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吃個午飯怎麼就那麼辛苦

工作日,吃个午饭怎么就那么辛苦

新一醬最近的工作日生活發生了一個小變化:公司食堂似乎是換了大廚,做菜的水平變得很不穩定,再加上天氣不錯也撓得新一醬想要嘗試新東西,於是每天都開始加入了上海多數公司人中午出門覓食的大軍中。

一旦開啟了這樣的生活,午飯“去哪裡吃”“吃什麼”“吃多貴”就成為了新一醬的一日三問。新一醬的辦公室位於南京西路這樣的核心地段,周邊有新開業的商場,餐館的汰換率也高,但即使這樣,要做到每天的午飯不重樣,價格能在合理的範圍,且不能去太熱門的餐廳排隊耽誤時間,也並不是容易的事情。

而那些辦公室位於新型商務區的朋友困難明顯更大。如果公司或園區沒有食堂,周邊步行範圍內能找到的餐廳大多是簡餐快餐,菜單少有變化,要提高午餐的豐富度,很多人只能嚴重依賴外賣。

體會到公司人午餐的不易,新一醬想著至少可以先從數據上看看不同區域上班族的就餐條件,在這個基礎上再去討論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在開始這個研究之前,新一醬先定義了上海寫字樓聚集程度最高的區域:

工作日,吃个午饭怎么就那么辛苦

在計算商務區時,新一醬主要考察的是甲級寫字樓的聚集程度。從上海的辦公空間分佈特點看,硬件配套更好的甲級寫字樓周邊通常也能聚集其他類型的辦公空間,形成租金價格和進駐公司梯度豐富的商務區,這類商務區在規劃時也會預留一定的商業配套,形成了相對成熟的一片辦公區域。

上圖中,新一醬用甲級寫字樓的核密度值識別出了上海的21個商務區。其中包括了南京西路/靜安寺、南京東路/外灘、淮海中路、徐家彙、陸家嘴這樣的傳統中央商務區,也有五角場、上海火車站、長風、四川北路/北外灘等正在崛起的非中央商務區。

要用數據瞭解在這些商務區上班午飯是否成問題,就要先明確公司人吃飯的一般方式:除了公司有食堂(這個情況比較難統計),剩下的就是出去找家餐館、買便利店的便當,或者點外賣。

通常來說,公司人在午休時間出門吃飯最遠能接受步行時間也就在8到10分鐘左右。因此,我們定義寫字樓半徑600米範圍內的餐廳為這個寫字樓的“周邊餐廳”。在上海的所有甲級寫字樓中,周邊餐廳最多的匯金大廈在600米範圍內擁有1264家餐廳,它們分佈於整個人民廣場至南京東路地鐵站沿線,包括南京路步行街上的眾多商場中。

工作日,吃个午饭怎么就那么辛苦

與匯金大廈類似,你還能在上海找出至少20棟寫字樓周邊都有1000多家餐廳,不過它們全部來自南京東路/外灘商務區。在周邊餐廳數量上,南京東路/外灘是全上海表現最好的商務區,平均每棟甲級寫字樓周邊都有761家餐廳。

不過,同樣是市中心的核心商務區,在陸家嘴上班的金融工作者們卻只能平均在自己的寫字樓附近找到305家餐廳,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還屬於高價餐廳。

工作日,吃个午饭怎么就那么辛苦

新一醬進一步統計了各商務區的餐廳價格分佈情況,並按照50元以下餐廳的佔比在上圖中對它們做了排序。幾乎在所有非中央商務區,只需要50元以下就能解決一頓飯的餐廳佔到寫字樓周邊餐廳的一半以上。但在中央商務區,寫字樓周邊的高價餐廳就多了起來。

在市中心地段,餐廳的功能會更綜合,它不僅供應周邊公司人的午餐,也要服務於購物休閒、商務洽談甚至旅遊觀光等人群的就餐需求。這豐富了周邊公司人的就餐選擇,但也意味著更高的價格。出於每日就餐成本的控制,不少公司人會時不時在便利店購買只需要十幾元便當的來做平衡——當然很多時候也是因為中午時間緊張。

工作日,吃个午饭怎么就那么辛苦

新一醬用類似周邊餐廳數量的方法計算了寫字樓周邊便利店的數量。不過,到便利店買便當的人或者是時間緊迫,來去匆匆,或者是圖個方便,懶得走太遠。所以,新一醬只把距離寫字樓400米直線距離的便利店算作了寫字樓的“周邊便利店”。當然,上海的便利店中,羅森、全家和7-ELEVEn三大外資便利店售賣的便當質量較高、選擇也較為豐富,因此新一醬只計算了這三家外資便利店的數量。

按照商務區把每個寫字樓擁有的周邊便利店數量做了平均計算,中央商務區的表現明顯好於非中央商務區。浦東楊高路和陸家嘴商務區的寫字樓周邊都有平均7個以上的外資便利店,成了買便利店便當最為方便的商務區。便利店配套較差的商務區則集中於上海的西南和東北兩個方向的商務區。

如果附近餐廳不夠多,去便利店買便當也不方便——或者選擇太少容易吃膩,公司人剩下的選擇就是點外賣了。

工作日,吃个午饭怎么就那么辛苦

新一醬從外賣平臺餓了麼拿到了一批時間跨度為2018年1月至3月的外賣訂單數據。從全上海的數據看,這段包括了59個工作日(春節假期前後的數據偏差較大,實際工作日可能更少)的時間裡,上海有19棟寫字樓的外賣訂單總量超過了500單,也就是平均一天8.5單以上。其中,位於上海火車站商務區的恆豐路商務樓甚至3個月內總共點了3171單,平均每個工作日53.7單。

一棟寫字樓中的公司人是否頻繁地叫外賣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除了周邊餐館和便利店就餐的方便程度,進駐公司的工作性質、收入水平等等也都會是影響因子。但如果考察整個商務區內所有寫字樓的外賣訂單量,並結合觀察周邊餐廳和便利店的數量,就可以總結出一些規律。

工作日,吃个午饭怎么就那么辛苦

將各商務區周邊餐廳的數量、便利店數量以及外賣訂單量的數據歸一化並投射到蛛網圖上後,你可以看到,位於市中心的商務區整體外出就餐的便利度相對較高。比如以南京東路/外灘為代表的一類商務區,外出就餐選擇多、便利店買便當也方便,吃外賣的人也就比較少;像中山公園、徐家彙這樣的商務區,三種就餐選擇較為平均;而在所有成熟的中央商務區中,陸家嘴和楊高路的外出就餐環境最為薄弱,人們對便當和外賣的依賴程度更高。

在非中央商務區中,長風和上海火車站的外賣依賴程度是最高的,它們周邊的餐廳和便利店數量明顯偏低,最方便的選擇只有外賣。

為了進一步理解各個商務區內部午飯問題的實質,新一醬找來了長風和陸家嘴兩個商務區為案例。它們中一個是非中央商務區中的高度外賣依賴者,另一個則是中央商務區中就餐環境薄弱的區域。

工作日,吃个午饭怎么就那么辛苦

對寫字樓周邊餐廳的菜式分類計算後,新一醬發現長風商務區雖然寫字樓周邊餐廳較少,但是適合上班時間便利就餐的快餐簡餐很多,主營快餐簡餐的餐廳佔到了所有餐廳的29.8%。新一醬也將21個主要商務區的寫字樓周邊餐廳做了相同的計算,發現快餐簡餐只佔到了周邊餐廳的18.3%。這樣看來,在長風上班的人們便利就餐的需求可能大體還能滿足,但是如果想多換換口味,或者多換幾家館子,可能就比較麻煩了。

工作日,吃个午饭怎么就那么辛苦

新一醬在空間上對餐廳數據做了核密度分析。按照600米直線距離的計算方法,長風地區寫字樓的周邊餐廳的確比較少。但是,如果人們願意走兩三公里,或者騎共享單車去得更遠,那麼這一區域附近的幾個地鐵站周邊都是有不少餐廳的。在長風商務區西北邊的真北路,西南邊的北新涇,東南邊的婁山關路,三處地鐵站上蓋商業體中都有密集的餐廳,可供人們在休息時間充裕時出來打打牙祭。

工作日,吃个午饭怎么就那么辛苦

陸家嘴商務區的菜式分類則呈現了高端化的特徵。快餐簡餐和小吃所佔的比重遠遠低於上海主要商務區的比重,分別為9.7%和19.4%,而西餐、日本料理和粵菜則比重較高。其中主營西餐的餐廳佔到了陸家嘴寫字樓周邊餐廳的19.7%,是在陸家嘴上班最容易找到的菜式。這類餐廳通常等餐時間長,且客單價高,在陸家嘴本就不多的周邊餐廳中很難成為解決午飯問題的好選擇。

工作日,吃个午饭怎么就那么辛苦

新一醬琢磨著,在高樓林立的陸家嘴,苦於周邊餐廳太少的數萬公司人或許還有更好的外出就餐解決方案。新一醬為陸家嘴以外的地區也做了餐廳分佈的核密度分析。結果發現,從陸家嘴出發坐一兩站地鐵,在南京東路、世紀大道等地鐵站周邊就有不少餐廳。與這些周邊餐廳數量更多的商務區共享餐廳,也許能成為陸家嘴人的新選擇。

類似陸家嘴這樣,中央商務區的外出就餐問題還是能找到交通近便的附近區域解決。但接下來更容易面臨吃飯問題的商務區通常都會出現在非核心地段的新興商務區。根據仲量聯行的報告,2009年上海非中央商務區甲級寫字樓僅有40萬平方米存量,到2017年,這一數字已躍升至500萬平方米,它們之中多數位於遠離市中心的新開發區域。在長風附近,兩三公里還能有區域性或社區型商業體來滿足需求,但更多更遠的商務區是否還能在周邊找到可以與其他人群共享的就餐空間呢?

歡迎在文末留言,與新一醬分享你的工作日午餐問題。

點擊關鍵詞 看我們做過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