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桌文化和道德軟暴力

酒桌文化和道德軟暴力

我喜歡喝酒,但是量小。也不喜歡酒桌文化,在生活中,酒桌和飯局往往聯繫在一起。飯局,不光是吃飯,還要吃局。

酒桌文化和圈子文化不一樣,三五個好友吃小菜喝小酒,談談天,說說愛,這是圈子文化,它的前提是非功利性。

假若你也赴過飯局,必然會有這樣的體驗,一桌人會輪番敬酒,勸酒。在喝酒文化濃重的地方,三兩圈喝完,半桌子人已經身感乏力,很奇怪沒人表現出來,都在宣揚“才涮了個胃”“好酒”這樣的誇讚聲。同時在酒桌上有時會出現這樣一些人,他們看起來年輕,長的優雅,不甚言辭,或男或女,坐在無關重要或者很重要的位置上。

酒桌文化和道德軟暴力

在酒桌上,幾方的地位往往是不對等的。地位低等的向高等的敬酒最長用說的是:某某哥(總、局長、主席、大爺)我先幹了,您隨意啊!”一仰脖,一杯白酒下肚,然後自說自話,帶有某種滿足感。這帶有口號試的宣言更表明,各方的地位是不對等的。

同時酒桌上也是測試服從性的絕好戰場。地位高等的必然姿態高大,這時溜鬚者會高興,滿目紅光,低頭哈腰。即便沒喝過酒的人也會喝酒,如果不喝就意味跌面子,或者著挑戰某種權威。因此在酒桌上,測試服從性是它的重要作用。如果真的喝不了,也沒關係,因為他們相信“沒有不能喝的,只有不會吐的”。因此吐完,漱口,擦嘴繼續喝。這時總會有幾個小夥伴輪番勸你,喝吧,某某某都敬您(眼神是尊敬的樣子),給個面兒吧,喝吧。你一想還是喝吧,因為不喝的代價是:被出局。這大概可以稱為“道德軟暴力”。

都知道,酒喝多必然難受。而恰好是這種難受才會是測試服從性的最好靶場,也會升華地位高者的心裡滿足感,他會感受到被遵從的快感。

酒桌文化和道德軟暴力

一般設酒桌,必然會和某種利益交織在一起。或有求於對方,或者被求。他們相信在的酒精的麻醉下事情好辦。酒後吐真言,酒壯慫人膽。舉個例子,酒後男生向女生表白,如果成了,萬事皆好。沒成功,酒就成為最好的藉口安慰自己。用“喝醉了,亂說的,不要當真”化解彼此間的尷尬。

在酒桌上,同樣適用。他們奉行這樣的規則,成了,酒桌的功勞,沒成,用喝醉了化解尷尬,同時得到某種試探。平時不可以說,不敢說的都可以說,在酒桌上,可以發酒瘋(其實很清晰)何以掀桌子。一切都可以用喝醉了化解。

因為沒人會責怪一個酒瘋子,酒真他媽的是個好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