挾天子以令諸侯?設摸金校尉挖墓以充軍費?我們都誤解了曹操

文/逐夢長風


提起曹操,大家都會認為他是個奸臣,是個亂臣賊子。他"挾天子以令諸侯",使漢獻帝淪為傀儡,東漢政權名存實亡。

他的兒子曹丕廢漢自立,建立了魏國,致使東漢真正滅亡。

歷朝歷代,無不對曹操咬牙切齒,對他的評價,除了文學上的,其他無一好話。在戲劇舞臺上,他的臉也越來越白,奸臣這個帽子,一直牢牢地戴在他的頭上。

可是,曹操真的是個奸臣嗎?他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真是為了挾持天子讓自己上位嗎?

<strong>不,他的本意絕非如此!

為什麼我會這樣說,請聽我細細道來。


挾天子以令諸侯?設摸金校尉挖墓以充軍費?我們都誤解了曹操


01年少時披肝瀝膽為國,得罪權貴黯然回鄉

曹操,是漢靈帝時的太尉曹嵩之子,曹嵩,是東漢末年宦官中常侍大長秋曹騰的養子,位列九卿,位高權重,富甲一方。

所以曹操出身於官宦世家,以孝舉廉出來做官。

曹操最開始,只是希望自己能當個郡守,這在他晚年所著的《述志令》中有寫:

"孤始舉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巖穴知名之士,恐為海內人之所見凡愚,谷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譽,使世士明知之,幫在濟南,始除殘去穢。"

這段話說明曹操當時自認為資質平庸,能當個郡守,讓百姓能得到教化,使自己的名字能讓名士聽到,他就滿足了。

當時曹操初出茅廬,銳氣十足,想著把社會上的一切黑暗勢力一掃而光,可是,他失敗了。

20歲,曹操在當洛陽部尉時,就造了個五色棒懸在尉廨門上,有犯禁者,不論地位高低,皆棒殺之。

皇帝寵幸的宦官蹇碩的叔父蹇圖違禁夜行,別人可能視若無睹,曹操不行,他毫不留情,把蹇圖用五色棒處死。於是,"京師斂跡,無敢犯者"。於是,他就得罪了一大幫權貴。不到三年就被貶到河南頓丘去。

公元184年,他因為破穎州黃巾軍有功,被升為濟南相。

他又幹了一件大事,奏請撤免八個趨附權貴、貪贓枉法的縣官,還下令搗毀了六百多所祠廟,並嚴禁祭祀鬼神,這下,把濟南這裡的權貴近臣全得罪了。

所以,後來濟南相任期滿後,他只能自己辭職不幹,退回家中休養。 當時,他才30多歲,正當壯年。

<strong>壯志非酬,莫若此!


挾天子以令諸侯?設摸金校尉挖墓以充軍費?我們都誤解了曹操


02 柳暗花明又一村,是金子總會發光


公元189年,董卓帶兵進入洛陽,廢少帝,立獻帝劉協,後又殺太后及少帝,自稱太師,專擅朝政。東漢由此大亂。

曹操雖然賦閒在家,但仍關心著國事。他看不慣董卓的驕橫跋扈,於是逃出了洛陽。

到陳留後,他號召天下英雄共同討伐董卓,引來了大家的響應。

公元190年,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曹操任代理奮武將軍,參加討董聯軍。

2月,被聯軍擊敗的董卓脅迫獻帝遷都長安,自己則焚燬宮室,劫掠人民,致使洛陽方圓二百里荒蕪凋敝無復人煙。

曹操主張趁勝追擊,可是討董聯軍人心不齊,各懷鬼胎。曹操只有自己孤軍深入,結果大敗,幸得堂弟相救,才保得性命。

回去後,曹操又提議諸軍各據要地,合圍董卓,可惜各軍都想發展自己的勢力,他的建議根本沒人聽。

曹操只能自己單幹。人從哪來?能徵的兵都給他們徵完了,曹操也不可能搶別人的兵,這會被群毆。

曹操想到了一個辦法,他去打黃巾軍,把黃巾軍收為己用,這樣一舉兩得,一消滅了黃巾軍,二來他的部隊也可以壯大。

曹操的軍隊實力很快大增。而與此同時,討董聯軍在大家各懷鬼胎的心思下,很快瓦解。

大家都發展自己的勢力,想取而代之東漢。

當時實力最強的是袁紹,而第一個提出"挾天令以令諸侯"的是袁紹的謀士沮授。

《後漢書·袁紹傳》記載:"沮授說紹曰:'且今州城粗定,兵強士附,西迎大駕,即官鄴都,挾天子而令諸侯,畜士馬以討不庭,誰能御之?'。

袁紹認為東漢氣數已盡,不想迎回漢獻帝,而是想取而代之,所以沒有聽沮授的建議。

而獻帝劉協自被董卓劫至長安後,一直處於顛沛流離之中。建安元年七月,獻帝終於回到京都洛陽,洛陽經董卓之亂,已是一片廢墟。

百官沒有地方居住,"披荊棘,依丘牆間",洛陽也沒有糧食,"州郡各擁強兵,而委輸不至,群僚飢乏,尚書郎以下自出採穭,或飢死牆壁間"。

漢獻帝的處境非常艱難。

而曹操當時小成氣候,他的謀士毛階建議曹操,迎漢獻帝於許縣,"修耕植以畜軍資"。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

其實,曹操初衷只是為了讓漢獻帝有個立錐之地。他前面打了那麼多仗,不就是為了東漢嗎?

迎立漢獻帝是為了他的初心,至於"令諸侯",簡直滑天下之大稽,當時各地的諸侯都在為爭自己的地盤而鬥得你死我活,天天想著取代東漢,另立新朝,還能聽漢獻帝的號令?

當時的局面如同戰國末年,各國國王還把東周天子放在眼裡嗎?

<strong>用膝蓋想想就不可能。史學家硬要把"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個名頭栽到曹操頭上,只是因為他的兒子逼漢獻帝禪位了。他們據此反推出曹操對漢獻帝也是狼子野心,實在是太扯了。


挾天子以令諸侯?設摸金校尉挖墓以充軍費?我們都誤解了曹操


03臨死前仍拒稱帝,一片丹心無人知


漢獻帝劉協到了許縣之後,封了曹操為大丞相,開始了"修耕植以畜軍資",募民屯田,大獲成功。當年就得谷百萬斛。

曹操也有了四處征戰的底氣,在十幾年間,他身先士卒,每每都是親自帶兵去打仗,一統了北方,最終三國鼎立,把劉備趕到四川,把東吳壓在吳越。

蜀漢、東吳實力越來越弱,最終被曹魏一統。

<strong>曹操統一了北方,如果沒他,北方不知道會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挾天子以令諸侯?設摸金校尉挖墓以充軍費?我們都誤解了曹操


而他一直被誤會想取而代之,大家都攻擊他。曹操的實力在這,他們攻擊不了,他們就攻擊曹操的私德。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陳琳的《為袁紹檄豫州文》,裡面說曹操是宦官之子,祖父和父親都是貪髒枉法之人,而"而操遂承資跋扈,恣行兇忒,割剝元元,殘賢害善。"

文中還汙衊曹操設立了摸金校尉、邱中郎將,大挖墳墓。

此大謬也,除了這篇文,其他史料都沒能證明曹操設立了這兩個職位用來挖墳。這只是袁紹借陳琳之口,栽贓曹操罷了。

曹操看到了這篇檄文,哈哈一笑了之,對於跳樑小醜,一力降十會就夠了,後世只有武則天有此風範!

曹操大敗袁紹,袁紹集團破滅,陳琳歸於曹操麾下,曹操沒有對他小雞肚腸,而是對陳琳委以重任,曹操的心胸可見一斑!

<strong>曹操實則以周公為榜樣,他只想當個周公。在《述志令》中他也有表明:

"孤此言皆肝鬲之要也48。所以勤勤懇懇敘心腹者,見周公有《金縢》之書以自明49,恐人不信之故。"

東吳孫權稱帝前,派使者到曹操這裡,勸說曹操稱帝,曹操不肯。

曹操老年時,江山穩固,手下紛紛勸曹操稱帝,也被曹操拒絕,曹操再三拒絕稱帝,即使是心腹再三勸說也不肯。

<strong>他不願背叛東漢,直到死,都以東漢丞相自居。


挾天子以令諸侯?設摸金校尉挖墓以充軍費?我們都誤解了曹操


但造化弄人,他一死,他的兒子曹丕即位丞相之後,就逼漢獻帝退位,自己稱帝,建立了魏國。

導致曹操想全自己一片忠心的機會都沒有。他的一切行為,都被披上了亂臣賊子的外衣。

他也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整整兩千年!

雖有曹操自己所著的《述志令》以抒胸臆,但眾口爍金,三人成虎。

<strong>斯者如斯夫,一聲嘆息!

<strong>生前,他不在意別人對他的汙衊,想必身後,他也不會在意世間對他的評價。

<strong>他對得起自己,對得起漢室!

<strong>他這一生,沒白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