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為什麼別人做的滷肉色澤鮮亮,你做的就不行

我們去購買滷肉的時候,首先看到的是滷肉外表顏色,滷肉的顏色決定了我們購買的慾望,也成了判斷滷肉質量好壞的第一標準,從這一點來看,滷肉顏色要比口味重要。

想要滷肉色澤金紅、油光發亮,其實沒有什麼秘方,有的只是技巧。從食材的選擇→預處理→滷製→售賣呈現在顧客面前,每一個環節的製作都對滷肉顏色起到影響作用,這裡不乏很多技巧,想要製作出滷肉最理想的效果,這些技巧缺一不可。

為什麼別人做的滷肉色澤鮮亮,你做的就不行

以滷豬頭肉為例,總結一些製作中的技巧

一、選擇好的食材:這裡我建議使用新鮮豬頭。鮮貨不僅鮮香味足,並且表面乾淨,好調顏色。不會出現顏色不統一的情況。選擇大品牌的貨源,毛茬處理也乾淨,後期製作時就不會出現特別多的麻煩。

有些進口貨凍貨也可以用,但是上色時沒有新貨好調(冷凍時間長等原因)。建議新手用鮮貨。

為什麼別人做的滷肉色澤鮮亮,你做的就不行

二、選擇適合的上色材料:給豬頭調出誘人的金紅色上色材料有很多,比如:我們常見的醬油、老抽類、色素添加類都是可以的。但是想要保持滷肉出鍋後不易發黑,建議不要使用醬油類。色素添加類因為上色比較鮮豔,並且對人體有害,也不建議使用。

我推薦使用糖色、黃梔子以及上面預處理提到的紅曲米組合的方式來上色,因為這些都是天然的上色材料。

為什麼別人做的滷肉色澤鮮亮,你做的就不行

糖色:炒糖色是糖在加熱遇高溫至焦化狀態後,發生縮合,產生的焦糖色素。糖色應該大家都不陌生,好吃的紅燒肉也是它製作出來的,所以也是最原始、天然的著色材料。糖在產生焦糖色素的同時還會出現焦糖香味,焦糖香味有壓制豬頭肉腥臭異味的作用。使用糖色上色僅僅是因為它是純天然上色材料,還因為糖色的顏色可調可控,成品非常自然。

黃梔子:滷肉中的金紅色有一部分它的功勞,但是黃梔子最好也不要直接加入到滷水中(長期間滷煮也會引起滷水酸敗),我一般用糖色和黃梔子混合做成梔子糖色,再用其上色。

梔子糖色的具體做法如下:

1、黃梔子100克,用清水沖洗乾淨。

2、炒鍋刷洗乾淨,加入1000克清水,然後把黃梔子放入,開大火燒開,轉成小火煮10分鐘左右,湯呈色金黃時,撈出黃梔子(黃梔子可二次利用),水留用。

3、另起鍋,加入少許色拉油潤鍋(採用油炒法炒糖色)。放入冰糖800克慢慢炒,等冰糖融化,保持火候繼續攪動,這時糖汁由稀變稠,顏色由白變黃,當鍋底起黃沫時,改小火繼續攪動,等黃沫全部湧起並開始回落時,迅速倒入熬好的梔子水攪勻,再用小火開鍋熬製3分鐘左右關火即成。

三、合理的運用糖色上色:新起滷水時,可以提前加入糖色,等加入豬頭後,開大火至開鍋,先觀察十分鐘左右上色情況後,再開始調色,要少量多次的下入梔子糖色,下入糖色後,保持中大火十分鐘左右使其顏色穩定後,再改小火滷。

為什麼別人做的滷肉色澤鮮亮,你做的就不行

注意:1、糖色並不是每鍋都需要加,很多時候老滷水顏色穩定了,兩三鍋才加一次糖色。滷水中也可以加入適量麥芽糖代替糖色,麥芽糖不僅有上色、固色作用,還有為滷水增稠作用。

2、如果是老滷水要先下入豬頭等煮十幾分鍾,上點顏色後再調色,如果不觀察,直接下糖色,容易使顏色太深。

3、梔子糖色的加入量沒有特別準確的比例,具體的成品顏色還要根據自己售賣情況(賣的少,就要少加)以及當地接受的顏色酌情添加。

4、除了糖色,滷水中還應該加入一些冰糖,不僅起到去腥解膩作用,在長期的滷煮中也有上色作用。

5、使用梔子糖色上色時,火候一定要開大,等顏色穩定了再調小火。

6、一開始不要一次性將豬頭顏色調正好,因為在後期一個多小時的滷製中,豬頭還會不斷上色,並且也要為出鍋後的氧化預留出足夠的空間。

四、滷水中要有一定量的滷油:滷油在滷肉中的作用很大,不僅可以增香、隔絕空氣,避免空氣中的細菌進入滷水內,還有增亮作用。就像我們炒菜最後出鍋時要勾芡亮明油一樣,滷水有了稠度並在滷油的作用下,才有了油包芡的效果,使成品看起來更加油光發亮。

為什麼別人做的滷肉色澤鮮亮,你做的就不行

注意:1、滷油也並不是越多越好,特別是夏天,滷油多了,可使滷水熱氣散發不出來,而導致滷水燜壞。一般滷油保持在滷水上方三公分左右即可。

2、如果每天滷煮大量肥膩食材的話,滷油一般不會太少。如果新起滷水時,在熬高湯階段可以多放一些豬五花肉和雞油,或者在調製滷水階段,加入適量的炸封油來為滷水增加滷油。

五、掌握好三分滷七分泡的精髓,食材滷好後必須要泡半個小時以上才能更好的入味和上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