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美陸軍高超音速導彈模型,號稱幾分鐘就能打遍全球,你怎看?

森林狼6


3月1日美國“防務博客”網站報道:美國最大的軍火商之一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公開展示了為美國陸軍研發的“高超音速武器系統”模型。



“洛克希德·馬丁

”公司於2018年8月還和美國空軍也簽訂4·6億美元的“高超聲速武器系統”研發合同。

“馬丁”公司研發並且成功測試AGM-183A“高超聲速武器系統”、使用B52H轟炸機進行了飛行測試……

這些都是美國“AcIⅴanced.Hypevsonⅰc·Weapon-AHW/先進高超聲速武器系統、是美國正在研發的全球既時打擊計劃的一部分。

AGM-183A“高超聲速武器系統”採用“助推+滑翔”模式、由火箭🚀助推滑翔彈頭、實現高超聲速飛向目標……



美國正在研發的還有HTV-1/2“高超聲速武器系統”多個項目。

新一輪軍備競賽已經從地下轉移到公開競爭。


(俄羅斯的“


匕首”高超聲速武器系統、飛行速度已經突破20馬赫數)
(俄羅斯的“先鋒”高超聲速武器系統)
(俄羅斯“米格-31/捕孤犬”高速截擊機攜帶“匕首

”高超聲速武器)

俄羅斯在高超聲速武器系統研發上和已經成功裝備目前是遙遙領先世界各國。

俄總統普京曾經說過:“我們在近代歷史中處於一種獨特境況、其他國家正在追趕我們、因為,目前為止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正在擁有實用性“高超聲速武器系統”……、我們的“高超聲速武器系統”不但可以打擊目標、更能夠攔截高速目標……”

對“高超聲速武器系統”的研發誰都沒有閒著……


孔乙己亂彈


日子不遠,就在2019年底,海軍的代理部長,剛說俄羅斯高超音速導彈的成功,使美國在技術上陷入絕望的尷尬境地,2020年剛開篇,又說幾分鐘就可實現打遍全球了,這樣的話,無論如何使人難以置信。對於不自信之人,恐怕又要重複美國科技最強大的話了吧?

美國陸軍的話,不禁使我想起去年4月16日,國務卿蓬佩奧的一番話,拿撒謊和欺騙當飯吃的美國,使世人信他哪一句,都是假的。

為了所謂美國第一,造成了空前信任危機,對此國內的人民並不滿意,直說他是一個瘋子,爛人一個。對待爛人的說辭要小心,不然真給弄得能留下殘疾。對此,也許普京的話,可足夠人留下想像空間。

2019年俄羅斯幾款高超音速導彈裝備入役,感概隔熱非容易,彈頭由於高速飛行帶來的熱量,高達1800多攝氏度,對內部精密的元器件防熱材料構成極大挑戰。高超音速武器是大國極力發展的項目,使用多少先進技術當然是絕密問題,作為大國的俄羅斯自然明白,只是提點一句,使人有一個基本分辨能力,比如隔熱。

這麼高的溫度,再堅實的材料不得到了融點嗎?俄羅斯沒事,完成了突破,話說那一個早就開始發展者,鬧嚷嚷要一小時打遍全球者,如今隔熱解決了沒有?沒有三年五載之功,僅是隔熱材料,也是很難突破的吧?聽仔細了,意思至明,僅此一項,就得三年五載。沒有幾天,就要幾分鐘實現打遍全球了,沒人會信。


魂舞大漠


2月27日在華盛頓特區舉辦的內務軍團核心早餐會上,美國陸軍展示了其最新研發的“遠程高超音速武器”整車模型和其搭載的高超音速彈頭模型,這也是時隔多年關於美國陸軍高超音速武器真實面貌首次出現,揭開了美國新型高超音速武器系統的神秘面紗。作為美國陸軍最新研製的新型遠程地對地導彈系統,“遠程高超音速武器”不光是美軍未來中遠程打擊、快速打擊核心,也是美軍追趕潛在對手在高超音速武器競賽優勢的主力之一。

首先從公開的高超音速彈頭模型來看,這種圓錐形的彈頭非常類似之前美軍測試的”先進高超音速武器“,兩款高超音速導彈都是固體火箭助推的三級結構設計,第三級也都是可以實現高超音速飛行的高超音速滑翔體設計,而且美軍先前測試的“先進高超音速武器早在2011年和2014年就已經進行過兩次實彈發射測試。當然這種氣動外形的滑翔體彈頭設計並不陌生,因為其設計思路就是來自美國著名的桑迪亞國家實驗室在上世紀80年代進行的“桑迪亞翼式高能再入飛行器”實驗。

去年2019年8月份,美國陸軍就已經與洛馬公司簽署了一份最早在2021年具備飛行測試的研發訂單合同,用於生產首個高超音速彈頭。並且計劃最早在2023財年部署首套作戰系統,並列入戰備值班。但是從這個已經公開亮相的高超音速彈頭設計來說,這也代表了洛馬已經放棄了此前基於HTV-2滑翔式高超音速彈頭設計,改為了類似俄羅斯已經開始批量掛載在米格31上的”匕首“高超音速導彈那種圓錐形氣動設計,這表明了各國對於高超音速武器研發已經從早前暗地裡研發全面轉為公開性質的軍備競賽。
不過這種圓錐形高超音速彈頭有一個不好的缺點,就是其雖然技術難度更低,但是相比我國東風17那種更為扁平的滑翔體高超音速彈頭而言,除了飛行阻力更大帶來最大飛行速度不高外,就是其無法採用可以大幅增加末端機動飛行能力的”打水漂“彈道飛行能力,那麼對於美國來說,其雖然技術難度降低了,但是對於對手來說攔截難度卻沒有增加多少,畢竟這種氣動外形的導彈機動能力有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