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年證明,茅臺酒價格與換帥無直接關係

40多年證明,茅臺酒價格與換帥無直接關係

文丨朱海仙

近日,茅臺換帥一事持續發酵,53度飛天茅臺的價格也隨之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換帥會不會影響茅臺酒價格,未來價格怎麼變動?各方輿論層出不窮。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本文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梳理了40年來茅臺酒價格歷史走向,或許我們可以從中窺出其奧秘所在。

計劃經濟下的茅臺

上個世紀80年初,國家核定的茅臺零售價為7元/瓶。這個時期,國家處於計劃經濟時代,行業尙屬於賣方市場,茅臺酒由國家定價。在這種體系下,國家在生產、資源分配以及產品消費各方面,都是先進行計劃安排。茅臺酒也實行計劃生產,計劃分配。由於產量低,又要兼顧出口、接待等需求,分配到各地的茅臺酒鳳毛麟角,普通老百姓無法買到茅臺酒。

當時豬肉零售價每市斤也就1元人民幣,普通工人每月收入水平只有40、50元左右。

直到1984年國家不再對白酒廠調撥糧食,酒廠採用市場價格採購糧食之後,茅臺酒才開始進入到擴產之路。

到了1985年中國第一次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此後又發生兩次,物價隨之快速上漲。茅臺酒也一路上漲至140元/瓶。

1986年國家核定零售價為8元/瓶加120張僑匯券(僑匯券1元錢1張,持有者在專門商店或櫃檯購買緊俏商品或生產物資)。

40多年證明,茅臺酒價格與換帥無直接關係

1987年,零售價128元/瓶;1988年,國家核定零售價為140元/瓶。

風起雲湧的90年代

90年代,這是酒行業最為“激盪”的歲月。金融危機、魯酒標王事件、山西朔州毒酒案爆發,白酒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出口增速下滑,行業遭遇誠信危機,產業政策限制白酒行業發展。古井貢酒、瀘州老窖、汾酒陷入經營困難;五糧液在衝擊中穩住價格,超越茅臺穩坐“酒王”十年之久。

1998年5月,季克良臨危受命,被任命為公司黨委書記,集黨委書記、董事長、總工程師於一身。在這10年期間,雖然酒行業風起雲湧,物價大變動,但茅臺酒價格沒有受到大沖擊,基本穩定在200元左右。

茅臺的“袁仁國時代”

進入21世紀,2000年,袁仁國擔任貴州茅臺酒廠副董事長、總經理,兼任茅臺酒股份公司董事長、銷售公司董事長。次年,貴州茅臺登陸資本市場,2011年10月,袁仁國接任季克良擔任茅臺集團董事長。茅臺正式迎來“袁仁國時代”,直至2018年5月卸任。

40多年證明,茅臺酒價格與換帥無直接關係

△上圖數據根據公開資料整理(春節價格另行討論)

這20年期間的茅臺酒價格,可以分幾個階段進行分析。

1、2000-2003年,行業處於調整期,價格增長停滯

首先,2000年至2003這幾年,受上個世紀90年底金融危機的波及以及稅收政策的不斷調整從嚴,消費稅收緊使得酒企成本上升,庫存高起;作為政商務活動感情潤滑劑的高檔白酒終端需求受到抑制萎縮,價格下跌,渠道利潤受到擠壓,茅臺酒出廠價及市場價格的增長處於停滯狀態。

40多年證明,茅臺酒價格與換帥無直接關係

2、2003-2013年,黃金十年,量價齊升

2003年至2013年,白酒行業迎來了量價齊升的黃金十年。談起這段時間,經銷商普遍認為“那是一個躺著就能賺錢的年代,茅臺一車一車往軍隊里拉”。

當時的主要背景包括宏觀(經濟高速發展,投資旺盛,經濟交往頻繁)、行業(餐飲渠道崛起)和企業(酒店盤中盤、消費者盤中盤等營銷模式創新)三方面的綜合因素,在“天時地利人和”的背景下,行業迎來了爆發期。如果仔細分析,還可以發現,在2008年政府出臺4萬億計劃之後,白酒產量增速於2010、2011年迅速提升至30%左右。

總體來看,這個階段,投資活動活躍,政商務宴請的頻率增加帶來了白酒消費量的大幅提升;行業持續繁榮,經銷商形成一致預期致使惜售囤貨現象出現,茅臺、五糧液等高端酒的供不應求,導致價格大幅拉昇,茅臺零售價在11年突破1500元,並於2012年春節前突破2000元;

3、2013-2015年,進入行業寒冬期,茅臺一度倒掛

在2012年以前,茅臺依賴公務消費,量價齊升。據公開資料顯示,當時業界普遍認為,茅臺酒直接和間接的公務消費佔比大約在70%。

40多年證明,茅臺酒價格與換帥無直接關係

2012年底中央出臺“八項規定”,受限“三公消費”及“禁酒令”的影響,政務消費進入疲軟狀態,身為高端白酒的茅臺消費受到高度抑制,茅臺酒價格出現斷崖式下跌,市場零售價格從最高時期的2000元被腰斬至880元。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的雙十一,酒仙網、1919開啟價格“廝殺戰”,飛天茅臺酒以699元/瓶被“血祭”,價格一度出現倒掛,彼時的茅臺酒出廠價為819元,成為茅臺史上無法抹去的“至暗時刻”。

4、2016年後,行業復甦分化,茅臺價格一路飆升

2016年至今,行業逐漸復甦,茅臺價格隨之回暖。一方面,由於茅臺酒生產工藝複雜,產能有限,加之有“離開茅臺鎮釀不出茅臺酒”之說,進一步加劇了茅臺酒的稀缺性和神秘性;另一方面,根據央視《經濟半小時》報道,最近幾年市場出現炒作“次新酒”的現象,進一步加劇茅臺酒一瓶難求局面。

40多年證明,茅臺酒價格與換帥無直接關係

注:2010-2013年銷量未整理,意義不大

在經濟學中,價格是由供給與需求之間的互相影響、平衡產生的,市場中商品的供給量越大,消費者願意為商品支付的價格越低;市場中商品的供給量越小,消費者願意為商品支付的價格越高。

同理,緊俏的茅臺自然價格會出現一路飆升。

2018年起,茅臺酒平均上調幅度18%左右,廠價提高至969元/瓶,2019年市場價格突破2000元左右,高峰期達到2500以上,至今出廠價維持不變。受疫情影響2020年1-2月份市場上傳出茅臺一批價跌落200元,但隨著疫情的穩定,企業復工復產茅臺價格又迅速回升。

那麼,回到時下普遍關注的問題。茅臺新帥高衛東上任,會影響茅臺酒價格嗎?從歷史角度來看,無直接關係。

縱觀近40年茅臺的歷史變遷,可以肯定的是,無論誰掌舵茅臺,其茅臺酒價格絕非一人可撼動,價格的漲跌往往受制於經濟環境、國家政策、市場生態、國民消費水平、企業產能、產品品質、品牌實力、營銷能力等多方面影響。

未來茅臺價格走向何方?

至於未來怎麼漲,何時漲?

對此,券商和業內專家給出了一些觀點。

天風證券認為,受疫情影響,茅臺一批價近期回落至2100元左右,但我們認為茅臺目前仍為賣方市場,同時高端白酒市場的擴容仍將隨著消費升級而演進,茅臺的消費和投資需求將有望支撐公司一批價維持在2000元以上。

川財證券研報表示,高衛東的到來或將進一步推進公司營銷渠道及渠道方面的改革,由於公司目前渠道利潤仍然較高,新一任領導的到來也帶了茅臺酒提價的預期。

平安證券認為,新領導率領茅臺集團將為貴州財政做出更大貢獻,具體將在茅臺酒出廠價和產能擴張上迎來新的變化。

根據貴州茅臺集團的“十三五”規劃,茅臺酒技改工程將於2020年6月30日前全面竣工,竣工後,將達到5.6萬噸產能。由於茅臺的環境承載能力,完成此次擴建後將不再擴建。

茅臺酒的生產週期為5年,從基酒制到成品酒也將經歷4年左右,因此當年基酒產量將影響約4年後成品酒的供給。

根據過去幾年茅臺公司基酒生產量、可供銷售成品酒數量及實際銷售量,推算出4年前基酒數量大約82%可轉換為可銷售成品酒數量。

根據2020年茅臺基酒產量5.6萬噸的目標,可以推算出2024年茅臺酒成品酒產量和銷量約為4-5萬噸,較2018年產銷增幅達53%,對應年複合增長率約為6%。

40多年證明,茅臺酒價格與換帥無直接關係

茅臺(的產能)就這麼多了,儘管不能年年喝、月月喝,但重要節日還是可以滿足,像中秋和大年三十這種重要節日。”李保芳說。

正如中國消費品研究專家肖竹青所言,“茅臺產量在短期還無法增產,所以五年內茅臺仍然會供不應求,按照價格形成規律,供不應求價格會上漲,供過於求價格會下跌,所以未來五年內茅臺價格不會跌。”

未來,茅臺酒價格如何變化?中華網酒業將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