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艷的10年小攤

這2年,涼皮老字號我寫焦的了。

有趣的是,當你開始思考誰是最愛時,90%會選擇最熟悉的那家,無論是原料還是工藝,在此刻已經沒那麼重要了。

因為當你吃遍了的時候,會發現同一類食物,大體是萬變不離其宗的,很難產生驚豔感。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但今天安利的這家10年老字號,合肥沒有同款。第一次吃,甚至有種驚豔前半生的feel

因為TA的源頭實在離合肥太遠了,遠在很多人都沒去過的海藏咽喉——青海。

從凌晨2點到天亮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感謝阿姨白天幫我還原了現場

平凡人的一天從天亮開始,而掌櫃孫阿姨的一天從凌晨就開始了。

凌晨2點,鬧鐘響了。起床、開燈、做釀皮。做到清早,看看鐘表:哦,該下樓買菜了。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大家都知道,涼皮的原料是山芋粉,麵皮多半用普通麵粉,而釀皮卻是

高筋粉

聽到高筋粉,是不是已經腦補了口感的筋道?事實也確實如此。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經過和麵、洗面、沉澱、過篩等步驟,製作釀皮的面水最終形成,麵筋也在途中做好了。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剩下的工序就比較機械了。將模具放到沸水上持續加熱,期間不停旋轉,保證受熱均勻。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大約幾分鐘,釀皮成型並起泡,說明熟了。這時候再拿到冷水盆中冷卻片刻。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一張張釀皮終於完工,是功夫活也是體力活。

阿姨說,也有供應商找過她,但口感始終達不到心中的標準,果斷大手一揮,我們不約。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一整張出一份釀皮。涼皮拿在手裡輕飄飄的,而釀皮則沉甸甸的,畢竟是實打實的高筋粉啊。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以上是白釀皮的做法,還有一種是黃釀皮,其實工藝相同,只是蒸制時間更長,要足足1小時。

這就是為什麼每天只能出幾十份,自己做忙不過來,交給別人又不放心。

每天幾十份的青海釀皮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一份合格的青海釀皮,除了主角釀皮,配料同樣不容忽視。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西北人似乎對韭菜情有獨鍾,比如以韭菜為原料的面片湯,用作臊子的臊子面。而釀皮裡,則用到了過了熱油的韭菜汁。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釀皮裡沒有芥末汁,青海人絕對矢口否認這是家鄉小吃。這裡用的是黃芥末粉,買回來自己調製的。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上裡提到的黃芥末,跟蘸刺身的綠芥末和東北芥末油不是一個物種,不辛辣。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芝麻和辣油也是缺一不可的經典。

辣油特地從青海運來,延續了西北美食的精髓,香而不辣,回味起來滿口都是香潤。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醋也不是普通的醋,經過二次烹飪,本身的酸咧感已經沒了,帶點滷湯式的香。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然後就是豆芽麵筋這種配菜,特別推薦麵筋,口感吊打市面9成,組織緊密,而不是爛歪歪的。

正宗青海釀皮,配菜裡並沒有豆芽,這裡是為了適應本地偏好,就像上海的淮藍流肉湯有些會放咖喱。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起先,我覺得這家店無異於任何老字號,但一個細節讓我覺得TA太不同了。

一般性涼皮店的配菜,比方豆芽,都是泡在水裡的。但你想過嗎,那個水是生水還是開水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這個綠繩大桶,裡面是家裡燒好的涼白開。老式小區沒電梯,從4樓就這麼一桶桶拎過來。

61歲的老人,我試著想象那個畫面,有點難過,又覺得渾身充滿正能量。

白釀皮VS黃釀皮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白釀皮

釀皮總共2種,一種偏薄的白釀皮,一種更厚實的黃釀皮。

喜不喜韭菜,能不能吃辣,阿姨都會把你照顧得服服帖帖。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夾起一根白釀皮送入嘴中,像是打開了新世界,怎麼會有既彈又軟還結實的操作!?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還沒仔細咀嚼,囫圇吞棗又來了兩口,整個口腔都被包裹的感覺,實在美好。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調味也很驚豔,融合了韭菜的香,紅油的溫潤,吃到底,還有黃芥末的微微刺激。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一碗下肚,你可以同時感受到嫩滑與Q彈,清爽和厚重。因為原料是高筋麵粉,對我這個正常食量的妹紙來說,差不多飽了。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黃釀皮

黃釀皮和白的其他無異,只是釀皮本身有區別。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麵筋特別好,吸湯但沒有稀爛的跡象。

另外,我是個巨討厭韭菜的人,老覺得一股怪味。但這裡可能因為過了油,衝勁淡了,聞起來還挺舒服。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與白釀皮的Q彈不同,黃釀皮較軟滑,有點山楂糕的感覺,嚼起來細潤緊密

個人而言,還是白釀皮更對我路子。黃的做工複雜,加上量少,嚐嚐鮮也不錯。

10年小攤背後的故事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老合肥都知道,38所是個特殊的存在,這裡聚集了無數支援過國防事業的青海軍工廠子弟。

孫阿姨和愛人任叔叔,正是這些平凡又不平凡的人群之中的兩位。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90年代初,青海核工業進程畫上完美節點,工人們完成了使命,分調至全國各地,老倆口便從此駐紮在合肥。

10多年後,兩人退休,想找點事情發揮餘熱,於是回了趟青海,把記憶裡的味道帶了過來。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經常出沒38所,不難發現這裡的老一輩大多操著北方口音,甚至帶點西北腔。

用任叔叔的話說,這小區鄰里可都是一輩子的交情,誰家裡出點事,大家都本能地像親人一樣去幫忙。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攝於5月23號

這3個月,我前前後後跑了好幾趟小攤,每次都能偶遇圖上二老,我心想她們是饞還是怎搞的。。

後來才知道,她們都是阿姨的好基友,那種每天早上會提醒她:“韭菜買了吧,我來幫你摘”的BFF。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老兩口的獨子把客人送上車

有位老客從遠處特地趕來,打包了14份(顯然是單位團購)。我想說,每天就幾十份,ballball你下手輕一點吧。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午後過了飯點,小區比早些時候更為靜謐,老年人出來打打牌,聊聊新鮮的或者不新鮮的往事,把不太中用的老狗放出來吹吹穿堂風...

任叔叔過來交接班,好讓愛人回家眯一會。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這個小區的老樹很多,樹蔭茂密,風把樹影吹得晃動在地上,你懂那種樸素的感覺嗎,簡直美好得想要流淚。

而這個小區的人與食物,亦如陽光下的植物,充滿了自然而然發生的情感。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最後說個花絮,略長

我去探店,一向都是規規矩矩買單,雖然有時老闆不收,但我會霸王硬上弓付清。

孫阿姨要把錢還我時,我趕緊拎包閃,看阿姨守著攤子沒追出來,我才在遠處道了個別。

結果任叔叔穿個老頭背心,左手拿著毛爺爺,右手拿個芭蕉扇,從小區裡追我追到小區外...

雖然最後沒成功,但人硬是在太陽下站了半分鐘目送我離開街角才往回走。

本以為這事兒就過去了。。

拍攝那天是週五,晚上我喝大了,想週六睡個懶覺,結果9點被個陌生電話吵醒,當時特想罵人。

電話那頭傳來:“是小王嗎,我是孫阿姨釀皮的叔叔,是不是吵著您睡覺了?”

我嚇得趕緊坐起來,說沒有沒有。

“小王啊,你說你昨天怎麼能付錢呢,我們北方人熱情好客,你讓我面子往哪兒擱?我昨晚半天都睡不著覺,你趕緊有空再來,把付的錢都給我吃回來!”

“還有,你們單位有沒有反饋機制?大熱天拍攝不容易,去我家連水果也不吃...我要跟你領導表揚一下”

我記得自己說了很多句對不起,然後就傻呵呵地笑。

我們這代人揹負的東西太多,沒見過面都能在網上撕逼。而當你遇見這樣的長者,會希望自己也能有他一樣的清澈。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友情提示

➊釀皮4~10月才有,視天氣而定,運氣好的話延到11月。

千萬別季後跑去,然後回頭罵我:根本沒有釀皮攤,美食合肥大豬蹄子

➋本著保質的原則,加上功夫活實在熬人,攤主每天只能出幾十份。

一般來說,下午茶時間就賣空了。最好提前1天電聯預留,或去之前詢問是否售罄。

➌不管是口感還是調味,釀皮和常吃的涼皮面皮絕對不同。

你可以把TA當成嚐鮮之旅,但千萬別在腦中過度神化,畢竟每個人的味覺都不一樣。

➍釀皮馬路對過,是我發掘的38所燙串,可以順帶搞下。媽鴨,時間過得真快!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從去年5月我安利後,長長的隊伍持續大半年,現在緩解很多,熱火勁過了。

另外,葉婆裡脊肉夾餅這個月也不用排隊了,你放心去。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講真,看到這種大排長隊的場面,我欣慰中帶著不安。

就拿上一篇廣式湯館來說,有位粉絲反映,等了1個多小時還沒吃上,氣炸了跟我吐槽。

這家釀皮,我可要叮囑好你,老倆口不為掙錢,產量極為有限,別吼吼的去。來日方長,細水長流不是挺好麼。

希望你安利給我好吃的,尤其是生意一般的小攤小店(位置不能太遠例如北城)。

我希望,手藝人能靠手藝賺到錢,而不是被這個浮躁的社會淘汰。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孫阿姨釀皮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 早9點半開始營業,賣完就閃

18955115729(晚9點阿姨已經在做夢了

蜀山區,五里墩團安新村內

2號線五里墩站,出站後沿合作化路往北騎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淠河路正門如圖所示,入門照直走就能看到阿姨的紅棚子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五里墩,六旬老倆口,一口就驚豔的10年小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