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魯迅作品《傷逝》中,造成愛情幻滅的“三重悲劇”因素

魯迅的小說《傷逝》主要講述了兩個覺醒的知識分子涓生和子君的愛情故事。他們曾經狂熱地追求個性的解放、婚姻的自由。子君為了婚姻自主,不顧一切脫離了自己的家庭,更喊出了個性追求的最強音。涓生絕對不如子君勇敢,但他比子君更能經受失業的打擊,比子君看到更廣的人生意義。

淺談魯迅作品《傷逝》中,造成愛情幻滅的“三重悲劇”因素

最初,在大學,讀魯迅先生的小說《傷逝》,最不明白的是:為什麼他們的愛情慢慢變淡,最終走向失敗,造成這一愛情悲劇的主要原因?

如今,靜下心下,仔細的品一品,便覺得有如下幾點感悟:

  • (一)社會原因:舊社會的重壓、封建禮教的束縛;
  • (二)經濟原因:生活的重壓。
  • (三)生活背景:涓生和子君本身的性格註定了他們愛情悲劇。
  • (四)文化背景:涓生和子君兩人在思想、文化、情趣上的迥異,也致使了他們的愛情悲劇。(五)、愛情觀-------涓生的“不負責任”與子君的“視愛情為人生終極目標”,造成愛情的悲劇 。


淺談魯迅作品《傷逝》中,造成愛情幻滅的“三重悲劇”因素

結合,當下人們的愛情觀以及魯迅先生《傷逝》中的愛情曲折之路,帶給我兩點深思:

  • 愛情是否需要理性;
  • 愛情應如何發展。

著名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說過:作品是作家的“白日夢”。

李允經在考察了魯迅與朱安和許廣平的婚戀生活經歷後就認為:魯迅以自己婚戀為題材,寫了充滿生活哲理和抒情色彩的小說——《傷逝》,作品中的兩位主人公涓生、子君折射了魯迅、許廣平的影子“主人公涓生那種悽楚哀傷的真實心態以及追求在更高層次上的肯定的意向,同魯迅當時在婚戀生活方面的深切感受和新的意向,是有著許多契合點”。

“在涓生這個形象的身上,特別是在他和子君關係的藝術描寫中,卻有著魯迅婚戀生活的投影和折光。魯迅先是把他和許廣平熱戀的一些深切感受熔鑄在涓生和子君的相思相戀之中,後是把他同朱安原本無愛而又難以離散的痛苦心態,投射給必將分享的涓生和子君,而是這先後兩種投影和折光中,後者又佔據著主要的地位。

因此,如果說在涓生的身上有著魯迅婚戀生活的明顯的折光,那麼,子君這個形象,則是魯迅依據他和許廣平熱烈相愛以及和朱安痛苦相處的深切感受,再加以藝術的虛構塑造而成。”

淺談魯迅作品《傷逝》中,造成愛情幻滅的“三重悲劇”因素

我對不是太瞭解《傷逝》這部作品的朋友,先簡單地介紹一下這部作品:《傷逝》寫於1925年,是魯迅唯一的一部以青年的戀愛和婚姻為題材的作品。是一篇抒情體小說,它採用手記的形式,來寫主人公涓生和子君的愛情悲劇故事。

涓生和子君是“五四”時期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知識分子。他們在個性解放、平等自由等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的影響下,勇敢地反對封建禮教的束縛,爭取個人的婚姻自由。在他們堅決鬥爭下,終於衝破重重阻力,創立了“滿懷希望的小小家庭”。

但是,這場自由婚姻的勝利卻成了他們愛情悲劇的開始。他們同居以後的“幸福生活”,很快就被殘酷的現實生活所代替。他們不僅分離,而且從什麼地方來又回什麼地方去了。

子君不得不回到已以與之決裂的家庭,不久便在“無愛的人間死去了”,涓生也回到了同居以前借居的會館,負著巨大的悔恨和悲哀,雖然也在努力尋求新的生路,但是囿於他的思想,也只是孤獨地掙扎著。

淺談魯迅作品《傷逝》中,造成愛情幻滅的“三重悲劇”因素

當許多人談及《傷逝》這篇作品時,往往留下的印象便是:這是魯迅先生唯一的一篇以青年戀愛和婚姻為題材的作品,寫的是一曲蕩氣迴腸的愛情悲歌。這自然不錯,或者更深一步,會將它當作中國近代新文學作品中為反封建而宣揚愛情、主張個性解放之一。固然也不錯。但究其兩種印象而言,皆未抓住魯迅先生寫這篇《傷逝》的真正要旨——即批鬥走個性解放道路的脆弱性,向人們,尤其是知識分子,揭示了社會解放才是個性解放的前提,而這些思想就是通過對人物的塑造而表現出來的。

涓生與子君的愛情三個階段

第一點:子君追求個性解放,而正是這種天真浪漫的愛情嚮往對女性的摧殘最大?

子君,作為五四時期的新女性,她對封建勢力的反抗,她的大膽和堅決的性格,確是證明了“中國女性,並不如厭世家所說的那樣的無法可施,在不遠的將來,便要看見輝煌的曙色的”。她對自由的追求,對愛情的忠貞確是大無畏的。

淺談魯迅作品《傷逝》中,造成愛情幻滅的“三重悲劇”因素

子君不但為了愛同封建勢力的大決裂,而且勇敢地喊出了個性的最強音:“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她和涓生一起“談家庭專制,談打破舊習慣,談男女平等,談伊孛生,談泰戈爾,談雪萊……”說明他們的思想有著共同的基礎。他們受西方自由平等,個性解放思想的影響,奮力追求戀愛自由,婚姻自主。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年輕女孩對愛情的嚮往折射出來的是無任何參雜利益和社會關係的愛情關係。但是,這種理想型的愛情碰到現實的各種社會碰撞以及經濟因素的影響時,就可能會發生“質”的變化。正如,當今婚姻的組合形式正式經濟影響因素下的“自由戀愛”。

第二點:子君與涓生的愛情歸屬,是當時知識分子的人生歸宿嗎?

通過書面的男女愛情,我們可以看出的是:一對戀人由於共同志趣和追求使兩顆年輕心貼在一起,涓生因為看不到子君而感到“百無聊賴”,併為子君的安全憂心忡忡,“莫非她翻了車麼?”“莫非她被電車撞傷了麼?”

一旦子君來到自己身邊,他就感到內心充實,提著的心也就“寧帖”下來。子君更是為了和涓生戀愛,不顧一切議論和阻攔,毅然衝出封建家庭,表現出大無畏的勇氣和決心。她對路人遇到的各種敵意的眼光“全不關心”,兩個青年人為著他們純真愛情和個人幸福,勇敢地跟周圍的封建勢力作鬥爭,並以兩人的結合向封建社會予以強有力的回擊。

淺談魯迅作品《傷逝》中,造成愛情幻滅的“三重悲劇”因素

第三點:子君與涓生愛情的決裂,是否是知識分子與舊傳統文化的分離?

小說表面上說的是:他們同居後,幸福和甜蜜的生活卻沒有多久就開始有裂痕。子君在建立小家庭後,缺乏遠大的生活理想,全部精力忙於燒飯、做菜、忙於飼養雞、喂阿隨,見識越來越短,經常和官太太暗鬥,結果精神空虛,思想狹隘,由一個勇敢無畏的新時代女性變成了庸庸碌碌的家庭奴隸。她沉入日常瑣事生活而不作超越人生的追求是她生命中的缺陷。而涓生從戀愛轉入婚姻後,由於不能在浪漫中整合日常生活的現實內涵,不能對自我心靈進行擴容,因而失去了愛情“更新、生長、創造”的心理能力。

面臨生存危機時,如何處理基本“求生”的難題時,他卻避免與愛人共患難,從而在不顧惜愛人或曾愛過的人的生死的情況下先保證自己的生存,涓生雖標榜男女平等,也真心希望子君能與他共同奮進,卻仍擺脫不了男權意識,最後還是習慣性以女性為犧牲,拋棄了子君,最後子君死去,而涓生在他的“悔恨和悲哀”中自責,抱著悔恨的心情遷回原住的會館,卻還是不知道怎樣跨出那新的生路的第一步。涓生和子君這一對由浪漫轉入婚姻生活的男女也由此而收場。

淺談魯迅作品《傷逝》中,造成愛情幻滅的“三重悲劇”因素

難道魯迅先生真的在《傷逝》這部作品中,簡單地僅僅是在描述子君與涓生愛情的萌發到最後的決裂是其真的著筆之處嗎?

我個人覺得我們先來分析一下,他們愛情悲劇的產生之根源在何處?

001:社會原因:舊社會的重壓、封建禮教的束縛?

涓生和子君生活在鐵屋子裡,整個社會的黑暗、腐朽不可能不毀滅這個愛情的綠洲。

魯迅先生曾在自己的《狂人日記》中寫道:吃人了!而在《傷勢》這部作品中,同樣是在吃人的社會,在封建禮教束縛下,奢談愛情是不可能的。

表面上:雖然涓生和子君只是希望獲得婚姻自主和愛情上的自由,但這個小小的願望,卻因為那些封建的仁義道德卻容不下他們的叛逆!

通過文章中具體段落的描寫,我們可以深切地體會到:在那間鐵屋子裡,人們永遠地維護著他們認為是無法替代、無法逾越的禮教精神。封建倫理道德、綱常名教,諸如節烈、孝道,都是吃人的東西,最低限度也是壓制人的個性的東西。

涓生和子君在追求自己愛情和婚姻的自由的時候,便觸動了仁義道德者們。在他們的眼中,青年男女之間是沒有愛情可言的,有的應該是父母之命,媒勺之言。一旦脫離了他們的準線,那就是叛逆者,當然,他們是不會讓那些叛逆者好過的。

淺談魯迅作品《傷逝》中,造成愛情幻滅的“三重悲劇”因素

於是,涓生和子君便生活在一個眾人白眼的環境裡。

涓生和子君經過他們自己的努力,他們成功的同居了,找到了自己的愛情,在他們自己看來,一切都是幸福的(最起碼剛開始的時候是那樣)但在那些封建衛道士的眼裡,他們這些壞綱亂常的激進分子是不允許存在的!

子君雖是從舊的封建家庭衝出來的,但封建禮教並未放鬆對他的撲殺,如同涓生所感覺到的,“我覺得在路上時時遇到探索,譏笑,蝟集和輕蔑的眼光。”

而人們為什麼要用這樣的眼光來看他們?

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他們破壞了人們一直以來所認同的道德。

封建的論理道德沉重地壓在每一位在鐵屋子裡的人們身上,他們一旦脫離了這些最終,在社會上就難以走動。男女之間如果沒有經過父母之命,媒 之言便結合,那就是冒天下之大不 了,在社會里很難在抬起頭來。一不小心便要落個身敗名裂,更有甚著連命都保不住。魯迅的《離婚》中的主人公愛姑,可以說是魯迅筆下最潑辣,最具有反抗精神的人物。

淺談魯迅作品《傷逝》中,造成愛情幻滅的“三重悲劇”因素

他回想一下,她是用什麼來武裝自己的呢?

是因為自己家裡有六個身強力壯的兄弟和家庭殷實,最重要的一點是她是三茶六禮定來的,花轎抬來的。反過來說,愛姑的反抗,是因為她認為自己是在仁義道德的範圍內,是道德所鼓勵的、所允許的。

所以,她有那麼大的勇氣去反抗。但封建的權威也深深地傷害著她,七大人的一聲“來~~兮”,就把她的氣勢給壓住了,再也不敢找小畜生老畜生的晦氣了。總的來說,封建社會就是一個吃人的社會,它吃掉你的思想,你的靈魂!當然涓生和子君的微不足道的的愛情更加不用說了。

封建思想數千年來,壓制著人們的思想,壓制著人的個性的發展。在那些衛道士的眼裡,你一旦反抗了,你就是和他們為敵了。

涓生的失業,說到底一句就那些衛道士們在壓制著涓生。那雪花膏便是局長的兒子賭友,一定要去添些謠言,設法報告的,添什麼謠言?那還不是說涓生和子君違背了封建倫理道德,沒有經過雙方家長的同意便同居了,那是大大的破壞社會風氣了!

而和她的叔叔,她早已鬧開,至於使他氣憤到不再認她做侄女,子君的叔叔連自己的侄女都不認了,原因很簡單,因為子君是個不遵守道德的人。記得涓生和子君在找住所的時候,尋住所實在不是容易的事,大半是被託詞拒絕。從這幾方面來看,人們是看不慣,也看不起那些叛逆者,他們的內心深處只有禮教這兩個字,而沒有愛情兩個字!

淺談魯迅作品《傷逝》中,造成愛情幻滅的“三重悲劇”因素

也許涓生和子君的愛情得而復失的時候,子君可以重新過上自己的生活,那也不算是太大的悲劇,最多我們只是可惜他們的愛情是那麼的弱不禁風而已,也不會太大的悲傷。但是,在當時那樣沉滯、腐朽的社會里,她只能:現在她知道,她以後所有的只是她父親——兒女的債主——的烈日一般的嚴威和旁人的賽過冰霜的冷眼。

此外便是空虛,負著空虛的重擔,在嚴威的冷眼中走著所謂人生的路,這是多麼可怕的事啊!何況這路的盡頭,又不過是——連墓碑也沒有的墳墓,那是什麼?

那是吃人的社會啊,子君走了第一步,社會就有會讓她有改正的了,既然子君違背了他們的倫理道德三綱五常,那子君最後只有被逼迫走向那沒有墓碑的墳墓了,這些是多麼的可悲啊!

即使你有更強的意志與鬥爭,到來也會有被它吃掉的危險,想得到真正的自由,那只有推翻這個吃人的社會,推翻一切沉滯,腐朽的制度。

可以說:社會上的人言可畏吧,涓生和子君的同居引起多少人的白眼?引起多少的議論?

“我覺得在路上時時遇到探索、譏笑、猥褻和輕蔑的眼光,就連自己的朋友也是一樣,我也陸續和幾個自以為忠告,其實是替我膽怯,或者竟是嫉妒的朋友絕了交。”


淺談魯迅作品《傷逝》中,造成愛情幻滅的“三重悲劇”因素

其實,魯迅先生又何曾不是呢?

為了和許廣平同居,為了他們的愛情,他們只有離開北京,作為一個戰士魯迅尚且要離開,涓生和子君的後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社會不會給他們的愛情一個自由的空間,戀愛是自由的,在他們的社會里是不會出現的,那他們的愛情綠洲也就被毀滅了。

在那沉滯的社會里,他們想跨出一步是那麼困難,可以用許廣平的一句話來說,就是:在社會上嚴厲的戴著道德的眼鏡,專唱高調的人們,在愛之國裡是不配領導人們的。

性格原因,是使婚姻加速決裂的根本性因素?

追朔本小說故事前後,涓生和子君他們本身的性格弱點也註定了他們的愛情必定是一個悲劇。

子君和涓生的愛情悲劇誠然是封建勢力壓迫的結果,而悲劇主人公身上也具有將悲劇變成現實的深刻原因。他們兩人同居後,性格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由於生活的壓迫接踵而來,生計斷絕的困境中,涓生那自如的心情沒有了,隨即自己的自私,虛偽和卑怯的情理便膨脹起來。

這樣,他們的愛情也就在自己那膨脹的心理中慢慢地變質,慢慢地變淡,最後走向了破裂。

淺談魯迅作品《傷逝》中,造成愛情幻滅的“三重悲劇”因素

而涓生呢,他接受新思想比較早,也比較多;但是,他仍然生活在空虛之中,沒有真正說得上勇敢的行動和追求。這本身就顯示了他身上有著當時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怯弱。子君闖進了他的生活,他的心變得充實起來,他啟發子君、鼓勵子君。

為了愛情他也反叛自己所處的環境,但他又怯弱,多顧慮,在別人的反對和阻擋面前,常常失去自制的力量,一不小心就“全身有些瑟縮”,只得即刻提起他的“驕傲和反抗來支持”。在和黑暗社會的最初交鋒中,他就不如子君那樣勇敢、無畏和堅強。涓生本身的弱點,也在社會和生活的衝突,看到了理想和現實的衝突。

一個有著理想併為著這個理想已經付出了行動的理想者如何在現實的生存中敗下陣來。這種失敗毀滅的不僅僅是自己,而是對理想的追求。理想的脆弱時是涓生所要面對的,也是我們所有人要面對的,理想不能停留在“傷逝”中。

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說:兩個人是經過了多少灰色的歲月和黯淡的時日才能達到心靈相通和默契!真正愛一個人應該意味著沉甸甸的責任。要愛就愛她的全部,要愛就是能與她分享甜蜜、快樂,更要分擔她的痛苦,包容她的缺憾。


淺談魯迅作品《傷逝》中,造成愛情幻滅的“三重悲劇”因素

羅曼羅蘭的話正如此意,揭示了愛的真諦。而涓生面對生活的曲折同時也是愛情的考驗,本身性格的弱點和“人類”喜新厭舊的本性使他選擇的卻是放棄和逃避愛情。

是誰殺死子君,置她與死地而造成這一悲劇的呢?

固然,有封建禮教的因素,但最把她逼上死路的卻是她所一直鍾愛的人!在當時的社會里,他離開了子君,實際上就是把子君送向死亡的盡頭!這充分表現了涓生浮躁的個人主義。

當然,我們不可以認為涓生就是一個壞人,他也沉痛的說出了自己悔恨:“那麼,即使在孽風怒吼中,我也將尋覓子君,當面說出我的悔恨和悲哀,祈求她的饒恕;否則,地獄的毒煙將圍繞我,猛烈地燒盡我的悔恨與悲哀。”

可見,他是一個覺醒的知識分子。

在最初反抗家庭專制的鬥爭中,子君同樣表現出非凡的勇敢和堅決,她喊出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這是當時時代背景下,新知識女性宣言的代表。

淺談魯迅作品《傷逝》中,造成愛情幻滅的“三重悲劇”因素

子君是執著的,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這樣響亮的個性解放呼聲,但她以為爭得同居的權利,就獲得了一切。這就是子君思想感情的全部出發點和歸宿。這作為子君思想感情的基礎和骨架顯得非常脆弱。她沒有更多更新的理想追求,只能落得從封建家庭的囚籠跌入個人家庭的囚籠的結果。這就鮮明的帶有那個時代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社會特徵。

子君經常溫習著那接受愛情的一幕,從此安於平庸的生活,將別的人生的要義都忘卻了。舊思想的 束縛使子君心甘情願地成為捶著衣角生活的家庭主婦,陽為夫而生之,陰為婦而助之的思想牢牢地禁錮著她。一旦失去了涓生的愛,便無可奈何地退回父親那裡,獨自負荷著空虛的愛的重擔,走完人生的長途。

由此可見,悲劇的男、女主人公的思想特徵和性格弱點,決定了在新的社會壓力面前,不可能迎難而上,而只能失敗,成為悲劇。

淺談魯迅作品《傷逝》中,造成愛情幻滅的“三重悲劇”因素

婚姻的長久之道,竟是經濟因素在從中”作梗?”

經濟上的困頓,使他們失去了輕鬆自如的心態,他們的愛情也就一步步走向滅亡。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級,生理的需要排在首位,也是最基礎的位置。一個人想在社會有一番建樹,首先應該是解決生存問題,生存問題解決不了,還談什麼其他奮鬥?

而在涓生和子君生活的社會里,他們要生存,最起碼的是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所以他們必須解決經濟這個問題才有機會令愛情更加牢固,涓生和子君的愛情雖然都有很深的感情(剛開始的時候)。但是,到最後他們那朵美麗的愛情花朵也是悄然凋落。

淺談魯迅作品《傷逝》中,造成愛情幻滅的“三重悲劇”因素

這除了社會壓迫和他們個人性格特點的缺陷之外,生活的困頓,使他們失去了鬥志!我雖然不敢說沒有面包就沒有愛情,但是,沒有面包的愛情是難以維持的,難道真的是:有情可以飲水飽嗎?

其實不然,當然,包括在當下經濟社會中,彼此要想經營婚姻的長久之道也在於:美滿的愛情是建立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上的,就像一朵美麗的花苞需要陽光和雨露一樣的。

而作品中,在經濟困頓時,涓生和子君那輕鬆自如的心境沒有了,當涓生被局裡開除的時候,子君的第一反應是:無畏的子君也變了顏色,涓生也只有忙碌在於那求生的道路上,以前的那些輕鬆心情沒有了,他忙碌在那抄抄寫寫的工作中,由此也和子君產生了矛盾。

涓生要一個安靜環境去工作,而子君也為了生活上的一點瑣碎的事情和生活上的拮据而同鄰居爭論不休,致使涓生有了那麼的一種感覺:“天氣的冷和神情的冷,逼迫我不能再家庭中安身”,這樣的生活,愛情會長久嗎?

答案是肯定的。

淺談魯迅作品《傷逝》中,造成愛情幻滅的“三重悲劇”因素

一個人餓肚子是可以的,但是,兩個人餓肚子,這樣的婚姻是不是不會太長久呢?

其實,涓生與子君就是這樣的一對被現實生活所決裂的戀人,他們悲劇產生的根源在於:無反抗精神

由於經濟陷入了困境,涓生無法在家裡靜靜地做他的事情,子君也得去為了生計而忙碌著,他們再也沒有時間談家庭專制、談打破舊習慣、談男女平等、談易卜生、談泰戈爾、譚雪萊……,自然就少了一份理解與交流了。

也許他們都忘去了經濟對他們來說是那麼的重要,記得魯迅在《那拉走後怎樣》裡面說道:“人不能餓著靜候理想世界的到來,至少也得留一點殘喘,正如涸輒之鮒,急謀升斗之水一樣,就要這較為切近的經濟權,一面再想別的法。”

所以,涓生和子君想得到美滿的愛情,得去解決一下自己的經濟問題才行啊。

夢是好的,然而,錢是要緊的。

而魯迅在《傷逝》問世的前兩年的著名演講《娜拉走後怎樣》就這樣說了出來,也可以說是對青年的一種告誡:

他和許廣平離開北京正是經濟困頓的時候,他們相約分頭苦幹兩年,掙得足以維持半年生活費的積累,以便不至於社會壓迫來了,餓著肚子戰鬥,減了銳氣。他告訴我們,不要讓愛情麻木了自己的思想,不要以為有了愛情就可以得到了一切,肚子問題同樣要解決,否則,腳下的路便更難走了。

所以,如果我們從整部作品的構思巧妙、表達主題之鮮明來看:涓生和子君的愛情失敗,是因為他們生活在那沉滯的鐵屋子裡面,同時,他們自身的性格所表現出來的弱點和經濟的困頓也是他們愛情失敗的主要原因。

淺談魯迅作品《傷逝》中,造成愛情幻滅的“三重悲劇”因素

現實生活中,男女戀人要想得到真正的愛情自由,必須打破那沉滯的鐵屋子裡,做一個真正的覺醒者,同時也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不要餓著肚子戰鬥,減了銳氣。

以上就是我們通過對魯迅先生《傷逝》這部作品中,造成主人公一對戀人之所以在當時社會生存不下去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其社會的因素為外因,自我性格因素以及經濟條件的所限也是致使洪英加速走向決裂或是滅亡的根本性因素所在。

所以,對造成子君與涓生愛情悲劇原因的分析,我認為《傷逝》帶給我們的深思至少有以下兩點:

兩對相愛的戀人是否真的要拋出理性,而堅守婚姻長久之道?

愛需要激情,需要無畏的付出。人生享受愛情的過程也是一個激動也被激動的過程。

涓生與子君的愛情同樣是在激情裡,在激動與被激動中開始的,對於子君,她以愛情的全身心的擁抱來面對人生,“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不能干涉我”。

淺談魯迅作品《傷逝》中,造成愛情幻滅的“三重悲劇”因素

  • 在這裡,子君一方面已經完成了自我的覺醒;
  • 另一方面,也把自己推向了非此即彼的非理性的生命歸宿。

但是,當他們義無反顧地擁抱了愛情之後,生活開始逼迫著他們向理性歸去。

隨著涓生的失業,生活的物質基礎喪失了,在同居之前所有思考所未完成自己的事業之前,他是否有能力為愛情準備一切?沒有!子君可以為愛情犧牲一切,但對於涓生,他不能為愛情犧牲事業,一句話物質是愛情的基礎,在生活的物質基礎喪失之後,愛情也失去了依存之所。

我們由此看來,涓生的變心不僅僅是道德層面的不負責任,更多是對愛情理性思考的不足。

相愛是兩人相互的取悅,還是共同追求利益的結合?

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對於愛情中的雙方來說,愛情是一種心心相印,是兩情相悅,是快樂的男歡女愛。


淺談魯迅作品《傷逝》中,造成愛情幻滅的“三重悲劇”因素

在沒有同居之前,涓生和子君是心心相吸的一對,是精神的絕對互動,同居以後,生活變得越來越具體,具體的生活把愛情中的女性徹底地改造了。

子君和涓生已經沒有太多的精神上的交流,子君不再與涓生如婚前一樣熱烈地討論人生、文學、子君感興趣的是如何打理好這個家,今天做什麼吃什麼。

在涓生看來子君變得越來越俗。愛情在這個過程中推動了原有的魅力,在各方面因素的作用下涓生開始從這個圍城裡逃離。

在這裡,聯繫實際,我們都以自己經營愛情的長久之道應該得到借鑑的是:我們在婚姻裡,既不像子君那樣愛得失去了自我個性,也不能像涓生那樣輕率地開始。

正如,沒有足夠的水,就不要走進羅布泊。

既然兩人決定了相愛,就應該相互扶持,共同進步,哪怕結局是一會滅亡,也要與愛同生。但是,在當下的經濟社會中,很多人把自己的婚姻當成了一種權衡利弊的工具,當成了一種經濟交換,當成了一種實現自我價值升遷的工具。

淺談魯迅作品《傷逝》中,造成愛情幻滅的“三重悲劇”因素

在當下的社會發展中,我們個人的愛情觀應該如何發展?

生活中,我們總是在說:作為成人,我們只權衡得失利弊,沒有好壞之分的。

對於愛情而言,彼此之間並非兩情相悅,就是幸福?忽略了雙方經濟因素下的經營婚姻的狀態,也不見得幸福美滿?

所以,天地之間這個愛字,並非如我們所想象的那樣只要兩情相悅就行了,也不是如我們的有些前衛主義者那樣,愛情是一種遊戲。

對於“愛”,這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也許她需要我們用一生去思考去演繹,當我們在不懂愛情的年齡任我行,生命會給你開一個要你用一生去承受的玩笑。

淺談魯迅作品《傷逝》中,造成愛情幻滅的“三重悲劇”因素

而個性的解放必須在社會解放的大前提下,才可能變為現實?

魯迅在《娜拉走後怎樣》一文指出:娜拉在個性覺醒後離家出走到社會上去,但如果沒有經濟權,沒有經濟制度的改革,很可能只有兩條路:回來或是墮落。子君是中國20世紀20年代條件下的娜拉。她因個性覺醒而從舊家庭出走,但卻走進了小家庭。她不問不管小家庭以外的廣大天塌地陷,也不問不管小家庭以外的廣大社會生活。

但是,沒有整個社會的改革、解放,戀愛婚姻問題是不能真正解決的;個性解放思想是無法抵抗社會壓迫的。

僅只一年,子君被迫又回到她所走出的舊家庭,在傳統偏見的巨大精神壓力下憂鬱而死。

子君和涓生的悲劇也告訴我們:個性解放只有融入社會解放的鬥爭中才有價值,知識分子個人的生活必須和社會大多數人的命運聯繫在一起才有意義。

淺談魯迅作品《傷逝》中,造成愛情幻滅的“三重悲劇”因素

不管怎樣,涓生用懊悔的方式表達了對亡人的追思,魯迅先生用悲憫的筆觸完成了對芸芸眾生心靈一隅和社會世象的深深探索。

對於我們芸芸眾生來說:過往之事已不能復現,只能以冰冷的文字留存在手記裡;昔日鮮活的生命,已化為字與詞與句子之間默默深沉的勾連。正是,“凝恨對殘暉,憶君君不如”!

那逝去的,永遠不可能泯滅記憶;那企圖遺忘的,永遠貯存在我們的傷悼裡。試圖用時間來風蝕記憶;只是一種欺妄的幻覺,只是一種逃避後的麻痺。

參考文獻:

1、《魯迅短篇小說欣賞》.盧今.廣西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30頁.

2、《魯迅研究》第十一期.趙曉笛.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論<傷逝>個性解放問題》.馮奇.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第348頁.

4、《魯迅作品論集》.王瑤. 1984年版.第109頁.

5、《小說美學》.吳功正.江蘇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68—472頁.

(6)《婚戀生活的投影和折光——<傷逝>新論》.《齊齊哈爾師院學報》.1989年第1期.

(7)《<傷逝>評析》.趙暇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