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的財富首要追求是啥?超六成選擇房產

90後人群的財富首要追求是什麼?他們最希望從父母那裡得到哪些傳承?日前,匯豐中國發布的《中國大眾富裕人群財富管理白皮書》,告訴了我們答案。

90後財富首要追求是啥? 超六成選擇房產

匯豐本次調查覆蓋14個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西安、天津、大連、杭州、南京、佛山、東莞、鄭州和武漢)逾4600位受訪者,其年齡跨越60後、70後、80後和90後四組。

《白皮書》調查數據顯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生活觀念的變化,中國人對財富的看法正逐步演變。身體健康、追逐夢想、家庭幸福和知足常樂等非物質因素正構成財富定義的新內涵,財富觀與傳統的“貨幣化”定義相比有了明顯的延展。

身為獨生子女,很多90後具備“坐擁”多套房產傳承的財富優勢。但是,《白皮書》卻顯示,多數90後依然把房產作為首要的財富追求目標,在同一年齡組中佔比高達62%,明顯高出其他年齡組選擇房產的比例(均在50%左右),其餘三個年齡組更看重在身體健康的基礎上進而追求其他的物質和家庭財富。

此外,相較其餘三個年齡組而言,90後對財富的追求更為多元化,精神追求更為豐富多樣,對和睦的家庭關係(50%)、實現個人夢想(46%)、進取心(40%)以及人脈/朋友圈(36%)等要素的認同程度均超越其他年齡組人群。

90後最希望父母傳承什麼?

更注重精神財富

在按年齡組分析比較之外,《白皮書》還從“當人父母”和“為人子女”的兩個角色分組,分析受訪人群對於財富傳承的期待。調查發現,父母希望可以留給孩子的財富與子女所期望的傳承之間具有顯著差異。具體看,房產依然是父母希望傳承給下一代的主要財富之一,而子女希望從父母繼承的三大財富全部為精神財富:和睦的家庭關係、健康、閤家安康。

可見,對於在物質相對富足的時代環境中成長起來的90後年輕人而言,更注重心理層面的精神需求,其中,以家庭為核心的幸福感極具重要性。

90後如何培養孩子“財商”?

財商教育趨低齡化

調查顯示,90後在工作後依然需要父母“資助”零花錢的比例高達六成。如何幫助子女形成理性的消費觀固然重要,財商教育日益成為“開源節流”不可或缺的一環,而財商教育的啟蒙也正日趨低齡化。

《白皮書》發現,過半數已為人父母的80後、90後受訪者表示,會在子女12歲開始對其進行財商教育。與60後、70後的觀念相比,80後、90後父母對子女財商教育的啟蒙年齡已提前了2~3歲。

財商教育需要親身實踐與傳授,僅靠書本知識遠遠不夠。《白皮書》顯示,父母培養子女財商的方式日趨多元豐富,除了親身傳授、學校教育、機構培訓和在日常消費中培養,51%的大眾富裕家庭會為孩子設立獨立賬戶。其中,76%的子女獨立賬戶是在孩子12歲前設立的,希望以此幫助子女儘早建立個人財務管理意識。

■觀點

富不過三代?因為忽略了兒童財商培養!

我市某知名投資機構資深理財經理REKEY表示,“財商教育”並非簡單的“理財教育”,而是要幫助孩子建立一整套面對物質生活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其深度與廣度遠高於只是教孩子如何存錢和賺錢,是讓孩子從小學會認識財富、理解財富、使用財富、管理財富和創造財富。之所以出現“富不過三代”的說法,那是因為忽略了兒童財商教育,為此,REKEY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一、讓孩子正確認識錢,是兒童財商教育的第一步。最好的方式是明確直白地告知孩子:錢從哪來,有什麼用,價值如何。我們可以通過日常生活和模擬遊戲教孩子認錢數錢,認識錢的價值;讓孩子明白錢可以實現“買賣”的交換關係;告知孩子錢是通過勞動賺來的。

二、讓孩子學會拓展經濟來源理財必須有財。孩子在一定的年齡需要有零用錢,手中要有錢他才懂得花錢。想要正確引導孩子的慾望,也要讓他們有一定的錢來滿足自己的消費。建議在孩子6歲的時候,為他們提供零用錢。另外,在合理範圍內允許他們自由支配零花錢,讓他們找到自我價值的存在感。

三、引導孩子理性消費,增強他們的自控能力。區分“想要”和“需要”,延遲享受。“需要”的就是必需品,“想要”不是必需品,有可以,沒有也可以。另外,學會記賬也是輔助理性消費、培養財商的一個好方法。可以讓孩子參與家庭賬本的記錄過程,讓他們更有參與感,對每一項收入、支出更有概念。

■新聞延伸

如何看待機器人幫忙理財?

富裕人群期待AI智能投顧

《白皮書》顯示,以理財顧問為代表的人工服務仍是當前不可替代的主要方式,但科技的不斷創新已令AI在財富管理領域的運用呈上升趨勢,與人工服務逐漸形成互補。

《白皮書》顯示,除提供及時的投資收益反饋外(53%),大眾富裕人群更期待AI智能投顧在未來可以實現近似於銀行理財顧問所提供的服務,包括制定理財方案(58%)、推薦合適產品(54%)和追蹤服務(4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