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逸楓: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釋放房地產哪些重要走勢信號?

14億國人期待的“兩會報告”終於彙報完畢!一年一度的“兩會報告”都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不僅房企關心,購房者也是非常關注的,主要是對於未來一年的房地產市場與政策走勢會產生重要影響,關係到經濟、政策、房地產市場、調控、稅費、金融、貨幣的定調。毫無疑問,今年“兩會報告”對於房地產是重大紅利,釋放出利好又積極的十大房地產市場信號。

謝逸楓: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釋放房地產哪些重要走勢信號?


2018年,“兩會“報告上,提出繼續堅持 “長效機制、房住不炒”,啟動新的三年棚改攻堅計劃,推進房地產稅立法,並強調培育租賃住房市場。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兩會”的報告,刪去了2017年“因城施策去庫存“的表述,年內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也由此大幅回落,2018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僅為1.3%,大幅回落了6.4個百分點。而2019年“兩會”報告也未提到“因城施策去庫存“。

謝逸楓: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釋放房地產哪些重要走勢信號?

歷年兩會房地產相關表述及市場表現

促進房地產平穩,完善住房制度。2019年“兩會報告”的房地產提法,總體延續了去年底經濟工作會議與住建部會議的主題,即住房問題,但是更多的是強調地方調控責任與完善住房制度,穩定房地產市場。報告說:“更好解決群眾住房問題,落實城市主體責任,改革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保障體系,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繼續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和城鎮棚戶區改造,保障困難群體基本居住需求。”

謝逸楓: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釋放房地產哪些重要走勢信號?


完善房地產調控機制,城市分類調控。對2018年的房地產市場總結,總體體現了市場化的改革方向與住房制度完善及因城施策的方針。報告說:“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在區間調控基礎上加強定向、相機調控,主動預調、微調。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著力減稅降費,改革完善房地產市場調控機制。棚戶區住房改造620多萬套,農村危房改造190萬戶。”

謝逸楓: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釋放房地產哪些重要走勢信號?


房價控制目標完成,調控效果明顯。2019年的報告看,近幾年,政府大力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其中50%是棚戶區改造,並採取措施抑制房價過快上漲,這既可惠民生、促發展,也是為了防止抬高城鎮化門檻,還有利於調節收入分配,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而2018年報告對2017年的房地產總結看,因城施策分類指導,三四線城市商品住宅去庫存取得明顯成效,熱點城市房價漲勢得到控制。

兩會報告:內容亮點

今年“兩會報告”的房地產闡述意義上看,總體是保護房地產,扶持房地產多些,措詞與語氣比較的溫和,特別是“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提法,與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5年、2017年、2018年是一樣的,說明當前房價調控不是主要任務,今年的目標是防止房地產市場大起大落,穩定房價、地價、預期。

1.新型城鎮化。新型城鎮化是以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業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基本特徵的城鎮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鎮、新型農村社區協調發展、互促共進的城鎮化。2014年12月29日,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名單正式公佈,到2018年已經有3批新型城鎮化試點名單。因此,2019年,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會繼續擴容。

謝逸楓: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釋放房地產哪些重要走勢信號?


戶籍放寬與人才爭奪戰更加明顯。目前中國城鎮化率剛超過50%,按戶籍人口算僅為35%左右,明顯低於發達國家和許多同等發展階段國家的水平。差距也是潛力,未來二、三十年,每年將有1000多萬人口轉移到城市,必將持續釋放巨大內需,這正是中國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的動力源泉。

城鎮化是長期歷史任務,也是複雜的系統工程。當前,中國發展不平衡的最大表現在城鄉差距,城市也存在著棚戶區和困難戶、農民工融入城市難等二元結構問題,甚至表現為城市最突出的差距。處理不好,就會阻滯工業化、城鎮化進程。

2018年末全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9.58%,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3.37%,分別比上一年提升了1.06、1.02個百分點。已經非常接近《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中提出的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左右的目標。未來2年,中國城鎮化速度依然會加快。

2.首次提出“中心城市引領城市群”。國家中心城市是我國城鎮體系規劃設置的最高層級, 2010年,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成為首批國家中心城市,幾年後,成都、武漢、鄭州、西安也相繼入選,足可見國家中心城市的定位之高。毫無疑問,未來廈門、濟南、青島、長沙等城市都可能成為國家中心城市,中小城市迎來發展機會。

謝逸楓: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釋放房地產哪些重要走勢信號?


北京、上海、天津、重慶都是直轄市;廣州是計劃單列市,也是國家歷來的南大門;而成都、西安在西部都具有核心地位,需要靠它們帶動大西部;鄭州雄踞中原地區,交通四通八達,一帶一路下作用凸顯;而武漢是華中重鎮,也是長江經濟帶的樞紐。根據現有的9個國家中心城市來看,它們要麼是直轄市,要麼是省會,都是絕對的政治中心,甚至是集經濟中心和文化中心於一體。

經濟發展與城市發展的趨勢都必然是大城市圈發展,從中國看,幾大城市圈已經基本形成,特別是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這些城市都非常有活力。從房地產角度看,過去的三年,這些區域都已經建立了初步的房地產調控協同機制,最典型的比如北京與周圍的環京。基本實現了房地產調控的協同。

2010年2月,住建部發布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10—2020年)》明確提出五大國家中心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的規劃和定位。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發改委及住建部先後發函支持成都、武漢、鄭州、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未來房地產市場發展的核心區域也必然是這些熱點城市。另外圍繞這些城市的核心城市圈、城市群也是經濟發展、人口流入的核心區域。

兩會報告:提法異同

今年“兩會報告”的房地產闡述與2018年的提法上,總體思路是一樣的,即“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毫無疑問,今年兩會關於房地產的總基調應當還是會延續去年,即因城施策,分類指導,穩定房地產市場。而“構建長效機制、堅持房住不炒”的核心內容不會改變。

謝逸楓: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釋放房地產哪些重要走勢信號?


不過,今年報告涉及房地產內容的最大差別最大地方在於一字未提“房住不炒”,“長效機制”、“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住房”、“購租並舉“、“差別化調控”、“棚改開工套數”、“貨幣化安置比例”,這是非常罕見的。

因為是去年的兩會報告都提到過。而“因城施策去庫存“的說法連續第二年未提到,基本宣佈去庫存任務完成。因此,“完善房地產調控機制”、“房地產稅”提法,一定程度上是概括性的,需要具體的政策與配套制度才能夠落實,短期之內是無法實現的。

謝逸楓: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釋放房地產哪些重要走勢信號?


1.“房住不炒”。去年報告提到“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而今年一字未提,給大家的現象空間是調控是不是要退出,限制政策是不是要取消。事實上,房住不炒的思想一直存在的,只是因實體經濟有變與房地產調控的轉變,預計這限制性政策要調整了,樓市調控鬆綁不可避免。

2.“長效機制”。去年“兩會”報告提到“建立健全長效機制”,還有2017年“兩會”報告提到“加快建立和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今年不提,是不是長效機制的建設要放緩,從過去十年看,長效機制一直停留在理論上,沒有實質性的進展。

謝逸楓: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釋放房地產哪些重要走勢信號?


3.“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住房”、“購租並舉“。去年“兩會”報告提到“培育住房租賃市場,發展共有產權住房,租購併舉”。而今年“兩會”報告卻沒有提出“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住房”、”租購併舉“,事實上,都是以“改革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保障體系”作為概括的。

4.“差別化調控”。去年“兩會”報告提到“繼續實行差別化調控”,而2017年的報告一樣提到“因城施策”、“分類調控”。而今年“兩會”報告沒有提出“因城施策”、“分類調控”,其實是把調控主導權下放到地方,才會有“落實城市主體責任”的說法。

謝逸楓: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釋放房地產哪些重要走勢信號?


5.“棚改開工套數”、“貨幣化安置比例”。去年“兩會”報告提到“啟動新的三年棚改攻堅計劃,2018年開工580萬套”。2017年“兩會”報告提到“2017年再完成棚戶區住房改造600萬套”。今年“兩會”報告沒有提到“棚改開工套數”,說明開工的數量會下調。而“貨幣化安置比例”連續兩年沒有提到。

謝逸楓: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釋放房地產哪些重要走勢信號?


6.“房地產稅”。去年“兩會”報告提到“2018年將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健全地方稅體系,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而今年“兩會”報告提到“健全地方稅體系,穩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說明提法一樣的,只是“穩妥”改成為“穩步”而已,說明房地產稅今年不會立法與開徵。

7.“完善房地產調控機制”。主要相對的是當下房地產市場的“一城一策”,持續3年的一城一策繼續加強明確。2018年可以說是中國房地產調控歷史上調控政策出臺最頻繁的年度,全國各地在10月前頻繁升級調控政策,限購、限價、限貸。限商、限售,多重限制下,房地產市場從之前的高溫逐漸退燒。

兩會報告:樓市走勢

一直以來“兩會“都是房地產企業、購房者最為關注的政策風向標,是預判2019年市場走勢的重要依據。儘管按照慣例提到”房地產稅立法“、”完善房地產調控機制“,依然難以對房地產走勢產生實質影響,更多的是處於研究與理論討論的階段。

2019年”兩會“報告顯示,一字未提“房住不炒”,“長效機制”、“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住房”、“購租並舉“、“差別化調控”、“因城施策去庫存“、“棚改開工套數”、“貨幣化安置比例”,這是非常罕見的,將給房地產市場帶來一定影響。

1.棚改開工目標。

棚改開工目標下調,影響到銷售成交量、銷售成交金額。在2018-2020年的新三年棚改計劃中,目標建設總量是1500萬套。老謝認為,從實際執行情況來看,2018年全國棚改開工626萬套,距離1500萬套的目標只剩下874萬套。由此來看,2019年棚改開工目標可能小幅下調兩成左右,總規模保持在450萬套左右的水平。

謝逸楓: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釋放房地產哪些重要走勢信號?


聯繫到前2月公佈棚改目標的省市情況來看,19個省市有升有降,但2019年總目標同比下滑了21%,也與全國棚改開工的進度相一致。但省市間目標變動嚴重分化,如河南、山西同比降幅均超過70%,考慮到在大部分三四線城市中,至少20%的購房需求來自於貨幣化安置,購房需求均會受到嚴重影響。

2.貨幣政策。

按照報告說,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要與國內生產總值名義增速相匹配,以更好滿足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的需要。在實際執行中,既要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不搞“大水漫灌”,又要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謝逸楓: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釋放房地產哪些重要走勢信號?


老謝認為,2018年下半年以來,央行採取了一系列積極的財政措施,如永續債、定向降準、MLF等。在2019年初的央行工作會議上,也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保持鬆緊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央行最新發布的金融數據顯示,2019年1月人民幣新增貸款3.23億元,也創下單月新高。

目前貸款增長的主要方向還是小微企業、非房地產服務業,房地產行業貸款增速還是在繼續下滑。預計在與資金面相關的表述中,小微企業仍舊會是政策的扶持重點,相應的,房地產會繼續面臨“限流閥”的控制。毫無疑問,預計2019年還會降準、降息的。

3.房地產稅立法。

目前看,報告講”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說明房地產稅短期開徵無時間表,顯示的非常謹慎。房地產稅2019年不會立法開徵,2018年、2017年提到”繼續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因此,連續三次提到”房地產稅“,事實是立法與開徵無時間表,預計到2020年都無法立法與開徵。


謝逸楓: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釋放房地產哪些重要走勢信號?


因為2019年立法計劃,無房地產稅法,說明房地產稅無明確的立法與開徵時間。對樓市無影響。按照2003年以來的政府工作報告與經濟工作會議涉及到房地產稅相關內容與過去16年以來,物業稅到房產稅及到房地產稅的提出,房地產稅的草案與立法及開徵尚都沒有明確的說法與時間報。即使徵收房地產稅確鑿無疑,離正式立法與出臺也有相當的時間。

“穩妥推進”轉變為“穩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進程不斷加快。自2009年兩會提出“研究推進房地產稅制改革”,2012年提出“改革房地產稅收制度”,2014年提出“做好房地產稅立法相關工作”,2018年提出“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到今年兩會提出“健全地方稅體系,穩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

2018年4月,房地產稅法草案已經形成並在內部徵求意見;9月,房地產稅法寫入立法規劃,屬於第一類項目,即“條件比較成熟、任期內擬提請審議的法律草案”;6月,全國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已經實現全國聯網,為房地產稅的徵收提供了數據支持。因此,從滿足立法條件、數據支持以及本年兩會新提法等方面來看,房地產稅立法的基礎性條件已逐步具備。

4.土地制度。

集體用地入市腳步的加快依舊值得期待,有望成為2019年租賃住房市場發展的一大亮點。自2017年國土部、住建部提出《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方案》以來,相關工作已經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快速試點推進。


謝逸楓: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釋放房地產哪些重要走勢信號?


在2018年末,提請審議的《土地管理法》和《城鎮房地產管理法》修正案草案,更是直接掃清了集體建設用地直接入市的法律障礙。在法律障礙已被掃清,各城市已經積累了一定試點經驗的情況下,預計2019年會加快集體用地入市步伐,並利用低成本的優勢,進一步推進相關租賃住房市場發展的腳步。

推動鄉村振興的核心是土地要素的釋放。鄉村振興的政策落腳點仍然在土地改革,建立城鄉統一的要素市場。一類是宅基地資源。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可以打通閒置宅基地與發展休閒旅遊養老等產業用地需求的通道。另外一類是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資源。


謝逸楓: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釋放房地產哪些重要走勢信號?


去年土地管理法修正草案刪去了“從事非農業建設必須使用國有土地或者徵為國有的原集體土地”的規定,邁出了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直接入市的關鍵一步。一號文件提出“全面推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標誌著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開始從試點走向全國。

此次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廣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成果”。集體建設用地入市開始從試點走向全國,充分體現了“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的土地供給側改革思路。按照報告看,推廣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成果。從趨勢看,農村土地的價值將提高,但目前依然是使用權的變化,短期看,產權改變短期可能性不大。

隨著土地資源要素流動性的增強,擁有生態資源優勢的特色小鎮迎來發展機遇。城鄉兩條產品鏈共同發展。農村基礎設施仍需大力補短板,存在基礎設施建設機遇。利用閒置宅基地在合規的前提下發展休閒旅遊養老等產業。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在大城市選擇交通、配套相對成熟的地區建設長租公寓。

5.房住不炒。

2019年樓市調控的主基調仍然是“堅持住房居住屬性”。在大的政策方向引導下,住房迴歸居住屬性的進程不會停止,這將會長期堅持。要確保房屋的居住屬性,短期仍將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長期將加大力度推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制的建設。


謝逸楓: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釋放房地產哪些重要走勢信號?


過去幾年市場最關注的房地產調控原則是房住不炒,在住建部工作會議提及,今年的兩會工作報告未提及房住不炒,只提及了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代表了全國房地產的調控力度將依然維持之前的高溫狀態。雖然最近出現了部分城市的微調,但是整體看,基本原則依然不會改變。中央遏制房價上漲的決心不會發生改變。

從政策角度看,本輪房地產政策最嚴格的階段過去,房價平穩城市房地產調控出現輕微鬆綁的趨勢將在2019年持續。

6.主體責任。

受前期因城施策及城市發展階段差異等多方面影響,目前我國各線城市市場出現了週期輪動的現象。這導致2019年各線之間,各城之間所面臨的需求環境已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因此,2019年政策趨勢上也將更加強調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


謝逸楓: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釋放房地產哪些重要走勢信號?


在確保房地產市場穩定運行的前提下,一方面遏制投機炒房的政策將繼續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另一方面更好地保障合理的自住需求,使整體的政策組合更加優化,保持房地產市場穩定運行。

從房地產發展看,主體責任內容核心是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從2018年年中明確的“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全面調控要求,對調控不利的城市繼續問責。穩定其實是雙向調節,大漲肯定不是穩定,但暴跌也同樣不是穩定。

未來房地產調控將以地方主導,住建部與國家指導的為主。未來不排除有部分城市政策調整,但地方主體責任要求房地產市場平穩的大原則不變。

7.住房制度。

從近期的供應特徵來看,住房市場體系下的租賃房、普通商品房和保障體系下的公租房、共有產權房將成為今年主要的住房供應類別。土地保障方面將更加註重利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新的供給模式下,企業在不同城市供應的比例也需要堅持因地制宜。


謝逸楓: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釋放房地產哪些重要走勢信號?


一二線城市人口流入量大,公租房、共有產權房和租賃住房的佔比將持續擴大,企業的產品結構應及時調整。一二線城市大量剛需性產品、租賃產品上市會對企業的剛需盤去化造成不小的壓力,需對自身產品的定位、服務價值有更深的穿透性營銷,否則容易形成貨值的積壓。三四五線城市佈局的房企仍需將重心聚焦在提高商品住房品質方面。

大力發展社區養老,有利於充分發揮市場在養老服務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壯大居家養老服務商。此前,國家在多個文件提及深入開展長期護理保險試點,而這一保險制度已在青島、上海等15個試點城市以及北京、河北等多個省市的非試點區域展開。隨著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城市擴大,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老年人養老壓力,也將不斷激發企業推出更多的養老保險產品。


謝逸楓: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釋放房地產哪些重要走勢信號?


8.金融風險。

從金融政策基調看,將繼續緊盯房地產金融風險,加強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風險管控年一般都不會是繼續加槓桿的時期,居民購房繼續加槓桿的空間有限,2019年整體還是處於穩居民槓桿的過程。相應地,在穩槓桿的階段,居民購房消費的能力釋放與2018年並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

9.區域聯動。

從發展階段看,我國城鎮化真正進入到追求質量的階段。一是由單城發展進入到多城協同,二是大城城市更新興起,三是各城市積極擴大要素流動通道,擴大人力資本存量。區域協同發展背景下,城與城的競爭力比拼轉變為區域與區域之間的比拼,經濟資源將進一步向優勢區域聚集。未來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區域仍將是三大資源要素聚集區。


謝逸楓: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釋放房地產哪些重要走勢信號?


區域協同規劃後相當於進入新一輪的“再城鎮化”階段,區域整體的房地產市場容量擴容,企業應把握這種結構性擴容的機遇。絕大部分城市落戶門檻降低是大的趨勢,戶籍人口自住購房需求進一步增長,企業應把握機遇,滿足農民轉市民、常住人口轉戶籍人口的自住購房需求。特別是東部沿海發達城市、中西部核心二線城市具有極強吸聚力,落戶政策寬鬆化無疑將進一步推動人口的留住、流入。

區域聯動規劃背景下,企業產業地產業務佈局要更加註重錯位發展,同時立足都市圈產業外溢規律,發現窪地,重點開展中長期戰略性佈局。物流地產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區域協同發展背景下,物流倉儲將更趨向規模化、集中化,大型物流企業的運營效率優勢更加明顯。


謝逸楓: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釋放房地產哪些重要走勢信號?


謝逸楓: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釋放房地產哪些重要走勢信號?


10.自貿區。

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創新自主權,增設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推進海南自貿試驗區建設、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支持國家級經開區、高新區、新區開展自貿試驗區相關改革試點,增強輻射帶動作用,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

附錄:2005-2019年連續15年《政工報告》的房地產內容

2019年

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堅持以中心城市引領城市群發展。抓好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推動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常住人口。更好解決群眾住房問題,落實城市主體責任,改革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保障體系,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繼續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和城鎮棚戶區改造,保障困難群體基本居住需求。

城鎮老舊小區量大面廣,要大力進行改造提升,更新水電路氣等配套設施,支持加裝電梯,健全便民市場、便利店、步行街、停車場、無障礙通道等生活服務設施。新型城鎮化要處處體現以人為核心,提高柔性化治理、精細化服務水平,讓城市更加宜居,更具包容和人文關懷。

2018年

更好解決群眾住房問題。啟動新的三年棚改攻堅計劃,今年開工580萬套。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對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要應保盡保,將符合條件的新就業無房職工、外來務工人員納入保障範圍。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地方主體責任,繼續實行差別化調控,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支持居民自住購房需求,培育住房租賃市場,發展共有產權住房。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讓廣大人民群眾早日實現安居宜居。

2017年

因城施策去庫存。目前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庫存仍然較多,要支持居民自住和進城人員購房需求。堅持住房的居住屬性,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加快建立和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

加強房地產市場分類調控,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規範開發、銷售、中介等行為。

目前城鎮還有幾千萬人居住在條件簡陋的棚戶區,要持續進行改造。今年再完成棚戶區住房改造600萬套,繼續發展公租房,因地制宜提高貨幣化安置比例,加強配套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讓更多住房困難家庭告別棚戶區,讓廣大人民群眾在住有所居中創造新生活。

2016年

推進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和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2016年棚戶區住房改造600萬套,提高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完善支持居民住房合理消費的稅收、信貸政策,適應住房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因城施策化解房地產庫存。建立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把符合條件的外來人口逐步納入公租房供應範圍。

2015年

穩定住房消費。加大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力度。2015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安排740萬套,其中棚戶區改造580萬套,增加110萬套,把城市危房改造納入棚改政策範圍。農村危房改造366萬戶,增加100萬戶,統籌推進農房抗震改造。

住房保障逐步實行實物保障與貨幣補貼並舉,把一些存量房轉為公租房和安置房。對居住特別困難的低保家庭,給予住房救助。堅持分類指導,因地施策,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2014年

完善住房保障機制。以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為目標,堅持分類指導、分步實施、分級負責,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度,2014年新開工700萬套以上,其中各類棚戶區470萬套以上,加強配套設施建設。提高大城市保障房比例。推進公租房和廉租房並軌運行。

創新政策性住房投融資機制和工具,採取市場化運作方式,為保障房建設提供長期穩定、成本適當的資金支持。

各級政府要增加財政投入,提高建設質量,保證公平分配,完善准入退出機制,年內基本建成保障房480萬套,讓翹首以盼的住房困難群眾早日遷入新居。針對不同城市情況分類調控,增加中小套型商品房和共有產權住房供應,抑制投機投資性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做好房地產稅立法相關工作。

2013年

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堅決抑制投機、投資性需求,抓緊完善穩定房價工作責任制和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體系,健全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長效機制。繼續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和管理,讓老百姓住上放心房、滿意房。2013年城鎮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70萬套、新開工630萬套,繼續推進農村危房改造。

2012年

房地產市場調控處於關鍵階段。繼續搞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嚴格執行並逐步完善抑制投機、投資性需求的政策措施,進一步鞏固調控成果,促進房價合理迴歸。繼續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基本建成500萬套,新開工700萬套以上。

抓緊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設、分配、管理、退出等制度。採取有效措施,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給。加快建設城鎮住房信息系統,改革房地產稅收制度,促進房地產市場長期平穩健康發展。

2011年

堅定不移地搞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加快健全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長效機制,重點解決城鎮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切實穩定房地產市場價格,滿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一是進一步擴大保障性住房建設規模。

今年要再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住房共1000萬套,改造農村危房150萬戶。重點發展公共租賃住房。財政預算擬安排補助資金1030億元,比上年增加265億元。各級政府要多渠道籌集資金,大幅度增加投入。

抓緊建立保障性住房使用、運營、退出等管理制度,提高透明度,加強社會監督,保證符合條件的家庭受益。二是進一步落實和完善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勢頭。制定並向社會公佈年度住房建設計劃,在新增建設用地計劃中,單列保障性住房用地,做到應保盡保。

重點增加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設。規範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嚴格落實差別化住房信貸、稅收政策,調整完善房地產相關稅收政策,加強稅收徵管,有效遏制投機投資性購房。加強房地產市場監測和市場行為監管,嚴厲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

三是建立健全考核問責機制。穩定房價和住房保障工作實行省級人民政府負總責,市縣人民政府負直接責任。有關部門要加快完善巡查、考評、約談和問責制度,對穩定房價、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不力,從而影響社會發展和穩定的地方,要追究責任。

2010年

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要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勢頭,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住房需求。一是繼續大規模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財政擬安排保障性住房專項補助資金632億元,比上年增加81億元。建設保障性住房300萬套,各類棚戶區改造住房280萬套。擴大農村危房改造試點範圍。

各級政府要切實負起責任,嚴格執行年度建設計劃,確保土地、資金和優惠政策落實到位。二是繼續支持居民自住性住房消費。增加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用地供應,加快普通商品房項目審批和建設進度。規範發展二手房市場,倡導住房租賃消費。盤活住房租賃市場。

三是抑制投機性購房。加大差別化信貸、稅收政策執行力度。完善商品房預售制度。四是大力整頓和規範房地產市場秩序。完善土地收入管理使用辦法,抑制土地價格過快上漲。加大對圈地不建、捂盤惜售、哄抬房價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

2009年

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採取更加積極有效的政策措施,穩定市場信心和預期,穩定房地產投資,推動房地產業平穩有序發展。加快落實和完善促進保障性住房建設的政策措施,爭取用三年時間,解決750萬戶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和240萬戶林區、墾區、煤礦等棚戶區居民的住房問題。

財政將加大對廉租房建設和棚戶區改造的投資支持力度,適當提高中西部地區補助標準;今年擬安排430億元,用於補助低保住房困難家庭的實物廉租房建設。選擇一些有條件的地區進行試點,把部分住房公積金閒置資金補充用於經濟適用住房建設。積極發展公共租賃住房。

落實好支持居民購買自住性和改善性住房的信貸、稅收和其他政策。對符合條件的第二套普通自住房購買者,比照執行首次貸款購買普通自住房的優惠政策;對住房轉讓環節營業稅,按不同年限實行有區別的稅收減免政策。

促進普通商品住房消費和供給,加大對中小套型、中低價位普通商品房建設的信貸支持。加快發展二手房市場和住房租賃市場。

鼓勵引導各地因地制宜穩定和發展房地產市場,加強住房市場分類管理。繼續整頓房地產市場秩序,規範交易行為。幫助進城農民工解決住房困難問題。擴大農村危房改造試點範圍。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滿足居民多層次住房需求,努力實現居者有其屋的目標。

2008年

堅持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和監管,規範和維護市場秩序,促進房地產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三要綜合運用稅收、信貸、土地等手段,完善住房公積金制度,增加住房有效供給,抑制不合理需求,防止房價過快上漲。

四要加強市場監管,嚴格房地產企業市場準入和退出條件。依法查處閒置囤積土地、房源和炒地炒房行為。同時,要加強農村住房建設規劃和管理,切實解決農村困難群眾住房安全問題。我們要堅定不移地推進住房改革和建設,讓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2007年

房地產業對發展經濟、改善人民群眾住房條件有著重大作用,必須促進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加強房價監管和調控,抑制房地產價格過快上漲,保持合理的價格水平。

2006年

繼續解決部分城市房地產投資規模過大和房價上漲過快的問題。要著力調整住房供應結構,嚴格控制高檔房地產開發,重點發展普通商品房和經濟適用房。

2005年

重點抑制生產資料價格和房地產價格過快上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