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自己嚴格按中國菜譜的要求烹飪,為何味道差距如此大?

無論是中國的特色美食,還是風味小吃,或者零食,都受到了很多外國人的追捧,比如煎餅果子、老乾媽、滷豬蹄等。有些外國人對中國的美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此下決心自己烹飪中國菜,於是非常激動的購買了一本中國菜譜。但是做到最後,老外發現,自己明明是一步一步按照菜譜做的,為何味道差距如此大?難道菜譜是假的?

外國人:自己嚴格按中國菜譜的要求烹飪,為何味道差距如此大?

面對這樣的問題,可能很多老外很疑惑,但是對於國人來說,理由非常簡單。第一,火候的掌握。在菜譜上經常出現了大火、中火、小火等詞語,其實在大多數國人眼中,非常清楚對火的控制,但是外國人對這些詞可能很陌生。他們不知道把控制到什麼樣的程度才算完美。可能做一道菜,很多心思都花在了掌握火候上面,忽略了菜餚的烹飪,所以做出來的味道當然和正宗的中國菜存在一定的差異。

外國人:自己嚴格按中國菜譜的要求烹飪,為何味道差距如此大?

第二,食材和調味品的用量。現在很多菜譜上都會有清清楚楚寫上什麼食材需要好多克,比例是多少,有些外國人會嚴格按中國菜譜的要求烹飪,控制食材的用量,特別是調味品,但是味道還是差距。可能是因為廚師會根據人們的口味,合理的把控食材以及調味品的用量,做出來的食物更符合人們的口味,這一點可能很多外國人無法掌握。

外國人:自己嚴格按中國菜譜的要求烹飪,為何味道差距如此大?

第三,烹飪中的靈活。因為外國人在家裡做一道菜譜上的菜餚,可能需要準備大量的食材,如果正在烹飪時,發現少了一兩種食材,可能就會束手無策,頓時覺得這道菜無法再進行下去。而對於國人們來說,沒有這種食材,可能用那種食材代替,可能做出來的菜餚味道會更好。國人對食材的熟悉度以及靈活,這是一本菜譜無法表達出來的。

外國人:自己嚴格按中國菜譜的要求烹飪,為何味道差距如此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