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管理者都不明白这件事:你公司的钱从哪里来?

“把房子卖了,把工资发了。”

阿里投放这批地铁广告已经有一阵子了,这28句话,让创业者特别地“扎心”,作为旁观者,也多少能体会到那种苦涩。

陪聊、陪酒、赔笑、赔本、赔健康……很多创业者、管理者掌控着公司的走向,却不知道公司的钱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什么时候会花完,到底为什么会花完,如何才能保持资金来源,不落到卖房的境地。一句话,他们惧怕财务。

而我们这里正好有一点点干货,能帮助零基础的创业者和管理者明白上面这些“不好意思问”而又生死攸关的问题。

90%管理者都不明白这件事:你公司的钱从哪里来?

★公司的资金从哪来

公司的资金来源(融资渠道)有以下几个:

应付账款:“拖欠”供应商的资金;

预收账款:客户预付的资金;

银行贷款:从银行借来的资金;

利润:公司自己的资金;

股东投资:股东的资金。

这些来源,也需分门别类地对待和使用。

1.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

内部融资指利润。

外部融资包括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银行贷款、股东投资。

利润是资金的内部来源,公司用自己赚到的钱来支持公司的长期发展。除了利润,其他的资金来源都是外部的,如供应商、客户、银行、股东。

从融资顺序来讲,通常的顺序是先内部,后外部。内部融资是最有保证的,也是成本最低的。保守的财务政策会尽量减少外部融资,充分利用企业自有的资金。

2. 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

股权融资包括股东投资、利润。

债权融资包括银行贷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

不论是股东的初始投资、后续的增资还是利润都是属于股东的权益,是股权融资;而银行、供应商和客户所进行的融资从性质上来讲还是与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关于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孰优孰劣,下面会详细解释。

3. 有成本融资与无成本融资

有成本融资包括股东投资、利润、银行贷款。

无成本融资包括应付账款、预收账款。

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是企业无偿占用供应商和客户的钱。具体来说,就是让客户早几天付账,晚几天给供应商付账,中间的“时间差”。比如沃尔玛、家乐福等公司的相当一部分资金来源于供应商,且不需要付出任何利息。房地产公司、服务行业的很大一部分资金来源于客户的预付款,也不需要付出任何利息。

从成本的角度来看,应当尽可能利用无成本的资金。要知道,能够去占用上下游的资金也是建立在自身的实力基础上的。应付款和预收款反映了公司相对于上下游的实力。另外,无成本融资一般都是短期的。从风险防范的角度考虑,不应该用短期贷款去支持长期的资金用途,如用供应商的钱(应付账款)去采购固定资产。

90%管理者都不明白这件事:你公司的钱从哪里来?

★投资人和银行,谁的钱更好用

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的具体比较在这里:

90%管理者都不明白这件事:你公司的钱从哪里来?

1.融资成本

如果问企业家“股东和银行的钱哪个成本低”,大多数人都会回答:股东的钱成本低,因为借银行的钱要还利息,可股东拿来的钱不一定要分红给股东。

假设不给股东分红,股权融资是没有任何成本的融资。这样理解对吗?

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从投资者的角度来重新考虑一下:借款的本金是有保障的,公司哪怕破产,清算之后也会优先还给银行;而股权投资的资本金是没有保障的,公司精英不善的话,所有的股本都有可能亏掉。目前在中国的融资市场上,认为股权融资成本低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企业股权融资后,不给股东派发红利,可以认为股权融资的成本接近于零。所以,相对于债权融资的利息回报的硬性约束,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更愿意选择低成本的股权融资。

2.融资期限

银行贷款都是有固定期限的,通常5~10年后必须偿还。而企业吸收的股权投资是没有偿还期限的。

3.融资规模

通过股市进行融资可以得到相对较多的资金,而债权融资的规模是受到限制的。

如果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股权融资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

4.是否避税

贷款的利息是企业成本的一部分,可以税前列支,减少企业的所得税;而分红是税后利润再进行分配的结果,不影响企业实际缴纳的所得税。所以,债权融资可以帮助企业避税,而股权融资没有避税的功能。

5.融资对企业的风险

由于股权融资是没有偿还期限的,公司不必担心到期偿还的风险。而债权融资的期限是固定的,到了一定时期就面临还本付息的压力。如果通过借款投资的项目已经开始盈利,那么还款不是问题。如果项目还没有达到预期盈利水平,还款就会有压力。所以,对融资方而言,股权融资的风险低,而债权融资的风险高。

6.是否分散控制权

股东拥有投票权、分红权,引入股权投资就意味着让渡原有股东的投票权和分红权,分散了控制权。而债权投资只是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债权人不参与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分散控制权也被认为是股权融资的成本之一。

90%管理者都不明白这件事:你公司的钱从哪里来?

★面对众多渠道,你要如何选择?

企业面对多样的融资渠道,应该如何选择呢?

融资顺位理论认为企业的融资顺序为:内部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内部融资的优先级不需赘述。融资顺位理论认为在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中,企业应该首选债权融资。债权融资意味着企业的高管对公司的未来有信心,没有到期不能还本付息的顾虑。在一个公司有资本需求且股票价格被高估的情况下才会倾向于用股权融资。

初创型企业往往采用股权融资,获得内部股权资本;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增资扩股,不支付现金红利,几乎没有什么长期贷款。其原因有三:一是很少有银行愿意为这类初创型企业贷款,因为其风险高,况且即便这类公司成功了,银行只是拿固定利息,不分享其收益;二是股权投资人愿意承担风险以换取日后的高回报;三是股权融资虽然成本巨大,却是一个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初创型企业最初业务模式不成熟,即便银行肯贷款,恐怕企业也不敢借。

高成长型企业通常以股权融资为主,其长期债务比例和现金红利支付率都非常低。

因为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这类企业需要不断持续地对市场、技术、品牌进行投资。如果采用过多银行贷款,远期收益和短期贷款之间有一个很大的鸿沟,容易引起财务支付危机。因此,高成长型企业的融资决策首先是考虑降低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成熟稳定型企业通常以长期债务替换股权,具有较高的长期债务比例和现金红利支付率。这类企业在其发展的初期和成长期,也必定使用大量的股权融资。一旦公司的发展进入正轨,业务模式和现金流都日趋稳定,企业就可以改变融资结构,把以前发出的股份进行回购,代之以债务融资。债务融资还可以增加财务杠杆,从而在保证债权人权益的同时,增加股东权益。

以上内容来自《管理者14天看懂财务报表》。

90%管理者都不明白这件事:你公司的钱从哪里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