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格局

我國現階段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要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紮實的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審美情趣的同時,突出強調要使學生具有中華文化底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國際視野,成為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簡單來說,就是立德樹人,或者德才兼備。

家庭教育,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格局

教育的主要形態:

  • 家庭教育
  • 學校教育
  • 社會教育

一般人的啟蒙教育都是家庭教育,那麼家教是什麼,家教指家長對子弟進行的關於道德、禮節的教育。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說:“一個人從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裡引導,能決定他後來往哪裡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會在孩子今後的人生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孩子剛生下來就是一張白紙,父母的言行至關重要。

家庭教育,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格局

我們平時經常聽到,有人誇獎孩子,說這個孩子真有禮貌,有家教。其實家教的本質就是立德。

北宋時期,包青天包拯不僅自己為官清廉,教子有方,晚年還請石匠將他立下的家訓“後世子孫仕宦,在犯贓濫者,不得入歸本這家,亡死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若孫也。 ”刻在碑上,將碑鑲立於堂屋的東壁,令子孫時時觀瞻,嚴格奉行。

南北朝時期教育家顏之推在《顏氏家訓》中說:“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約1500年前就提出了“慈而有度,嚴而有格”的教育原則與方法。寬鬆有度,舒放自如。

託樂斯泰說過:“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美上。”

家庭教育,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格局

而且無數事實證明,好的家教,將讓孩子的一生受益。我們來看一下球王貝利的父親怎麼教育他的:

巴西足球運動員貝利,被人們稱為“球王”,技術超群,自幼酷愛足球運動。有一次,小貝利剛踢完一場比賽。休息時,他向同伴要了一根香菸,似乎剛才的疲勞也頓時煙消雲散。

這一切,他的父親全看到了。晚上,回到家,父親沒有問他今天球踢得怎麼樣,而是開門見山:“你今天抽菸了?是嗎?”“抽了。”小貝利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事,紅著臉,低下頭準備接受父親的訓斥。

但是,父親並沒有發火。他從椅子上站起來,在屋裡來來回回走了好半天,才平靜地對小貝利說:“孩子,你踢球有幾分天資,也許將來會有出息。可是,你現在卻抽菸了,抽菸會損壞身體,使你比賽時發揮不出應有的水平,你會因此會毀掉你的前程。”

小貝利的頭更低了。父親又語重心長地說:“作為父親,我有責任教育你向好的方面發展,最後做決定的是你自己。我想問問你,你是願意抽菸呢,還是做個有出息的球員呢?孩子,你該懂事了,自己選擇吧!”

父親從口袋裡掏出一疊鈔票遞給貝利,繼續說:“你如果不願意做一個有出息的運動員,執意要抽菸的話,這點錢就作為你買菸的經費吧!”父親說完便走了出去。

望著父親遠去的背影,仔細回味著父親的話語,貝利哭了,他哭得很傷心,過了很久才止住抽泣。他猛然醒悟了,拿著鈔票跑出去還給父親,並堅決地說:“爸爸,我發誓,再也不抽菸了,我一定當一個有出息的運動員。”

從次以後,貝利再也沒抽過一次煙。他刻苦訓練,球藝飛速提高,15歲加入巴西勁旅桑托斯俱樂部,16歲進入巴西國家隊,代表巴西隊參賽92場打進77球,奪得1958、1962、1970年三屆世界盃冠軍,為巴西永久保留雷米特杯,是唯一一位三奪世界盃冠軍的球員。

家庭教育,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格局

聯想起近日以來的許某馨、麥某鼎、還有將近六十歲犯錯還要八十多歲父親出來道歉的蔣某文事件,學校教育他們都過關了,舉止的源頭可以說是家庭教育的不到位,沒有敬畏之心,甚至連基本的是非之心和辨別能力都喪失了。

孔鯉經過孔子的庭院都知道用趨庭表達自己對父親的崇敬,不管父親在不在家。

孟子說,人與禽獸的區別在於,人有四心: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他認為這四心是人與生俱來的品質。

家庭教育,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格局

所以,無論到何時,對孩子的教育千萬不能缺了家教,缺了德。教育無論怎麼改革,傳統文化的精華不可丟棄。親愛的網友,您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