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的小說名篇《傷逝》裡的情感迷局:為何故人心易變?

第三遍讀魯迅先生的《傷逝》,內心變得有些憤怒悲哀,可最終只嘆出一句“卻道故人心易變”.

雖然《傷逝》這篇小說的情節很簡單,不過就是兩個“自由人”追求愛情自由,最後失敗,以“傷”—“逝”結局而已。可其中細膩的描寫,濃郁的感情色彩總是不能理解,只得再細細的看一遍。

​曾經在一篇文章中見到這樣一個題目《那些什麼也不圖的女孩子後來怎樣了?》當時也未細看,現在我說子君是什麼也不圖的女孩子,有些世俗但也貼切。她追求戀愛自由,婚姻自主,但她什麼也不圖。只為了“愛”,盲目的愛而斷送了一生。她不再讀書,不再思想,把小家庭生活作為其人生的全部意義。這使涓生不滿,憤怒,進而絕望於愛情。雖然他們的小家庭已經沒有愛了,但當涓生決然地對子君說出,“我已經不愛你了”的話時,我的心都碎了。

魯迅先生的小說名篇《傷逝》裡的情感迷局:為何故人心易變?

可以這樣說,他們的“自由”選擇恰恰意味著選擇了更大的“不自由”。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涓生和子君的自由戀愛使他們失去了在整個社會中的自由空間。所以,涓生為了“尋求新的生路”就必須拋棄子君,但他竟還毫不顧忌地自欺欺人地說什麼“這於你倒好得多,因為你更可以毫無掛念地做事……”看到這話,心中的憤怒更甚,真是自私虛偽!​

魯迅先生的小說名篇《傷逝》裡的情感迷局:為何故人心易變?

在那個時期,人們的思想還是十分封建的,一個女孩子不顧一切地投入到這個“自由戀愛”的小家庭,最後被拋棄了!這在世人眼中,簡直就是天大的笑話,天大的醜聞!一個女子又該如何承受世俗的眼光呢?再看這時的涓生,完全沒有了剛和子君在一起時的“瑟縮”,反而變得“大無畏”起來!將這重擔卸給了子君,讓她,讓子君“在威嚴和冷眼中走著所謂人生的路”。結果呢,子君死了!在無愛的人間,在父親烈日般的威嚴和旁人賽過冰霜的冷眼中,不到一年便寂寞的死去了。

當得知子君的死後,涓生追悔莫及,他長歌當哭,悲惋地唱出自己的悔恨和悲哀,寫下這篇手記,為子君送葬 。可這篇手記,不過是為子君送葬的……

涓生的懺悔

魯迅先生的小說名篇《傷逝》裡的情感迷局:為何故人心易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