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58900236643
您好,作為一個養生少女,想給大家分享一些養生乾貨~
有溼氣,雖然不僅僅依靠食物,但是俗話說病從口入,我們大部分疾病都是因為飲食不節,這裡推薦一些我平時愛吃的祛溼食物!
溼氣和脾胃有太大關係了,脾胃不好就
會引起水溼聚集體內,光吃祛溼的食物不會徹底解決問題,我們應該慢慢調理脾胃,一旦脾胃健運,溼氣自然能通過尿液和汗液排出體外。
- 這裡推薦一個食療方:薏仁五十克、百合二十克,再放一點米,看自己能夠吃多少,一百克或者兩百克都可以,煮粥吃,因為薏仁能夠健脾祛溼,能夠利水消腫,百合也能夠清心安神和潤肺。孕婦忌食薏仁。
- 茯苓——滲溼利水,能夠健脾。
- 平時儘量多煮一些養脾胃的粥,山藥,南瓜,小米。黃色的食物入脾,因此可以多選擇這方面的食材~
- 南瓜🎃——南瓜含大量果膠,能夠保護胃壁,防止胃潰瘍。不過南瓜皮不易消化,記得清理乾淨。南瓜可以清蒸,煮粥,煲湯等。
獸醫新同學
夏季雨水增多、氣候潮溼,導致機體易受溼邪所困,而溼邪太過就會困脾。體內的溼氣太重,令人覺得睏倦,身體沉重,做事提不起精神。所以夏季應多食用一些健脾除溼,利尿的食物。
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食藥兩用的藥材。
1.薏苡仁
薏苡仁能利水滲溼,治療小便不利、水腫、腳氣;能健脾,治療脾虛洩瀉;能除痺,治療風溼痺痛、筋脈拘攣;又能清熱排膿,治療肺癰、腸癰等。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薏苡仁具有抗腫瘤、提高機體免疫力、降血糖、抗炎鎮痛等多方面的作用。現在臨床常用於治療痛風、結腸炎、關節炎、原發性多汗和頑固性失眠等。
2.赤小豆
赤小豆能利水除溼,治療水腫,腳氣,溼熱黃疸;能排膿消腫,治療腸癰腹痛、痔瘡便血。 赤小豆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解酒、解毒,對心臟病和腎病有益;赤小豆有補氣血、生乳作用,對產婦有通乳汁、促進身體康復的功效;赤小豆含較多的膳食纖維,具有良好的潤腸通便、降血脂、調節血糖、瘦身減肥的作用。
3.芡實
芡實能健脾除溼,收斂止瀉,治療脾虛久瀉;能燥溼止帶,治療帶下赤白;能益腎固精,治療遺精、滑精。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芡實具有抗氧化、抗心肌缺血、延緩衰老、改善學習記憶、抗疲勞、抗癌、降血糖等作用。芡實含有大量抗氧化活性的物質,是天然的抗氧化劑,適用於糖尿病、腎病、癌症的預防治療中。
4.茯苓
茯苓為中藥八珍之一,能寧心安神,治療心悸失眠;能健脾滲溼,治療脾虛諸證;能利水消腫,治療水腫腹脹,小便不利;補心脾,故虛勞病常用。藥理研究證實茯苓有抗腫瘤、抗炎、保肝、調節免疫等多方面的藥理作用。
此外,冬瓜皮和玉米鬚都能利水消腫,白扁豆、藿香、香薷均具有化溼和中作用。
藥事健康
現代人精神壓力大,心氣虛;飲食不節,運動量少,脾虛溼盛。既要去溼,又要補氣,還要健脾胃。健識君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如果不去醫院找專業的醫生,我們自己可以做哪些食物來祛除體內溼氣,調節好自己的身體。
平常可以常食用的有:山藥、茯苓、薏苡仁,可以煲湯、煮粥。
茯苓,具有利水滲溼、健脾寧心的功效,可用脾虛食少、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等症狀。
山藥,注意這裡說的山藥不是我們菜市場買的菜山藥,而是懷山藥。可以到藥店購買。其味甘、性平、具有健脾補肺、固腎、益腦、還能美容養顏、抗疲勞、增強免疫機能調節心肺功能等功效。
薏苡仁,有健脾祛溼的作用、但孕婦不要服用。
可將以上食物單獨或一起熬成湯,同時也可以配上小米、大米等一起熬粥、煲湯等服用。
以上這些食療是各種體質的人都可以服用。對不同的人,則可以適當地做一些加減法,長期堅持飲食這些藥膳,不光可以健脾祛溼,還可以調理其他一些症狀。
平日思慮傷神、勞心過度而運動量少的人,往往臉上沒有血色,精神也不夠充沛,甚至心悸、貪睡,感覺頭重如裹,心中空虛。這些都是體內有溼氣加上心氣不足的表現,也可以加黨參或大棗或黃芪同煮用來補氣。
健識局
健康科普,來看看【百科名醫】吧!
中醫認為,春季溼氣重,困住了脾升清降濁功能,使“清氣”不能上升,頭部及四肢沒有足夠的清輕物質來濡養,所以出現頭腦昏沉不清醒,全身困重、疲倦乏力等,親,你需要祛溼了。
提起祛溼,我們首先想到的都是薏米紅豆。沒錯,薏米紅豆在祛溼上有著不可多得的功效。
薏米,在中藥裡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溼痺,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
赤小豆,是紅色的,紅色入心,因此它還能補心養血,古籍裡記載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說經常吃赤小豆還有減肥的作用。也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
推薦食方:用於因脾陽不振、脾失健運引起的溼濁內生、水溼不化,胸水腹水,少尿或洩瀉等症。薏苡仁200克、赤小豆50克、高粱米100克,泡2小時後煮粥。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很多人即使體內溼氣重,也不適合經常喝紅豆薏米水。紅豆和薏米能祛溼,但是薏米性微寒,薏苡仁“寒下滑利”,孕婦少用,尿頻便秘者少用,也不適合陰虛羸瘦者,以防耗傷陰液,助長虛火。
常言道,“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溼性黏濁,如油入面。就是說,溼氣就像滴在麵粉裡的油,想要祛除可沒那麼容易。
除了紅豆薏米,以下食物也可以幫助除溼:
1.玉米:具有調中開胃、降濁利尿等功效,適用於尿路結石或慢性腎炎水腫、高血壓、食慾不振等症。
2.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溼等功效,適用於暑溼吐瀉,脾虛嘔吐、食少便溏、洩瀉水腫、赤白帶下等病症。
3.洋蔥:具有和胃下氣、化溼祛痰、解毒殺蟲等功效,適用於胸悶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症。
4.冬瓜:具有利水、利溼、解暑、減肥的功效,我們在春天可以用冬瓜煲湯喝(勿去皮)。除了祛溼,想減肥的朋友該注意了,冬瓜還可以減肥,應該多吃。另外,冬瓜偏涼性,女性生理期不要吃,引起痛經。
5.水芹:有清熱利水的功效,適用於小便淋痛、小便出血、帶下等病證。
6.南瓜:具有健脾胃、除溼的功效,我們可以用南瓜煮著吃或做南瓜餅。另外,鯉魚與南瓜相剋,同食會中毒,皮膚病患者不宜多吃。
7.茯苓:具有利水滲溼、促進消化的功效,我們可以用茯苓、豬骨頭或鯉魚煲湯喝以祛溼。
8.車前草:具有清胃熱、利小便、消水腫的功效,我們可以用車前草煮茶喝以祛溼。另外,車前草還具有降低血藥的功效,特別適合高血壓患者。
9.馬齒莧:具有清熱祛溼、散血消腫等功效,適用於急性腸炎、痢疾、尿血、小便熱淋、黃疸、牙齦炎等病症。
除了食物,還有2個最有效的“祛溼”方法!
1.艾灸
艾灸可以溫經散寒、行氣通絡、扶陽固脫、昇陽舉陷。我們身體有很多穴位都可以通過艾灸來祛溼,比如說合谷、足三里、豐隆、關元、解溪、中脘等。自己在家不好操作,也可以選擇艾灸館、美容院等代勞。但最重要的是在艾灸結束後一定要避寒涼,不吹風,脖子要用圍巾圍起來、三小時內不要進入空調環境、不要洗澡、不喝冷飲,否則寒氣和溼氣就會趁著艾灸後打開的毛孔而深入體內,得不償失。
2.按摩祛溼
按摩穴位也能起到一定的祛溼作用。平時點按足三里穴,有健脾胃的作用,有助於運化體內水溼,起到祛溼的功效。承山穴也是去除人體溼氣的最好的穴位。
百科名醫
經常聽到有人說溼氣重,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吃這個去溼氣,吃那個增加溼氣等,在吃東西時也變得分外小心。到底什麼是溼氣,溼氣重的人有哪些表現,平時吃什麼能去溼氣嗎?
溼氣重是人體內的水分沒有及時的通過代謝排出體外,導致體內水分過多,而產生的溼氣重的問題,與人體代謝異常有關,也是人體脾胃不好的一種表現,如果脾胃功能強大的話,是能將人體多餘的水分代謝出體外的。所以,溼氣重的人也是身體功能不佳的一個預警信號。如果人體溼氣重,會感覺容易疲憊,吃東西沒有什麼食慾,舌苔厚重,大便不成形,關節感覺痠痛,頭也暈沉沉的,就像是一個陰沉的不斷下雨的天氣一樣,這樣的人體環境不幹爽,阻礙了身體的正常代謝,產生惡性循環。如果發現自己有這些表現,就要注意排除體內的溼氣了。飲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下面介紹一些可以去溼氣的食物。
1、紅豆
很多人都知道紅豆可以去溼氣,著名的去溼氣神器紅豆薏米水腫,紅豆的作用就是利水、消腫清熱,幫助體內水分的排除,防止身體水腫。
2、薏苡仁
薏苡仁也是清熱去溼氣的佳品,但是品性偏涼,如果本身體質比較涼的人就要注意食用的量。
3、綠豆
綠豆可以清熱解毒,是夏季解暑的佳品,也是去溼氣的好食材。
4、冬瓜
冬瓜是眾所周知的減肥食材,它的熱量非常低,還能飽腹。其實冬瓜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能夠利水消腫,還有解毒的功效,對於溼熱體質的人來說是非常好的減肥去溼氣佳品。
除去飲食的日常調理外,溼氣重的人也要注意心態的調整,因為脾胃與人的情緒關係緊密,而脾胃功能好溼氣就不會在人體過多停留,所以要樂觀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不要思慮過多,還要保持運動的習慣,能減壓,還能加速體內溼氣的排出。
介紹的祛溼16種食物,在這種陰雨不停的季節要時常吃一吃祛溼。
康復匯
說吃什麼能祛溼的,我先介紹一下體內溼氣重有哪些表現吧!
1、大便不成形,便溏或者便秘
2、口乾,口苦,口臭
3、痰多,咳嗽,嗓子不清爽
4、頭髮油膩,脫髮,白髮
5、肥胖,減肥後容易反彈
6、浮腫,眼袋下垂,黑眼圈
7、腰痠關節疼痛,胸口悶
8、睡覺打呼嚕,頭暈沒精神
9、特別疲勞,對房事不感興趣
10、陰部潮溼,陰囊潮溼
11、臉上長斑,起痘,滿臉油光
12、白帶有異味,瘙癢
13皮膚油膩,起溼疹
溼一困脾,體內水液物質運化不暢,就變成沒用的糟粕停留在我們身體裡,形成溼邪,脾,喜乾燥,不喜溼氣,如果體內溼氣過多,脾就需要不停地工作,久了就會累、會傷。脾傷了,就是我們常說的脾虛,脾虛又會導致體內溼氣更重,如此惡性循環。
1、祛溼效果想要更好,要做到以下幾點: 利水滲溼+健脾+補腎+理氣+溫性食材
溼氣重的人,首先要利水滲溼,將多餘的溼氣排出體外。 但是,溼氣重的人普遍脾臟功能不好,紅豆薏米偏於寒涼,吃多會傷脾胃。所以生薏仁不適合長期食用,要炒過的薏仁去寒後就不寒了。
可以嘗試這個食療:茯苓,黑豆,薏苡仁,紅豆,桂圓,綠豆,紅棗。 如果說自己自己煮太麻煩,還要炒薏仁,可以試試上網買磨粉,看清楚配料中薏仁是炒過的才買。
我吃完這個之後排尿次數多了,放屁也多了,應該是腸胃在排毒通氣。晚上睡的香了,一覺睡到天亮。腰痛也有改善了每天沒有痛的起不來床了,人也沒有之前那麼容易疲勞了,看著有些精神了。
2、多去健身運動,排出汗後,還有吃清淡了溼氣慢慢排出來了。堅持每天跑步,跑到感覺到身體在下雨的節奏就對了,有了這個感覺後再堅持跑十分鐘左右。
3、90後開始養生了,每天晚上都會泡腳,大概泡30分鐘左右,泡到身體出汗。泡腳前我會衝好一杯祛溼水,泡腳過程中會適當補充身體水分。泡腳後要穿雙襪子在腳上,待腳的溫度舒適後再脫,這樣是為了避免溫差著涼!
(1)艾葉泡腳
艾葉泡腳可以治虛火、寒火引起的頭面部及咽部不適,散寒、促血液循環還可以祛除體內的寒氣溼氣。
用法:將艾葉或者艾條撕碎之後,再放進桶裡面,然後放開水下去泡。等水溫合適的時候就可以用來泡腳了,泡到身體有虛汗即可。
用艾草泡腳期間,應多喝溫開水,少吃寒涼的食物,注意休息。
(2)生薑泡腳
熱姜水泡腳對於感冒引起的頭痛也非常有效,還可以治療腰間疼痛,使用老薑效果更好,散寒、除溼。怕冷、容易手腳冰涼的人可以用生薑泡腳。
用法:取生薑拍扁,放入鍋中加入小半鍋水,蓋上鍋蓋用熱水煮上10分鐘左右。煮好後,將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適量冷水至不感覺到燙為宜。然後用煮好的水泡腳,泡腳時水要沒過踝部,最好邊泡邊搓雙腳。用生薑水泡腳一段時間後,怕冷的症狀一般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3)紅花泡腳
紅花先燻腳後泡腳。能有活血化瘀,治腰痠痛的作用。紅花是一種婦科常用中藥,它能夠活血通經,祛淤止痛。
用法:取紅花10-15克(大約一小撮)按之前提到的方法煮水泡腳,能夠預防和改善凍瘡。如果用30-50克的幹艾草和10-15克的紅花同時煮水用來泡腳,還可以改善血液循環,預防和減輕靜脈曲張、末梢神經炎。
(4)花椒泡腳
先把花椒微煮或者先泡一下,等到水溫要稍高一點泡腳,水要超過腳踝,泡一會兒兒就會全身冒汗,切忌吹空調風扇,堅持20分鐘。
以上祛溼方法只供大家參考,病情嚴重的還是要找醫生醫治才是。
星座探愛
我這有三個方子,用來祛除溼氣的,分別針對不同的體質,祛溼熱的、祛寒溼的、祛痰溼的! 重要的是這幾個方子可以製作成茶包,隨身攜帶,使用時開水沖泡一下就能飲用,方便至極!
溼熱:金銀花12g、梔子15g、淡竹葉15g、菊花12g、茯苓15g、赤小豆20g、槐花9g、薏苡仁30g、橘皮12g、甘草6g;
寒溼:砂仁10g、大麥9g、紅豆15g、芡實12g、橘皮15g、高良薑15g、山藥20g、薏米30g、茯苓15g、甘草6g;
痰溼:荷葉10g、藿香12g、茯苓12g、橘紅9g、白扁豆30g、薏苡仁25g、桔梗12g、赤小豆15g、橘皮12g、甘草6g;
上述方劑在使用時最好使用開水沖泡,並且加蓋悶泡至少十分鐘才能有效析出藥物精華,藥效才能更顯著!當然,如果您不嫌麻煩的話,煮茶飲用效果或許會更好!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觀點,如有異議,請多指教!
張醫生健康科普
夏天是人體容易積聚溼氣的季節,夏季末接近秋天的那段時間,因為這時期是一年中雨水最多的時候,大熱天再蒸騰雨後的積水,空氣溼度大,容易讓人被溼邪所困。
作為一個在南方工作了8年的北方人,我在夏天的時候很容易拉肚子,而且感覺精神不濟,關節痠疼。這就是身體溼氣過重引發的後果。
我主要採用了三個方法來祛除溼氣:
一是在夏天的時候多給自己煮一些蓮子粥和紅豆薏米粥。
蓮子、紅豆。薏米等食物都具有去除溼氣和驅除體內寒氣的作用,並且能有效減輕關節炎疼痛的症狀和緩解疲勞。
廣東有“回南天”,這段時間溼氣特別重,在廣東工作的朋友要特別注意,可以多吃一點紅豆薏仁粥。
二是用懷山藥來煲湯。
這是廣東朋友教的方法,懷山藥要去藥店買,一兩可以煲三次湯,大約是15塊多。
湯裡可以加一些黨參或者茯苓,可以安神。
三是每晚堅持用熱水泡腳。
我們的腳底板有身體各個器官的反射區,通過熱水的刺激能促進身體血液循環,增加臟器的機能,還能起到調節人體內分泌的作用,這也是一種去溼氣的簡單方法。
有人建議說用艾灸或者拔罐的方式來祛溼,但這種操作方法不適合在家操作,而且在夏天拔完罐之後身體會留下痕跡,不太好出門。
人體溼氣過重不僅影響工作和學習,而且長期不祛除溼氣還會得關節炎等疾病,因此大意不得。
拿保溫杯的中年人
溼氣重吃什麼好,這要根據溼犯何髒何腑,首先舌胎厚膩是溼困脾胃中焦的表現,致脾運不暢,溼困中焦造成,消化道功能紊亂,以致清陽不升,濁陰不降,便溏是脾溼內阻,脾喜燥,胃喜潤降,形成四肢睏倦,腹脹不思食,腹瀉,腹痛,頭重,嗜睡等症狀。
要解決此問題:用排溼健胃,解表和胃利溼,
方法1如:羌活勝溼湯,藿香正氣散,意以仁湯,獨活寄生湯,八正散,二陳湯,平胃散,大建中湯等。
方法2撥鑲法,刮痧法,針灸法。
方法3發汗法,蒸汽法,水蒸,幹蒸,泡腳法,
方法4自身鍛鍊法,喝熱開水跑步出汗法。
平時生活飲食法如經煮出溼的豆類煮飯吃,如以仁,綠豆,紅豆,扁豆。泡水喝除溼法如金錢草,薄荷,蒲公英,荷葉,厚朴,陳皮等。
梓州杏林
“溼邪入體,則生百病”。溼邪如今我們叫它溼氣,溼氣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溼氣雖然盯上陰氣旺盛的物體,一但入侵成功,它就會在裡面大放招術,讓你頑疾纏身,以後就別想舒服的過日子了!
中醫有六邪:“風、寒、暑、溼、燥、熱”,溼氣就是其一。我們去看中醫的時候,往往醫生都會看我們是否有溼氣,中醫認為生病離不開六邪。《黃帝內內經》講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僅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解釋:所謂“溼氣”並非我們見到的被水打溼。有句古話叫“千寒易除,溼氣難祛”。說的就是溼氣,一般溼氣都帶有陰、寒、毒之氣,如果不及時排出體外,難免會產生疾病。
祛溼就得下足功夫,不可急功求近,去做什麼傳統的拔火罐去溼氣。火罐雖然剛開始的時候覺得會很有效果,但是這是治標不治本的作用。雖然拔火罐也是出之中醫,但是不常用於去溼。
中醫祛溼講究的是從內而化,什麼意思呢?就是從根本上解決源頭,脾是身體化溼氣的重要器官,所以想要根除溼氣,就必須要養脾。脾主運化,喜燥惡溼,若為溼所困,則運化失常,表現為大便稀溏,腹滿腹漲,不思飲食,噯腐吞酸等,其病機為溼邪困脾,故要健脾祛溼。
中醫祛溼使用食療是效果最好的,故有《本草綱目》記載有一個叫馬齒莧薏仁茶祛溼方子,讓世人免離溼氣的困擾。
【食材】薏仁、赤小豆、芡實各1把,馬齒莧、淡竹葉和槐米各適量。
【製法】①生薏仁要先炒一炒,去除寒性
②芡實和赤小豆難煮,提前用水泡一泡
③全部食材一起入鍋中加水熬煮,待赤小豆爆裂爛熟,去渣代茶飲用
【功效】薏仁和赤小豆是祛溼黃金組合,利水滲溼;芡實和槐米健脾祛溼,脾主運水,脾虛則溼氣重。馬齒莧可去溼疹皮膚瘙癢、清熱解毒消腫等作用,對於女性一些痘痘有很好的消腫作用。其餘的都是清熱解毒的材料,搭配使用祛溼效果好。
注意:食療要每天食用3劑,效果方能好,日常注意不要吃油脂多的食物,方能更好的祛溼氣,最後告訴大家如果熬煮比較麻煩,可衝袋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