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傷逝》看周氏兄弟失和真相

《傷逝》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被認為是魯迅唯一一篇也是最偉大的一篇愛情小說,而這一論斷在周作人晚年時卻映照出了不同的色彩,為周氏兄弟鬩牆一事加入了佐證和猜想。周作人晚年在《知堂回憶錄》中寫道:傷逝不是普通戀愛小說,乃是假借了男女的死亡來哀悼兄弟之情的斷絕的,我這樣說,或者世人都要以我為妄吧。但是我有我的感覺,深信這是不大會錯的。《傷逝》是否真如周作人所說是兄弟失和事件的別樣記錄呢?後人儘管眾說紛紜,但仍無法揣測魯迅當時的真實想法,只能說周作人所言頗有憑據。

一、不同人生道路的選擇

魯迅與周作人在兄弟之外也曾是緊密合作的戰友關係。在外求學時,二人共同創辦《新生》雜誌未果,又合譯出版了《域外小說集》,後來還共同扶持了一大批文學社團和文學新人。後來戰局告急,學生運動風潮迭起,女師大風潮觸動了魯迅敏感的神經,他由一位文學愛好者逐漸變成一位真正以筆為戎的鬥士,而周作人則認為文學的象牙塔如果存在於上海的街頭只有兩種下場:被炸燬或者拆遷。他選擇把這座象牙塔從上海的街頭搬進內心深處,變成了一位亂世之中的隱士,不問世事,只談風月。在《傷逝》中涓生恐懼"那麼一個無謂的子君也變了色,尤其使我痛心;她近來似乎也較為怯弱了",如果周作人所言不虛,或許正是這種截然相反的人生選擇讓魯迅失去了戰場上最親密的依靠,他做出了在周作人口中"不是凡人"的選擇,二人漸行漸遠也是必然了。1925年,周作人已不再與魯迅聯繫,他在《京報副刊》上以"丙丁"的筆名發表了一首名為"傷逝"的詩歌,配以男子揮手道別的圖片,這首詩是羅馬詩人悼念其兄的作品;同年十月,魯迅作《傷逝》,或許是對於周作人詩歌的回應。

從《傷逝》看周氏兄弟失和真相

二、小人作梗致使失和

《傷逝》中子君與涓生愛情的失和不僅和時代背景息息相關,小官太太和"雪花膏"等人從中作梗也是致使他們生活每況愈下的重要原因。而在周氏兄弟的交往中也有這麼一位"作梗者",那就是周作人的日本妻子羽田芳子。許壽裳說過,"他們兄弟不和壞在周作人那位日本太太身上,據說她很討厭她這位大伯哥,不願同他一道住",這一點引發了研究者對於魯迅和羽田芳子之間矛盾的興趣。據說羽田芳子向周作人告狀魯迅曾偷看自己沐浴,這引發了兄弟之間的爭吵,進而使得二人失和。而依據魯迅之子周海嬰為父親的辯護之詞,魯迅與這位弟媳之間的矛盾是因為二人傳統意識的錯位——在中國視為禁忌的"男女大防"在日本並不那麼在乎,魯迅在送稿費時無意撞見羽田芳子沐浴,他以日本人的眼光對待對方,而羽田芳子卻以傳統的中國觀念看待魯迅——觀念的差異使得魯迅的人格在羽田芳子那裡大打折扣,這一切在周作人那裡也成了順水推舟之事了。

從《傷逝》看周氏兄弟失和真相

三、過於親密的生活交集

失和之前,魯迅與周作人的信件往來十分密切,更不用說二人住在同一屋簷之下了。僅1921年,魯迅給這位胞弟的信件便達九封,有時相隔不至兩三日便有信件往來。二人在信中多交流文學藝術,有時也分享生活瑣事,但是正所謂物極必反,過於親密的生活交集反倒成為了二人失和的導火索。據章廷謙說,二人有許多共同的親密好友,因此來信時並不寫明收信人,魯迅在拆信時拆開了一封寫道周作人私事的信件,這引起了周作人不滿,進而導致兄弟不和。或許是"距離產生美"的道理使然,子君與涓生在生活的瑣碎中失去了愛情變成了雞零狗碎的平凡男女,周氏兄弟的融洽關係也因為如此細小的矛盾走向不歸路,向來每每令人覺得可惜。

杜甫有詩言: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而曾經作為知交的親兄弟也零落兩地,不復相見,對於周氏兄弟失和的真相,坊間眾說紛紜,研究者尚未給出準確的答覆,而毫無疑問,這已經成為了現代文學史上最大的遺憾之一。

從《傷逝》看周氏兄弟失和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