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管理者都不明白這件事:你公司的錢從哪裡來?

“把房子賣了,把工資發了。”

阿里投放這批地鐵廣告已經有一陣子了,這28句話,讓創業者特別地“扎心”,作為旁觀者,也多少能體會到那種苦澀。

陪聊、陪酒、賠笑、賠本、賠健康……很多創業者、管理者掌控著公司的走向,卻不知道公司的錢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什麼時候會花完,到底為什麼會花完,如何才能保持資金來源,不落到賣房的境地。一句話,他們懼怕財務。

而我們這裡正好有一點點乾貨,能幫助零基礎的創業者和管理者明白上面這些“不好意思問”而又生死攸關的問題。

90%管理者都不明白這件事:你公司的錢從哪裡來?

★公司的資金從哪來

公司的資金來源(融資渠道)有以下幾個:

應付賬款:“拖欠”供應商的資金;

預收賬款:客戶預付的資金;

銀行貸款:從銀行借來的資金;

利潤:公司自己的資金;

股東投資:股東的資金。

這些來源,也需分門別類地對待和使用。

1.內部融資與外部融資

內部融資指利潤。

外部融資包括應付賬款、預收賬款、銀行貸款、股東投資。

利潤是資金的內部來源,公司用自己賺到的錢來支持公司的長期發展。除了利潤,其他的資金來源都是外部的,如供應商、客戶、銀行、股東。

從融資順序來講,通常的順序是先內部,後外部。內部融資是最有保證的,也是成本最低的。保守的財務政策會盡量減少外部融資,充分利用企業自有的資金。

2. 股權融資與債權融資

股權融資包括股東投資、利潤。

債權融資包括銀行貸款、應付賬款、預收賬款。

不論是股東的初始投資、後續的增資還是利潤都是屬於股東的權益,是股權融資;而銀行、供應商和客戶所進行的融資從性質上來講還是與企業之間的債權債務關係。

關於股權融資和債券融資孰優孰劣,下面會詳細解釋。

3. 有成本融資與無成本融資

有成本融資包括股東投資、利潤、銀行貸款。

無成本融資包括應付賬款、預收賬款。

應付賬款和預收賬款是企業無償佔用供應商和客戶的錢。具體來說,就是讓客戶早幾天付賬,晚幾天給供應商付賬,中間的“時間差”。比如沃爾瑪、家樂福等公司的相當一部分資金來源於供應商,且不需要付出任何利息。房地產公司、服務行業的很大一部分資金來源於客戶的預付款,也不需要付出任何利息。

從成本的角度來看,應當儘可能利用無成本的資金。要知道,能夠去佔用上下游的資金也是建立在自身的實力基礎上的。應付款和預收款反映了公司相對於上下游的實力。另外,無成本融資一般都是短期的。從風險防範的角度考慮,不應該用短期貸款去支持長期的資金用途,如用供應商的錢(應付賬款)去採購固定資產。

90%管理者都不明白這件事:你公司的錢從哪裡來?

★投資人和銀行,誰的錢更好用

股權融資和債券融資的具體比較在這裡:

90%管理者都不明白這件事:你公司的錢從哪裡來?

1.融資成本

如果問企業家“股東和銀行的錢哪個成本低”,大多數人都會回答:股東的錢成本低,因為借銀行的錢要還利息,可股東拿來的錢不一定要分紅給股東。

假設不給股東分紅,股權融資是沒有任何成本的融資。這樣理解對嗎?

我們不妨換位思考,從投資者的角度來重新考慮一下:借款的本金是有保障的,公司哪怕破產,清算之後也會優先還給銀行;而股權投資的資本金是沒有保障的,公司精英不善的話,所有的股本都有可能虧掉。目前在中國的融資市場上,認為股權融資成本低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企業股權融資後,不給股東派發紅利,可以認為股權融資的成本接近於零。所以,相對於債權融資的利息回報的硬性約束,上市公司的管理層更願意選擇低成本的股權融資。

2.融資期限

銀行貸款都是有固定期限的,通常5~10年後必須償還。而企業吸收的股權投資是沒有償還期限的。

3.融資規模

通過股市進行融資可以得到相對較多的資金,而債權融資的規模是受到限制的。

如果企業需要大量的資金,股權融資是一個比較合適的選擇。

4.是否避稅

貸款的利息是企業成本的一部分,可以稅前列支,減少企業的所得稅;而分紅是稅後利潤再進行分配的結果,不影響企業實際繳納的所得稅。所以,債權融資可以幫助企業避稅,而股權融資沒有避稅的功能。

5.融資對企業的風險

由於股權融資是沒有償還期限的,公司不必擔心到期償還的風險。而債權融資的期限是固定的,到了一定時期就面臨還本付息的壓力。如果通過借款投資的項目已經開始盈利,那麼還款不是問題。如果項目還沒有達到預期盈利水平,還款就會有壓力。所以,對融資方而言,股權融資的風險低,而債權融資的風險高。

6.是否分散控制權

股東擁有投票權、分紅權,引入股權投資就意味著讓渡原有股東的投票權和分紅權,分散了控制權。而債權投資只是形成債權債務關係,債權人不參與企業的經營與管理。分散控制權也被認為是股權融資的成本之一。

90%管理者都不明白這件事:你公司的錢從哪裡來?

★面對眾多渠道,你要如何選擇?

企業面對多樣的融資渠道,應該如何選擇呢?

融資順位理論認為企業的融資順序為:內部融資→債權融資→股權融資。內部融資的優先級不需贅述。融資順位理論認為在債權融資和股權融資中,企業應該首選債權融資。債權融資意味著企業的高管對公司的未來有信心,沒有到期不能還本付息的顧慮。在一個公司有資本需求且股票價格被高估的情況下才會傾向於用股權融資。

初創型企業往往採用股權融資,獲得內部股權資本;發展過程中進一步增資擴股,不支付現金紅利,幾乎沒有什麼長期貸款。其原因有三:一是很少有銀行願意為這類初創型企業貸款,因為其風險高,況且即便這類公司成功了,銀行只是拿固定利息,不分享其收益;二是股權投資人願意承擔風險以換取日後的高回報;三是股權融資雖然成本巨大,卻是一個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初創型企業最初業務模式不成熟,即便銀行肯貸款,恐怕企業也不敢借。

高成長型企業通常以股權融資為主,其長期債務比例和現金紅利支付率都非常低。

因為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這類企業需要不斷持續地對市場、技術、品牌進行投資。如果採用過多銀行貸款,遠期收益和短期貸款之間有一個很大的鴻溝,容易引起財務支付危機。因此,高成長型企業的融資決策首先是考慮降低財務危機發生的可能性。

成熟穩定型企業通常以長期債務替換股權,具有較高的長期債務比例和現金紅利支付率。這類企業在其發展的初期和成長期,也必定使用大量的股權融資。一旦公司的發展進入正軌,業務模式和現金流都日趨穩定,企業就可以改變融資結構,把以前發出的股份進行回購,代之以債務融資。債務融資還可以增加財務槓桿,從而在保證債權人權益的同時,增加股東權益。

以上內容來自《管理者14天看懂財務報表》。

90%管理者都不明白這件事:你公司的錢從哪裡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