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前線動態」皮膚病醫院流調隊抵達武漢後的36小時

「前線動態」皮膚病醫院流調隊抵達武漢後的36小時

慷慨南粵,勇士出征。2月23日下午,南方醫科大學皮膚病醫院援鄂公衛醫師陳磊、熊明洲同志抵達抗擊疫情最前線——武漢。他們負責援助的是武漢市蔡甸區疾控中心,36小時過去了,流調隊員們到達武漢後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他們在做什麼?


「前線動態」皮膚病醫院流調隊抵達武漢後的36小時

流調員對某工地聚集疫情現場流調後報告討論與撰寫


“您在哪裡?和誰在一起?去過哪些地方?”向新冠肺炎患者提出這種問題的,不是警察,而是我院流行病學調查員。2月23日下午五點,到達武漢後,陳磊一行人馬不停蹄地趕往武漢市蔡甸區疾控中心,參與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觸者的現場和電話流調、數據整理、數據彙總等工作。


第二天一早,已然忘掉了昨日的疲憊,陳磊等人便前往某老人村疫情點,近距離與患者溝通,同時還要安撫患者不安的情緒,引導他們準確回憶密切接觸人員,之後再逐一排查其家人,與其接觸的醫務人員,反覆核實情況。“通過流行病學調查把病例的信息儘可能挖掘到最仔細的程度,最短時間內確認密切接觸者和疫點是我們最核心的任務。”


「前線動態」皮膚病醫院流調隊抵達武漢後的36小時


“疫情就是命令,接報立即出動!”時間已經到了傍晚,剛剛從隔離區忙完,陳磊和熊明洲接到電話,他們需要趕往疫情場所,進行現場的流調及暴露環境的消毒工作。2月25日凌晨1點,他們才剛完成現場的流調及暴露環境的消毒工作,脫下穿了4個小時的防護服,裡邊的衣服溼透了。“顧不上那麼多了,今天先休息,早上還要繼續。”熊明洲說道。


「前線動態」皮膚病醫院流調隊抵達武漢後的36小時

流調員對某養老院疫情發生後進行環境消殺


一個人被確診新冠肺炎,大家看到的只是一個病例,可是背後要付出無數勞動。誰來調查他的密切接觸者?誰又能防控病毒的傳播?這就需要公衛醫師進行流行病學調查。“醫療救治是減少存量,但疾病預防控制是為了防止有增量。只有防控做好了,才能減輕醫院救治的壓力,怎樣去發現增量就是我們流調人的工作。”陳磊說。


接下來的日子,他們將抱著“不退不避,不勝不歸”的毅力和決心,攜手戰“疫”,共克難關。


「前線動態」皮膚病醫院流調隊抵達武漢後的36小時

武漢市蔡甸區疾控中心現場流調和消殺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