家中長輩經常會用自己的筷子給孩子夾菜吃,“雖是好意,卻有可能將幽門螺旋桿菌等傳染給孩子”。然而,經歷這場疫情,程薇說,老人已經意識到衛生問題,如今每做好飯菜,都會自覺在盤子裡放上一雙公筷。

需要說明的是:分餐制並不是西餐的“專屬”,而是中國人的原創。分餐制最早出現在中國秦漢時期,條件好的家庭不但分餐,而且分桌。這種情景在某些中國電視劇裡有呈現。合餐製出現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唐宋以後,來自西方。

簡單的一雙公筷,在浙江紹興中心醫院黨委書記馬高祥看來,卻是根深蒂固的就餐習慣得以改變,民眾衛生意識提升的一大步,“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民眾衛生和健康意識的促進作用超過任何的理論灌輸和觀念積累”。

衛生意識·中國人今朝的態度堪稱“虔誠”

疫情猶如一道幕布,拉開了一場中國民眾衛生意識的啟蒙運動。從出門戴口罩、進門噴灑酒精消毒到重拾“七步洗手法”,中國人今朝注重公共衛生的態度被網民稱之為“虔誠”。

中新社報道,在浙江寧波市鄞州區東郊街道寧豐小區,印有千餘條“非常時期安全距離大於一米”字樣的防疫“一米線”。買菜回家的周阿姨說,只要看到前方有人站在標識在線,她就會自覺在下一個標識處排隊,“這樣做對大家都好。”

而那些衛生健康知識的盲點,也激起了中國民眾的求知心。負責浙江嘉興桐鄉市梧桐街道健康教育和體檢工作的陳潔,每天都會在當地衛生服務微信公眾號上推薦一篇健康知識“乾貨”。“和以前相比,健康知識點內容擊率更高,居民還會主動詢問一些疫情預防的知識點。”她說。

“現在已經很少有人在公共區域隨地吐痰、流動吸菸,可以說,疫情開始改變人們各方面的衛生習慣。”寧波市慈溪市中西結合醫療健康集團黨委副書記胡建嶽認為,誠然,疫情促進的民眾公眾衛生意識覺醒到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還需一定時間,但可喜的是,改變正在發生。

拒“野味”、分餐制 新冠疫情下中國人在吃上更“講究”了

疫情防控期間,居民在家中進行瑜伽鍛鍊。(圖/中新社)

生活方式·許多中國網民發帖反省

除了個人衛生,疫情防控已引發更多中國人對健康生活方式的進一步關注。

綜合中新社、新華社報道,近日,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一家印務公司職員何飛,讓家中閒置已久的跑步機重新“上崗”,與妻子商定每天早晚各跑半小時。“我倆都不愛運動,當初家裡買跑步機就為督促自己鍛鍊,可過了新鮮勁兒就不跑了。”何飛說,“發生這次疫情,才認識到身體素質和免疫力多麼重要,我們下定決心要堅持跑。”

25日,在新浪微博“宅家健康運動計劃”的話題中也能發現,該話題共引發網民10.8億次閱讀和48.1萬次討論。張繼科、楊威等中國奧運冠軍及眾多健身博主紛紛參與其中,上傳專業鍛鍊視頻進行指導,體現出中國社會公眾對健康話題的關注。

另外,不少中國網民以“抗擊疫情中的不良習慣”為話題,在社交平臺上發帖反省,他們立志改變“熬夜玩手機”“在計算機前久坐不動”“不按時吃飯”等不良習慣。

有醫療專家就表示,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看到,更多人積極響應政府對健康知識的普及和健康生活的倡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