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樣都是紹興人記憶深處的味道

《中庸》有言在先“人莫不能飲食也,鮮能知味也。”能吃不代表喜歡吃,喜歡吃不等於會吃。喜歡吃的人,津津樂道於某些口齒的豔遇;會吃的人,於尋常瓜菜中也能發掘旖旎風情,故才能享無邊風月。

而提到紹興,不少人會留戀魯迅說的咸亨酒店,學著孔乙己買一碗紹興黃酒、一碟茴香豆,慢慢體會“多乎哉,不多也”的意境。不過,老紹興人的飯桌上可不止這兩樣,到底還有哪些美食?

你知道嗎?這些個特色的浙江紹興美食小吃,樣樣都是紹興人記憶深處的味道!而且現在正值春節的到來,也是一個不錯的新春宴客菜!

紹三鮮

這道菜即“紹式三鮮”。紹三鮮有著自己的特色。它用材很豐富,多則十來種,少則也有五六種,是紹興菜中不多的雜燴型菜。

有的用到雞肉,有的添加河蝦,還有的添加豬肝或肚片,有的用白菜。由於配料多,因此,一道菜可以嚐到多種不同的風味。

但是,無論怎麼變化,一般都會用到“三鮮”:肉皮、魚丸和肉圓。在烹製方法上,紹三鮮也有湯三鮮和炒三鮮兩種。

奶油小攀

說起我們紹興鼎鼎大名的美食——奶油小攀,想必很多紹興人都知道。相傳在光緒年間,奶油小攀就來到紹興。這是中國式的蛋撻,也是當時紹興最奢侈的甜品之一!

輕輕地咬上一口,最上面那層白嫩嫩的,甜而不膩,入口即化,味道恰到好處,外面已經烤得金黃的小“碗”鬆脆香甜,溫溫的、甜甜的味道瀰漫在舌尖。

醬炒螺絲

這個海螺絲需要洗淨放淡鹽水中浸泡三十分鐘,撈出放進沸水鍋中汆水後撈出;鍋燒熱放油,加入兩種醬小火炒香。

然後放蔥姜改大火,放入海螺絲,灑些黃酒;炒至醬汁裹勻,放香菜,炒勻,關火。看到紹興人對黃酒的鐘愛的了吧?幾乎所有菜都會放入不同量度的黃酒來調味。

清湯越雞

這道紹興菜很有歷史淵源,清朝乾隆皇帝遊江南時,巡至紹興,感受飢腸轆轆進一農家,求頓飽飯。鄉人殺雞裝入大碗,放飯鍋內同蒸,等飯熟雞也蒸透。

雞肉嫩皮薄,湯鮮骨松,配上醬油,吃得乾隆爺津津有味,讚不絕口。這道臨時的快手菜便成了佳話,流傳至今。

黴莧菜梗

這是紹興人愛吃的家常菜,相傳早在春秋戰國時便上飯桌。成熟莧菜梗浸入水中,泡一晝夜後瀝乾水分,入壇發酵。撈一碗放少許油放鍋一蒸,就可上桌。色澤翡翠碧綠,口感臭中含香,美味至極。

茴香豆

這個是紹興民間比較普遍的“閒食”,由於價廉物美,經濟實惠,逐步被城鄉酒店作為四季常備的下酒菜。

魯迅筆下的孔乙己讓茴香豆這一不起眼的小吃赫赫有名。在咸亨酒店等老字號酒家裡都能嚐到茴香豆。

糟雞

酒糟,是紹興黃酒釀造後的副產品,因香氣醇和、味厚,成為紹興極具特色的調味品。而這個“糟雞”,就是以紹興本地放養之“越雞”和酒糟等精製,其味甘美,別具風味。

在物質貧乏的年代,雞在逢年過節時才能享用到,但不能隨心食用,民間往往會把餘下的白斬雞用酒糟醃製,既成風味又可保存,糟雞是節儉的產物,相傳成俗。

扎肉

這個為紹興傳統風味菜餚。在民間還流傳著這樣的故事:相傳明嘉靖時,奸黨弄權,民不聊生。山陰(紹興舊時為山陰、會稽兩縣)有田氏家祠,在每年冬至祭祖時,有向各族丁分肉一斤的族規。

這年時值大旱,田產收益大減,值年者無力按族規辦事,便購來少量的豬肉,切成小塊,連皮帶骨,以竹箬殼緊扎,燒煮後分給族人,族人見值年者以塊代斤,雖甚感不滿,但一嘗味極佳,加之年成如此,也就默認了。

以後值年者競相仿效,因肉扎有箬殼,稱為“扎肉”。1956年3月在浙江省飲食品展覽會上評定為紹興名菜。

油炸臭豆腐

同為臭豆腐,紹興臭豆腐有著與長沙臭豆腐截然不同的外表,紹興的臭豆腐保留了金黃的外表,外表酥脆,裡面確是軟軟的,聞起來特別臭,但吃起來又特別香,臨吃前在外面塗上一些醬料,或甜醬或辣醬可任君選擇。

樣樣都是紹興人記憶深處的味道

蝦油雞

蝦油也叫魚露。買來的蝦油濃度太高,味道偏鹹,一般不直接用來浸肉食。

要把蝦油和清水一起煮開,再等它自然冷卻後放入煮熟的白煮雞肉。雞肉在蝦油中浸兩三天後再撈出來,蝦油的鹹香味就滲透到了肉裡,讓人胃口大開。

無論是除夕年夜飯,還是春節招待客人,蝦油雞都是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菜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