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曹操一直「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終生沒有稱帝?

這是個好問題。曹操是不敢稱帝,還是不願意稱帝,這個有待商榷。

現在流行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這句話和史實並不符合。首先是“挾天子”,曹操對天子怎麼樣,有一個參考標準,那就是董卓。董卓可是徹底把天子架空,連皇宮都敢隨意出入,曹操敢嗎?(雖然有殺伏皇后一節,但並非常態)相反,曹操對漢獻帝還是有一些畏懼的,比如成語“汗流浹背”,就是從說曹操的。

為什麼曹操一直“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終生沒有稱帝?

再說令諸侯,曹操令得動誰?袁紹聽他的嗎?袁術聽他的嗎?劉備,劉表聽他的嗎?至於孫權,曹操在戰書裡都說了“近者奉辭伐罪”,奉辭,就是奉旨,奉旨來向孫權問罪,孫權認了嗎?所以說,曹操征戰天下多年,沒有一次勝利是因為所謂的“挾天子”“領諸侯”而使諸侯屈服的,都是他憑實力打下來的。

那麼,這個 挾天子以令諸侯 的說法就不成立了。事實上,更確切的說法應當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奉天子,即尊奉天子的意志,令不臣,即討伐那些,或者警示那些想要對大漢天下不忠的人。曹操曾經在《讓縣自鳴本志令》中說:設使天下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這句話結合史實來看,非常正確。袁術稱帝,曹操去討伐;袁紹也想稱帝,曹操滅了袁紹(雖然也是因為和他有利益衝突);孫權想稱帝(孫權和魯肅的塌前對策,魯肅就說“漢室不可興”,並且為孫權規劃好了一統天下的戰略,當時赤壁之戰還沒有開打),曹操去征討孫權。這樣看來,對於漢朝最忠誠的,反而是“漢賊”曹操。

為什麼曹操一直“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終生沒有稱帝?

事實也的確如此。如果沒有曹操,漢朝,將不僅僅是名存實亡,而是徹底完蛋,是曹操一直在為大漢朝撐著門面。曹操曾經說過,到了自己這個位置,他必須要封兒子到各地,自己牢牢掌握兵權,因為一旦他放下,那麼他自己的身家性命就不保,他為了自己和家人,必須繼續“專權”下去。

而曹操如果想篡位,有沒有可能成功?絕對是可能的。因為曹丕篡漢之時,天下諸侯,那個做出實際的討伐行動了?曹丕能篡權成功,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曹操積累下來的政治資本,也就是說,當時,漢朝已經不得人心了,曹操篡位,毫無阻礙。

為什麼曹操一直“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終生沒有稱帝?

但是曹操,他是一個有理想的政治家,他要興復漢室,所以,終其一生,都在為漢朝平定叛亂,即使有機會,有能力當皇帝,他也沒有這麼做。呂思勉先生在《三國史話》中,將曹操和諸葛亮並列,稱之為封建時代的道德楷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