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 看起來嚇人的雲南菜,卻是彌渡人的最愛,據說五百年一種吃法

雲南少數民族多,自然獨特的少數民族風味美食也多,卷蹄就是其中一種。在雲南大理彌渡一帶,卷蹄非常盛行,並且那裡的卷蹄製作也是最出色的,所以卷蹄也被稱為“彌渡卷蹄”。

看起來嚇人的雲南菜,卻是彌渡人的最愛,據說五百年一種吃法

卷蹄並不是豬蹄,而是一種形狀像豬蹄的醃製肉食品,彌渡卷蹄已經有500多年的歷史了,據說在明朝的時候,彌渡卷蹄還是一道宮廷名菜。在五百多年來,彌渡卷蹄都只有一種吃法,就是當做涼品來吃,這也是彌渡卷蹄出名的一個原因。但現在也會有人把彌渡卷蹄拿來加以其它烹飪方式食用,也非常好吃。

看起來嚇人的雲南菜,卻是彌渡人的最愛,據說五百年一種吃法

製作彌渡卷蹄的原材料都比較簡單,但有個原材料比較特別——彌渡粬米(“粬”同“曲”)。彌渡紅粬米是純天然的綠色無公害食品防腐保鮮劑、染色劑、調味佳品。在彌渡,紅粬米的製作是一門口耳相授的祖傳工藝,其工藝配方極其神秘,有著“傳子不傳婿,傳媳不傳女”之規。在彌渡,每到冬季,家家戶戶都喜歡醃製肉製品。添加過紅粬米的肉製品不僅顏色鮮豔,味道別具一格,而且能防腐。

看起來嚇人的雲南菜,卻是彌渡人的最愛,據說五百年一種吃法

所以,也有人說是彌渡粬米成就了彌渡卷蹄。雖說原材料都比較常見,但彌渡卷蹄的製作卻是十分的費時費力。先得把豬腿皮完整取下,洗淨,去毛,將肉裡的骨頭剔出,然後將切好的精瘦肉條與調配好的草果粉、胡椒粉、茴香粉、八角粉、肉桂粉、食鹽等佐料,以及用酒燒熟的紅粬米混合搓揉均勻。再將肉條緊緊地填充到豬腳內,用清洗乾淨的糯谷稻草裹緊,放入容器內醃漬3~4天后,再放進鍋裡蒸熟,取出並冷卻後,去掉糯穀草裝入土陶罐。中間的空隙用炒大米麵和蘿蔔絲填充。然後密封罐口,使其深度發酵,經過一個多月即可取出直接食用。

看起來嚇人的雲南菜,卻是彌渡人的最愛,據說五百年一種吃法

彌渡卷蹄色澤紅白透明,既有火腿、香腸的特點,又有它獨特的味道,是最好的下酒菜。而且貯存時間越長,味道越美。傳統的彌渡卷蹄色香味俱佳,略帶酸味,鮮嫩酸香可口。食用方法也非常方便,直接從罐子裡取出切開即可食用,冷熱皆可,冷食最佳。現在因為科技的發展,有了直接的密封包裝,撕開即食,省去了從罐子中取出這一步。

看起來嚇人的雲南菜,卻是彌渡人的最愛,據說五百年一種吃法

彌渡卷蹄的完整形態真的如豬蹄一般,沒有切過的卷蹄在小編看起來還是有點嚇人,但卻是彌渡人的心頭愛。彌渡卷蹄到底有多好吃呢?俗話說得好,來到彌渡不想媳婦,到了彌渡不品嚐彌渡卷蹄你就沒有真正到過彌渡!這下知道彌渡卷蹄有多好吃了吧。所以到了彌渡一定要去嘗一嘗,不然就真的白去彌渡了。就算去不了彌渡也可以買上些真空包裝的嘗一嘗,看看這特別的雲南特產怎麼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