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工作效率翻倍的3個小技巧,加班是不可能加班的!

讓你工作效率翻倍的3個小技巧,加班是不可能加班的!

在每天的日常工作中,很多人都是一天忙到腳不著地,甚至還需要通過加班來完成當天的事物。身心疲累不說,關鍵是有時候還沒有成果。究其原因,很多時間都被浪費在了一些無效的進程當中。經過實戰總結,有三個小技巧可以確實有效的節省工作時間和提升工作效率,讓工作之餘,有更多的個人時間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1.養成信息分類歸檔的習慣

讓你工作效率翻倍的3個小技巧,加班是不可能加班的!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經常看到很多同事花費大量的時間來回重複蒐集信息,比如某個客戶的資料等等。找東西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你不需要的時候,隨時都能看見;當你迫切需要的時候,他們往往“隱藏”了起來,有時候甚至怎麼都找不到。不但浪費時間,還嚴重影響個人心情。

解決這個困擾的最好的辦法,就是養成信息分類歸檔的習慣。提取信息的核心關鍵詞,將同類信息歸集到一個文檔裡面,根據信息的重要程度,可以採用金字塔結構進行有序排列。然後,文檔的命名一定要包含核心關鍵詞等明確化的信息元素,讓自己看到文檔的第一時間立即知道該文檔中包含的是怎樣的信息。最後,將所有的文檔信息統一存放到一個指定位置,每次只要通過一個單一入口就能快速的找到所有需要的內容。

關於信息建檔歸類的工具有很多,比如辦公軟件、有道雲筆記等等,可以根據個人的習慣來選用。

2.學會將事物進行分解和融合

讓你工作效率翻倍的3個小技巧,加班是不可能加班的!

我們總是習慣性的希望事情能一蹴而就,但事實正好相反。就像吃飯一樣,需要一口一口來完成咀嚼、吞嚥等動作,最後食物才能順利的到達胃裡面填飽肚子。處理事物也是一樣,需要將事物逐步分解,通過一連串的過程來達成最後的結果,跟吃飯的區別,更多的是在腦力上的差異。

那麼,如何將事物進行分解呢?這裡,我們以做一個文案來舉例說明。在做文案前,我們先把文案所需要的要素羅列如下:

文案的主題是什麼?

主題的邏輯結構怎樣體現?

背景分析需要哪些核心因素?

市場分析應該怎麼寫?

目標用戶特性是怎樣的?

哪些案例適用於本文案?

文案配圖要怎樣搭配?

......

將這些要素做成清單。確定主題之後,根據已經掌握的信息,先易後難的逐步完成每一個過程,最後在進行適當的調整融合,一份完成的文案至此完成。從結果上面來看,整體的工作量雖然沒有減少,但工作效率上不可同日而語。

3.專注於一件事情

讓你工作效率翻倍的3個小技巧,加班是不可能加班的!

很多人為了節省工作時間,會選擇讓自己進入“多任務多線程”模式,一會兒做一下幻燈片,一會兒做一下表格,以此來解除工作“緊迫症”,讓自己沉浸在“所有工作都在有條不紊的同步進行”的錯覺中。

這樣做的結果,不僅僅浪費時間,最後往往沒有一件事物能及時完成。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保持專注,世界會為你讓路”,工作也是如此。在某個時間段,專注於手頭上的某一件事情,直至完成為止,再去處理另外一件事情。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會有疑惑,我一天有那麼多事情要處理,那麼我到底該優先處理哪些事情呢?這裡教大家一個方法——四象限法,記得做筆記哦。

讓你工作效率翻倍的3個小技巧,加班是不可能加班的!

四象限法在數學上的應用,可能大家都很熟悉,在工作生活中的應用可能見的不太多。言歸正傳,每天進入公司的第一件事情,先將當天要完成的事物羅列成清單。然後,根據四象限法的核心要素——重要性和緊迫性,將事物歸集到四大類——既重要又緊迫、不重要但緊迫、重要但不緊迫、既不重要也不緊迫。按照這個順序去處理事情,不僅效率提高了,而且還能有條不紊。

結束語

掌握一些高效的工作方法和習慣,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還能釋放更多的個人時間,這是一件讓所有人都愉快的事情。關於提高工作效率這個事兒,大家平時還有哪些高招呢,歡迎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