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黃菇的種植方法簡述


榆黃菇的種植方法簡述

金頂側耳又名榆黃蘑、金頂蘑、玉皇蘑、黃金菇;菌蓋草黃色至鮮黃色,光滑,漏斗狀,直徑3—10 釐米。菌肉白色。柄偏生。菌蓋鮮黃、油亮,優美喜人。榆黃蘑既具味道鮮美、香味濃郁、營養豐富的食用價值,又具有滋補強身的藥用價值。不但被中國人所喜愛,而且在國際市場較為搶手,生產和經營效益均較一般農產品高得多。


榆黃菇的種植方法簡述

1、栽培季節 根據榆黃蘑子實體分化和發育要求的溫度,我國北方地區可在秋、冬、春三季進行栽培,南方地區則以秋冬兩季較好。

2、栽培形式 榆黃蘑人工栽培有生料、發酵料和熟料三種形式,由於其抗雜能力強,菌絲生長髮育快,我國大多采用生料和發酵料栽培。

3、培養料及堆制 常用配方一:棉籽殼100千克、石灰2千克,料水比1∶1.3~1.5;該配方可生料栽培,也可發酵料栽培。 常用配方二:玉米芯70千克、麥麩15千克、腐熟雞糞15千克、生石灰4千克(各地石灰質量不同,添加的量可以稍作改動)、尿素0.3千克,石膏1千克、含水量在百分之65左右。培養料建堆要求高1米、寬1.2~1.5米、長不限。建堆後輕輕壓實料表,然後用較粗的木棒在堆上自上而下均勻地打通氣孔,以避免厭氧發酵。待堆內20釐米處溫度升至65℃左右時,維持12小時翻堆。翻堆時,要上下、內外使培養料互換位置,翻拌均勻。第一次翻堆後,待料溫再升到60℃以上時維持1~2天,再翻堆,前後共翻3~4次。當玉米芯變成深棕色、有發酵香味時,發酵結束。

4、發菌管理 發菌場所溫度不要超過25℃,空氣相對溼度以60%~70%為好,同時要注意遮光及通風換氣。棚溫要控制在28℃以下,超過28℃要注意散堆降溫或通風降溫。發菌一週後,檢查菌絲萌發情況。若發現菌絲不萌發應補種;若發現少量雜菌感染,應加強發菌室通風降溫,控制或抑制雜菌發展。若溫度過低,還需保溫、升溫,保證菌絲正常生長髮育。一般25~30天菌絲即可長滿全袋。

5、出菇管理 菌絲長滿袋後,再維持3~7天,即可進行出菇管理。生產中多采用菌牆出菇管理,菌牆的碼垛方法與平菇相同。菌牆築好後牆頂灌水,菇房(棚)溫度保持在15~20℃,空氣溼度85%~95%,拉大溫差,注意通風換氣並給予一定的散射光刺激,約一週後,菌蕾就會大量出現。出菇期間往栽培場所地面、空間增加噴霧2~3次,並注意通風,保持空氣新鮮,榆黃蘑從現蕾到採收一般需8~10天。

6、採收加工 播種後35天左右即可收成。成熟標準:菇蓋尚未展平時,即可整叢割下。管理得法,每簇一次可收300克,最大的500克。袋栽的收完頭茬菇後,應摘除老根及料面殘留。收穫2茬後,袋內含水量下降時,應浸水補充水分。收穫3茬後,也可採取脫袋野外埋筒覆土,還可長1茬菇。床栽的應鬆動覆土,讓氧氣透入菌絲。上述2種栽培法,採收後均需停止噴水,生息養菌5-6天后,再噴水增溼誘蕾。在三個月的生長週期中一般可來3-4茬。採收的鮮菇應及時送往市場或脫水烘乾成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