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支妙招:小平菇撐起致富傘

“恁這電話打的太晚了,今天的平菇都訂出去了,明天吧,明天一大早給恁送過去。”3月6日上午,記者還未走進襄城縣山頭店鎮上秦村的新型菸葉炕房,便聽見一個響亮的聲音在接打電話。

第一書記支妙招:小平菇撐起致富傘

為何菸葉炕房裡會做起平菇買賣?帶著疑問,記者走進新型菸葉炕房大院,只見一排排煙葉炕房裡擺滿了平菇菌棒,肥厚的平菇長勢喜人。工人們忙碌地穿梭在各個炕房間,灑水、採摘、打包、裝車。

“以前咱誰也沒想過,炕房在閒置期還能種平菇,這多虧了俺們村的第一書記耿新要,現在俺每天能摘一百多斤平菇,一年下來能掙6、7萬元哩。”村支書秦留喜告訴記者。

第一書記支妙招:小平菇撐起致富傘

脫貧攻堅,重在產業。據瞭解,上秦村菸葉炕房項目是襄城縣2019年產業扶貧項目之一,項目帶動本村及周邊流轉土地1450畝,其中貧困戶土地112畝,群眾通過土地流轉每畝增收400元;純作煙種植期間,帶動周邊200名農村剩餘勞動力就近務工,其中貧困家庭勞動力20人,人均務工收入6000—8000元;村集體通過菸葉炕房出租,每年增收3萬元。但菸葉炕房每年實際利用期為3個月,閒置時間較長,為充分利用炕房,發揮扶貧資金效益最大化,該村第一書記耿新要和村兩委幹部通過多方考察,發現平菇種植產量高又有喜陰的特點,炕房空間密閉,非常適合平菇種植。2019年11月,上秦村投入資金5萬元,培育平菇菌袋2萬棒,先試先行,發展平菇種植,菌棒製作時累計帶動本村群眾30多人務工並參與制作環節,既增加了收入,又學習了平菇種植技術。“我從去年11月開始,就在這裡務工,不光免費學習平菇種植技術,每天還能掙60元工資,明年我也準備在自己家種點平菇試試。”上秦村的貧困戶秦國本高興的告訴記者。

第一書記支妙招:小平菇撐起致富傘

“目前我們村的平菇已開始銷售,周邊的縣市、大型商超都給我們下了訂單,預計可以摘菇6萬斤,為村集體經濟增收5-7萬元。試種成功後,我們計劃在全村大力推廣平菇種植,藉助村集體平臺,統管統銷,帶領群眾共同發展致富,爭取讓上秦村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蘑菇村。”上秦村第一書記耿新要充滿信心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