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餐飲真放開了,卻吃不出感覺了!


石家莊餐飲真放開了,卻吃不出感覺了!

宅在家裡那段時間,最想要做的事兒就是,等疫情穩定了,餐廳開門了,到外面大吃特吃一頓。這麼久了,心中盪漾的只有那一個字:饞。雖然期間也產生了太多的民間大廚,估計各位老鐵和我一樣,還是不能替代想出去搓一頓的慾望。

當這一天真的到來了,慾望和衝動反而沒有那麼強烈了。彷彿在轉瞬之間,宅在家裡想象中的美食,並沒有太過吸引人。悉數在腦中過濾一遍,一切都變得模糊起來,糾結於選擇。或者可以換句話說,沒有什麼東西特別吸引你,不吃不行。

疫情只是讓你的生活按下了暫停鍵,你的消費習慣和消費能力還停留在疫情前的水平,並沒有因為疫情而有太大的改變。回味過去吃過的東西,吸引力自然打了折扣。對比出來的感覺,都不是太真實的。

石家莊餐飲真放開了,卻吃不出感覺了!

或許是因為錢不夠多,限制了自己的想象。即便是想象的到,也不一定有這樣的堂食環境。看看自己荷包的厚度,便沒有了任性的本錢。

再有就是,疫情還沒有真正過去,內心的恐懼感並沒有完全散去。這樣的感覺,自然不是想要的,必然會影響到你做決定的勇氣。

上週去拜訪一位協會領導,本鄉本土的石家莊人。閒聊之際,說到對石家莊的感受。領導說的很中肯,我們的城市缺少一種情懷,讓人能有歸屬感的情懷。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沒有集體認同的家鄉味道。

石家莊餐飲真放開了,卻吃不出感覺了!

領導說的這一點,這兩天在解封的武漢找到了例證。3月底,武漢當地老字號店鋪在重新開張的第一天就感受到了人們的熱情。早上8點,來買熱乾麵的武漢人就已經在門外排起了隊,即便只限外賣和自提,在1個多小時內,店裡就賣光了400多單熱乾麵。附近街坊一次性提走四碗“家庭套裝”,外賣小哥一手拎走七、八碗”大單“,實在是最正常不過的事。

還有的吃客,剛拿上熱乎的打包盒,便迫不及待地倒上芝麻醬,直接在路邊吃起來:“熱乾麵,熱乾麵,就是熱的好吃!”在武漢人眼裡,只有吃下這碗惦記了兩個多月的熱乾麵,內心才真正地走出冬季,在春天甦醒。

其他還有面窩、豆皮、糊湯粉、油餅包燒麥.....清晨走上街頭看看,那些過早的武漢人扯一張塑料小凳吃、拼一張油膩桌板吃、蹲在馬路牙子吃、靠在燈柱底下吃、翹腳蹬在花壇邊吃,甚至於趕著紅綠燈也能吃。整座城市的勃勃生氣,就在這樣的節奏下流竄,所有加入到過早隊伍裡的食客,循著這樣的節奏,嘴中食物也變得更加美味。

石家莊餐飲真放開了,卻吃不出感覺了!

這就是武漢,這就是武漢味道,武漢人的家鄉味道。武漢的解封,是從味蕾喚醒的激情開始的。

武漢是痛苦的,但是武漢又是幸運的。疫情讓整座城市停了下來,但當這座城市重新啟動,武漢人又有著讓他們牽掛、讓他們無法割捨的家鄉美食。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咖叔在想,如果武漢和石家莊換個角色,我們會有武漢人這份喜悅嗎?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麼真的可以出來堂食了,我們卻沒了感覺和激情,因為我們沒有能代表這座城市的家鄉味道、家鄉美食。

一座城市真正的魅力,就是這市井的煙火味。這是我們應該努力的方向,去挖掘、去保護我們的地方特色小吃,讓它能走進我們的生活和記憶,每每遇到災難的時候,我們也能有心靈的慰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