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7 在哈爾濱老道外這家“火熱”的小酒館,吃了頓“寡淡”的午飯

接上文,我們幾位同學相約週末徒步,在冰城哈爾濱難得的好天氣裡,沿著美麗的松花江畔一路走向老道外。

在哈爾濱老道外這家“火熱”的小酒館,吃了頓“寡淡”的午飯

同學相約的徒步,幾乎每次都是“虎頭蛇尾”,我們最喜歡去的是老道外,老道外有哈爾濱最地道的美食小吃,那才是正吸引我們的,我總在想,徒步好像就是我們的“幌子”。

在哈爾濱老道外這家“火熱”的小酒館,吃了頓“寡淡”的午飯

不知不覺走到了老道外南二十道街,有人建議去這家小酒館。

在哈爾濱老道外這家“火熱”的小酒館,吃了頓“寡淡”的午飯

話說,我們在老道外嘗試過多次小店小吃。說真的,在老道外吃飯“踩雷”的幾率不高。在老道外的大街小巷裡,總會有很多的驚喜。很多的老店,就是常說的“蒼蠅館子”,不太注重環境。

在哈爾濱老道外這家“火熱”的小酒館,吃了頓“寡淡”的午飯

走進小酒館,時間尚早吧,客人不多,細長的店面的左側還有個小套間,小店不大,幾位大媽作風乾練,有著東北人特有的爽快。

在哈爾濱老道外這家“火熱”的小酒館,吃了頓“寡淡”的午飯

名曰“酒館”,當然都是下酒菜少不了,看看這些燻醬的誘人色澤,誰能抵抗得了!在哈爾濱,各個菜系想要立足,要主打肉食,可能是因為北方高寒,人需要多補充能量,因此像涮羊肉、烤肉、餃子等等才合我們的胃口。

在哈爾濱老道外這家“火熱”的小酒館,吃了頓“寡淡”的午飯

菜品分兩部分,一部分是櫃檯裡的各色燻醬,一個就是這裡的小炒。看來,這裡的菜品是為“酒客”預備的,個個都是“酒餚”。

在哈爾濱老道外這家“火熱”的小酒館,吃了頓“寡淡”的午飯

看看這菜單上的價格,絕對的良心價。看這菜品,純純的東北菜。

在哈爾濱老道外這家“火熱”的小酒館,吃了頓“寡淡”的午飯

在櫃檯的右側,還有著一張哈爾濱美食地圖,小酒館也把自己的店名放在了顯著位置。

在哈爾濱老道外這家“火熱”的小酒館,吃了頓“寡淡”的午飯

我們只有三個人,還不喝酒,只點了兩菜一湯。一個獅子頭燉豆腐、一個鍋包肉、一個炒豆芽。這個獅子頭燉豆腐,是曾經老道外北六道街的絕活兒,那一片兒被拆的七零八落的,也不知道那幾家正宗的小店搬到哪裡去了?這家的獅子頭燉豆腐,中規中矩吧,似乎燉豆腐的火候稍短,飯店嘛,不可能像家裡那樣把湯都燉出奶白色,可以理解。

在哈爾濱老道外這家“火熱”的小酒館,吃了頓“寡淡”的午飯

鍋包肉可是哈爾濱的名菜,原名鍋爆肉,據說是光緒年間始創自哈爾濱道臺府府尹杜學贏廚師鄭興文之手。色澤金黃,口味酸甜。外地遊客來冰城,必要品嚐這道菜。

在哈爾濱老道外這家“火熱”的小酒館,吃了頓“寡淡”的午飯

炒豆芽,加入了瘦肉絲、幹豆腐絲和蒜苗。同學評價,我們的兩菜一湯都很清淡,沒用過多的油,吃起來很舒服。每人一小碗米飯,匆匆吃完,一結賬,只有46元,夠實惠的吧。說實話,沒吃過癮,小酒館似乎沒什麼亮點,有點“寡淡”。

在哈爾濱老道外這家“火熱”的小酒館,吃了頓“寡淡”的午飯

我們就餐的時候,小酒館裡的客人多了起來,氣氛變得濃烈嘈雜起來。環顧四周,原來我們這桌是絕無僅有的“另類”。上圖這一桌,幾個人進得屋來,情緒亢奮地開始點菜,讓老闆娘把整箱的啤酒抬過來。大冷的天,大哥脫下外套,只穿了一件短袖。這場景,我太熟悉了,這明顯是要“大喝”啊!

在哈爾濱老道外這家“火熱”的小酒館,吃了頓“寡淡”的午飯

也有這樣“哥倆好”的,哈爾濱把這樣上啤酒叫做“一提”,六瓶是“一提”,當然,喝起來,就是“一提”、“一提”又“一提”。在小酒館裡,吃好,不是目的。觥籌交錯、以誠相待,挾著“捨我其誰”的氣勢,嘮著“掏心窩子”的酒嗑,大口喝酒,大塊吃肉,這才是小酒館該有的模樣。

在小酒館火熱的氣氛中,我們灰溜溜地出門了。改天,我們也要豪飲一番,先回家練練酒量再說。

下週徒步,去哪裡吃呢?這是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