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R和固定利率,究竟選哪個?


LPR和固定利率,究竟選哪個?

自2020年3月1日起,商業銀行啟動了存量貸款利率轉換,LPR和固定利率只能選擇一種。這個其實對於有大量貸款的“房貸一族”影響很大,千萬不要掉以輕心,不予理睬。那麼究竟是選擇LPR加點還是選擇固定利率呢?我覺得對於普通老百姓,首先要弄明白一下幾個問題:

  1. 什麼是LPR?
  2. 在未來,LPR加點形成的利率與固定利率比較,那個預期更低?

首先,我來解釋一下什麼是LPR?LPR的計算方法是由18家銀行共同報價,去掉一個最高價和一個最低價,最後算術平均得出,每月20日重新報價一次。從這個概念可以看出,LPR的利率是浮動、更市場化的利率機制。

第二個問題,如何去預期未來LPR的走勢?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就需要弄清楚LPR水平歸根到底是由什麼決定的。有人可能會說,概念裡不是說的很清楚嗎?由18家商業銀行報價決定的。那麼又是什麼決定商業銀行的LPR報價呢?

商業銀行的LPR報價是由商業銀行的資金成本決定的。要弄清楚商業銀行的資金成本,我們就要去拆分商業銀行的資金來源。商業銀行用於向借貸人發放的貸款的資金主要有三個來源:儲戶存款、央行的借款和同業拆借。

儲戶存款比較好理解,目前存款的利率已經非常低了,有做存款理財的朋友就知道。央行的借款,怎麼理解?有些朋友可能不太明白國內銀行體系的運作機制,商業銀行會經常向央行借款的,比如我們經常看到的MLF(中期借貸便利)、SLF(常備借貸便利)等等。所以MLF的利率降低,其實就是央行變相降息。在國內利率市場化機制的路上,以後我們可能很難在看到央行宣佈降低基準利率,但是會看到頻繁的調整MLF等的LPR報價。第三個是同業拆借,這個好理解,就是銀行之間互相借錢,甲銀行借給乙銀行的錢的利率水平肯定也是由自己的資金成本決定的,如果儲戶存款利率下降、央行借款利率下降,相應的同業拆借利率也會隨之下調。

可以明確的說,LPR開啟了中國利率市場化邁入的重要一步。那麼未來的LPR走勢究竟會如何?

要判斷這個趨勢,我們要先去看看世界發展的大背景。每每經濟發展放緩的時候,開啟量化寬鬆成為了各個國家的必選道路,起碼目前世界各國還沒有找到更好的方式來解決經濟增長放緩或是危機。

目前全球經濟發展大背景是需求萎縮,經濟進入下行週期,這不得不使得各國又開始走向“放水”的老路子上來了,可以很明確說全球新一輪的量化寬鬆已經開啟。從2019年開始,從發達國家到發展國家,美聯儲到澳大利亞央行、再到印度央行,幾十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央行都開始走向“印錢”刺激經濟的道路。

對於世界經濟趨於一體化、世界經緊密相連的情況下,其他國家寬鬆,我們肯定也會隨之寬鬆,不然就虧大了(國際經濟學有解釋,這裡就不作分析)。中國央行自從去年11月以來也有一些動作:

2019年11月5日,央媽續做到期麻辣粉(MLF)時,利率由3.3%下調至3.25%;

2019年11月18日,央媽開展18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從2.55%下調至2.50%;

2019年11月19日,財政部、央行開展500億元國庫現金定存,期限為1個月,中標利率降至3.18%,比上一次中標利率低2個基點;

2019年11月20日,1年期LPR為4.15%,較前次下降5個基點;5年期以上LPR為4.80%;

2020年1月20日,1年期LPR為4.15%,5年期以上LPR為4.80%;

2020年2月17日,央行開展了1年期MLF利率3.15%,應該說是大幅下調!


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加上本次的黑天鵝事件影響,利率下行是大勢所趨,而且低利率一向就像是有癮的“藥”,一旦降下來就比較難以上去,尤其是在當前全球化程度越來越深的大背景下。中國市場化利率一旦開啟,也很難走回頭路。我們可以看看一些發達國家在市場化利率下,最終形成利率水平是多少?

香港0.3%、日本-0.1%,英國0.75%,澳洲0.75%,瑞士-0.75%,加拿大1.75%,美聯儲1.5-1.75%,歐洲0%。

我認為,從東西方發達國家的利率走勢來看,未來中國的利率持續走低是大概率事件。初步計算一下,5年期LPR降低到3%,對於貸款週期為30年的300萬貸款,每個月減少的按揭3000多元,30年下來就是100多萬,對於普通人來說賺這些錢並不容易

因此,到底是選擇LPR加點還是選擇固定利率就一目瞭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