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經“的美食

雞屎餅、鴨屎香、老鼠屎、狗屁果仁……怎麼給吃的起名字也不正經?

01屎尿屁組合

  • 雞屎餅

粵西地區的一種家常食品,顧名思義……顯然這個餅是用雞屎……藤做的,雞屎藤用清水洗乾淨,磨碎,曬乾後再與糯米一同磨成粉,加入紅糖一起和麵,揉成麵糰,用餅格壓上福字或壓成不同的形狀的餅,蒸熟後食用。

不“正經“的美食

長得也是一言難盡

雞屎藤是一種多年生藤本植物,《綱目拾遺》記載:“搓其葉嗅之,有臭氣,未知其正名何物,人因其臭,故名臭藤。”這種植物,因為有臭味,就被叫做“雞屎藤”,後來《中國植物誌》收錄時,雞屎實在不雅,就取其諧音將中文正名改為“雞矢藤”。雞屎餅因用了雞屎藤粉,故而得名。

  • 狗屎糖

狗屎糖是由麥芽糖混合黃豆、花生等原料製成,據說是“川渝地區”的一種傳統小吃。

不“正經“的美食

吃狗屎糖,走狗屎運,送禮佳品,林志玲就曾收到粉絲送的狗屎糖|微博截圖

狗屎糖的名字,據說源於外形,金燦燦的麥芽糖,切成一小截一小截的,就像一蹶子狗屎。現在漸漸演變為很多地方“傳統小吃”,一般在旅遊區作為當地土特產出售給遊客。

  • 鴨屎香

一種潮汕功夫茶,算是鳳凰單叢的一種,屬於烏龍茶,茶葉大而緊實,色澤烏褐油潤,泡出的茶湯色金黃,味道甘醇,有很好的回甘,並且很耐沖泡,上好的鐵觀音是七泡有餘香,而鴨屎香能達到十泡有餘香。據說最早這種茶是由烏崬山引進,引入的植株被種在一種名為“鴨屎土”(混有一定比例的白堊土的黃壤土)的土壤中,產出的茶很香,當被人問到這茶名字的時候,茶農隨口說這叫“鴨屎香”,自此便得名。

不“正經“的美食

所以鴨屎究竟哪裡香了?

  • 老鼠屎

又叫“鹽津棗”,在上海又叫“鼻頭汙”。這種小吃是80、90後的童年回憶,是一種特別便宜的零食,1釐米左右長的小顆粒,深棕色還發黑,看著就像一顆耗子屎或者一塊鼻涕妞兒,故而得名。

不“正經“的美食

老鼠屎

主要原料是陳皮,含在嘴裡,開始感覺又鹹又酸,後來就是甘草那種特別的回甘。是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裡適合孩子們解悶兒的零食。

  • 狗屁果仁

狗屁果仁在天津也算小有名氣的吃食,果仁是天津土語裡花生米的稱謂。狗屁果仁出自武清黃花店的一家賣乾果的店鋪,現在已經傳到第三代,其中第二代店主外號叫“狗屁”,因為他家炒果仁味道好,人們就用店主的外號也給果仁起了名。

不“正經“的美食

天津人給吃的起名怎麼都離不開狗?

狗屁果仁看似簡單,實際上大有講究:花生選用果實飽滿的海花花生;炒花生用的沙土必須是永定河河套裡取的河沙,這種沙土粗細適中;醃製花生一共有十幾味調料的秘製配方;炒的時候火候也非常重要,火大了花生會被炒糊了,火小了花生炒不出香味,炒的時候必須一致翻炒,讓花生和沙土接觸充分以保證受熱均勻火候合適。

02

自帶味道類

  • 包腳布

上海的一種吃食,雖然光聽名字很難和美味聯繫上,但其實就是一種煎餅。

不“正經“的美食

真的不是煎餅餜子嗎?

和天津的煎餅餜子相比,包腳布並不用雜糧,而是用精白麵,攤麵餅的時候也不用油,是幹烤而成,攤麵餅的時候不用刮板而是篾片,中間夾的是巧果或油條,刷的醬也和北方煎餅有所區別。隨著發展,包腳布存在著很多不同的版本,很難說哪種正宗哪種異端,只要合自己口味就好。

  • 蒼蠅頭

這是一道臺灣的家常下飯菜,不同的地方版本也不一樣,但是其中不變的三樣是肉末、辣椒和豆豉。現在比較流行的做法是蒜苗(也叫蒜薹或者蒜薹)切小段,辣椒切小段與肉末一同加豆豉炒熟,或者根據自己的口味調整加什麼菜。蒼蠅頭的特點就是鮮辣可口,特別下飯,還可以做麵條的澆頭或者配白粥。

不“正經“的美食

蒼蠅頭

03

不知所云但很誘人類

  • 鬼饅頭

日本愛知縣名古屋的一種特產點心,據說外形像日本傳說中鬼經常使用的狼牙棒而得名,據說在當地人氣相當高。這種點心製作方式很簡單:白薯去皮切小塊,和米粉、白糖一起拌勻分成一小團,蒸熟即可。鬼饅頭外表看起來半透明,口感甜糯,喜歡甜食的人是無法抗拒的。

不“正經“的美食

看起來還萌的?

有一家名叫“梅花堂”(ばいかどう)的店賣的鬼饅頭最為出名。

  • 火山下雪

原來就是糖拌西紅柿……菜名很是形象,鮮紅的西紅柿很像火,摞起來就是火山,白糖灑在頂上猶如下了雪一樣。

不“正經“的美食

火山下雪

  • 螞蟻上樹

這也是一道有迷之菜名的菜餚,實際上就是粉絲炒肉末。因為用筷子夾起粉絲的時候,往往會沾帶起幾個肉末,猶如螞蟻從樹幹上往上爬,故而得名“螞蟻上樹”。

不“正經“的美食

螞蟻上樹|豆果美食網網友緣豆兒

參考文獻:

[1]《上海常用中草藥》上海常用中草藥編寫組,上海市出版社1970年5月

[2]《中華小吃》馬樹桐,中國旅遊出版社1988年12月

[3]《傳統臺灣菜》郭宏遠,稻田出版有限公司2017年10月

[4]《川味小吃》川味小吃編寫組編,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年8月

[5]《風味小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