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遍了花樣翻新之後,我們來懷箇舊

這一個多月,估計吃、吃什麼成了好多家庭的頭等大事.

學了涼皮學炸油餅,學了中式的學西點.但是,新鮮勁兒一過,還是一日三餐家常便飯.

我總覺得我們的腸胃最有記性,也最有良心.不管我們的身份地位怎麼變,不管我們走出多遠,走了多久,它 都不會忘本.

今天,我們就來懷箇舊吧.


吃遍了花樣翻新之後,我們來懷箇舊

大鍋饅頭

大饅頭,剛出鍋的,夾醬豆腐、夾油鹽兒、夾小蝦皮兒、夾油渣兒。

小時候吃的油都是葷油,得自己耗。買一塊肥肉膘兒,切成骰子塊,放到鍋裡慢慢地耗。眼瞅著挨著鍋底的肉耗出了油,先是一鍋底兒,然後越來越多,肉慢慢炸成金黃,香味兒也漫了出來,讓人總想圍著鍋邊兒打轉。我就站在旁邊,看著老媽把耗好的油倒進一個小黃釉罈子裡,過一會兒就凝住了,瓷白。油渣兒被控淨了油,放在一個碗裡,捏上一捏鹽。這時候拿一塊饅頭,掰開,抓一把油渣兒夾進去,用力捏扁,咔地咬上一大口,那個香吶。

過年的時候,老爸總得自己灌幾掛腸子,你不知道涼饅頭就涼腸子有多好吃。饅頭是嗆面兒的,一咬都掉渣兒,口大了噎得慌。腸子放在套裡間兒的蓋簾板兒上,上面蓋塊砧布,一掀開燻肉味兒四溢,不用刀切,就用手掰一塊,一口饅頭一口腸兒,好像總也吃不飽。三哥還會吃,他把饅頭用火筷子串了,在爐子上烤了吃,我媽說這是燒饞燎嘴,不是正道兒吃法,我覺得挺好,看著饅頭在爐火的烘烤下冒出金黃的嘎兒來,滿屋子都是焦香,年味兒才算出來了。


吃遍了花樣翻新之後,我們來懷箇舊

油鹽兒花捲

我蒸的花捲,是得到老爸真傳的。

上大學的時候,老爸幫大哥開飯店,後來,飯店不開了,老爸就在街口安了個小亭子,裡面除了案板,爐灶,只擺了兩張桌子,賣花捲,包子。

我放假的時候就幫老爸蒸花捲,包包子。老爸要求嚴,面要活得不軟不硬,手揣鹼,隔上半個小時就重新看一看鹼頭兒,保證每屜包子花捲都白生生的。花捲五個一斤,分量要足。包子餡兒的肉,水,油,都有比例,差一點兒都不行,包子要捏夠十八個褶,多了少了都嫌不漂亮。

剛開始,我動手,老爸在一邊盯著,後來看我比他還實在,花捲一個比一個大,不得不提醒我,掌櫃的,看份量,不然賠了。

再後來,有我在的時候,中午老爸就回家睡上一覺,下午回來,從老遠就能聽到他哼著小曲兒。

花捲是油鹽兒的,剛蒸得,不用佐菜就很好吃,街上糧行扛包的,花一塊錢買五個花捲,再盛碗不花錢的小米粥,一頓飯就解決了。如果正趕上我們自己吃飯,老爸就多做出一些菜,給他們端過去一碗。再有嘴饞的,湊過來,跟老爸喝上兩盅兒。

街面上都跟老爸稱六爺,不光是他輩份大,還因為他德行高,什麼過不去的事兒到了他面前都能哈哈一笑而過。

老爸跟我說過,大買賣小買賣都一樣,不能糊弄人。

老爸這一輩子,見過大世面,做過大買賣,也安於在家裡,給孩子們做做飯,切切鹹菜絲兒。無論做什麼他都不糊弄,都要做得漂漂亮亮。


吃遍了花樣翻新之後,我們來懷箇舊

好吃不過的餃子


在我小時候,只有三種情況才能吃到餃子。

一是過年,初一早晨,還沒睡醒就被喊起來。父親已經端端正正的坐在太師椅上。母親坐不住,出來進去的準備著瓜果點心。大哥往大鍋裡添水抱柴點火,一時間外間屋蒸汽升騰而起。嫂子打扮妥當了,拖著小侄子來到父親面前開始拜年。

閨女不拜年,我和姐姐坐在炕桌旁邊等著吃餃子。

餃子端上桌,院子裡鞭炮聲起。父親第一個動筷,大家才開始吃。母親拿兩個餃子餵狗,拿兩個餃子餵雞,拿兩個餃子喂貓,拿兩個餃子放到東邊的小廈子裡給愛偷食的小耗子,大家都要過個年。這一頓餃子用的醋是臘八醋,甜酸中帶辣,因為不能吃蒜,誰要是說,給我來瓣蒜,母親馬上不高興的回他,算什麼算,過了年再算。

因為還犯困,儘管餃子是一個肉丸兒的,也吃著不香甜。因為總想吃到那個包了老錢兒的,所以一直堅持著,等著誰一聲驚呼:呦,硌我牙了。羨慕的看著他從嘴裡掏出一枚亮晶晶、黃澄澄的老錢兒。便撂了筷子,去套裡間去補覺。

母親把吃剩的餃子揀上一大盤子,熥回鍋裡。往灶裡添一點柴,這樣餃子總是溫熱的,來了拜年的,掀開鍋蓋捏幾個餃子嚐嚐,如果孩子們睡醒了餓了,也還能吃上熱乎的。

過生日也能吃上餃子。生日的頭一天包餃子,這叫捏小人。不拘什麼餡兒,春天的生日就是韭菜雞蛋,夏天就是西葫蝦皮,趕上冬天就是豬肉大白菜。那一天是誰的生日誰就格外的勤快,跟著倒醋、剝蒜,端餃子。

還有一種叫辭靈餃子。誰家去了老人,母親便剁餡兒和麵,包一小蓋簾兒餃子,煮好了放在一個白瓷盤裡,託到主人家去弔唁。當然,母親每次都要多包上幾個,給我盛在一個小碗兒裡,我覺得這幾個餃子特別的香。後來我問過母親,辭靈餃子是什麼餡兒的,怎麼那麼好吃。母親說,哪捨得擱什麼東西,剁點白菜,放點油鹽兒。就是那時候可吃的東西太少了,吃點什麼都覺得好。我問,辭靈餃子必須是素的嗎?母親說,什麼餡都行,但是誰家也捨不得放肉。去了管事的就把餃子都折到一起了,守靈的孝子們誰餓了就捏著吃。有想求子的人家,故意的不放鹽,或者放些辣椒,讓吃到的人罵,罵的越狠越好。人們也故意使壞,吃到了辣餃子也忍著不出聲,讓盼著的那個人失望而歸。

這倒有趣兒,求子不得,必是前生今世做過什麼不當之事,故意讓人來罵,大概就是佛家說的消業吧。

民間的好多事兒都是這樣,約定俗成,誰也不去較真兒,其實裡面藏著理,藏著道,藏著大智慧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