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鲁迅作品《伤逝》中,造成爱情幻灭的“三重悲剧”因素

鲁迅的小说《伤逝》主要讲述了两个觉醒的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故事。他们曾经狂热地追求个性的解放、婚姻的自由。子君为了婚姻自主,不顾一切脱离了自己的家庭,更喊出了个性追求的最强音。涓生绝对不如子君勇敢,但他比子君更能经受失业的打击,比子君看到更广的人生意义。

浅谈鲁迅作品《伤逝》中,造成爱情幻灭的“三重悲剧”因素

最初,在大学,读鲁迅先生的小说《伤逝》,最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他们的爱情慢慢变淡,最终走向失败,造成这一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

如今,静下心下,仔细的品一品,便觉得有如下几点感悟:

  • (一)社会原因:旧社会的重压、封建礼教的束缚;
  • (二)经济原因:生活的重压。
  • (三)生活背景:涓生和子君本身的性格注定了他们爱情悲剧。
  • (四)文化背景:涓生和子君两人在思想、文化、情趣上的迥异,也致使了他们的爱情悲剧。(五)、爱情观-------涓生的“不负责任”与子君的“视爱情为人生终极目标”,造成爱情的悲剧 。


浅谈鲁迅作品《伤逝》中,造成爱情幻灭的“三重悲剧”因素

结合,当下人们的爱情观以及鲁迅先生《伤逝》中的爱情曲折之路,带给我两点深思:

  • 爱情是否需要理性;
  • 爱情应如何发展。

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过:作品是作家的“白日梦”。

李允经在考察了鲁迅与朱安和许广平的婚恋生活经历后就认为:鲁迅以自己婚恋为题材,写了充满生活哲理和抒情色彩的小说——《伤逝》,作品中的两位主人公涓生、子君折射了鲁迅、许广平的影子“主人公涓生那种凄楚哀伤的真实心态以及追求在更高层次上的肯定的意向,同鲁迅当时在婚恋生活方面的深切感受和新的意向,是有着许多契合点”。

“在涓生这个形象的身上,特别是在他和子君关系的艺术描写中,却有着鲁迅婚恋生活的投影和折光。鲁迅先是把他和许广平热恋的一些深切感受熔铸在涓生和子君的相思相恋之中,后是把他同朱安原本无爱而又难以离散的痛苦心态,投射给必将分享的涓生和子君,而是这先后两种投影和折光中,后者又占据着主要的地位。

因此,如果说在涓生的身上有着鲁迅婚恋生活的明显的折光,那么,子君这个形象,则是鲁迅依据他和许广平热烈相爱以及和朱安痛苦相处的深切感受,再加以艺术的虚构塑造而成。”

浅谈鲁迅作品《伤逝》中,造成爱情幻灭的“三重悲剧”因素

我对不是太了解《伤逝》这部作品的朋友,先简单地介绍一下这部作品:《伤逝》写于1925年,是鲁迅唯一的一部以青年的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是一篇抒情体小说,它采用手记的形式,来写主人公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故事。

涓生和子君是“五四”时期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知识分子。他们在个性解放、平等自由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勇敢地反对封建礼教的束缚,争取个人的婚姻自由。在他们坚决斗争下,终于冲破重重阻力,创立了“满怀希望的小小家庭”。

但是,这场自由婚姻的胜利却成了他们爱情悲剧的开始。他们同居以后的“幸福生活”,很快就被残酷的现实生活所代替。他们不仅分离,而且从什么地方来又回什么地方去了。

子君不得不回到已以与之决裂的家庭,不久便在“无爱的人间死去了”,涓生也回到了同居以前借居的会馆,负着巨大的悔恨和悲哀,虽然也在努力寻求新的生路,但是囿于他的思想,也只是孤独地挣扎着。

浅谈鲁迅作品《伤逝》中,造成爱情幻灭的“三重悲剧”因素

当许多人谈及《伤逝》这篇作品时,往往留下的印象便是:这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篇以青年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写的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爱情悲歌。这自然不错,或者更深一步,会将它当作中国近代新文学作品中为反封建而宣扬爱情、主张个性解放之一。固然也不错。但究其两种印象而言,皆未抓住鲁迅先生写这篇《伤逝》的真正要旨——即批斗走个性解放道路的脆弱性,向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揭示了社会解放才是个性解放的前提,而这些思想就是通过对人物的塑造而表现出来的。

涓生与子君的爱情三个阶段

第一点:子君追求个性解放,而正是这种天真浪漫的爱情向往对女性的摧残最大?

子君,作为五四时期的新女性,她对封建势力的反抗,她的大胆和坚决的性格,确是证明了“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的那样的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的”。她对自由的追求,对爱情的忠贞确是大无畏的。

浅谈鲁迅作品《伤逝》中,造成爱情幻灭的“三重悲剧”因素

子君不但为了爱同封建势力的大决裂,而且勇敢地喊出了个性的最强音:“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她和涓生一起“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说明他们的思想有着共同的基础。他们受西方自由平等,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奋力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年轻女孩对爱情的向往折射出来的是无任何参杂利益和社会关系的爱情关系。但是,这种理想型的爱情碰到现实的各种社会碰撞以及经济因素的影响时,就可能会发生“质”的变化。正如,当今婚姻的组合形式正式经济影响因素下的“自由恋爱”。

第二点:子君与涓生的爱情归属,是当时知识分子的人生归宿吗?

通过书面的男女爱情,我们可以看出的是:一对恋人由于共同志趣和追求使两颗年轻心贴在一起,涓生因为看不到子君而感到“百无聊赖”,并为子君的安全忧心忡忡,“莫非她翻了车么?”“莫非她被电车撞伤了么?”

一旦子君来到自己身边,他就感到内心充实,提着的心也就“宁帖”下来。子君更是为了和涓生恋爱,不顾一切议论和阻拦,毅然冲出封建家庭,表现出大无畏的勇气和决心。她对路人遇到的各种敌意的眼光“全不关心”,两个青年人为着他们纯真爱情和个人幸福,勇敢地跟周围的封建势力作斗争,并以两人的结合向封建社会予以强有力的回击。

浅谈鲁迅作品《伤逝》中,造成爱情幻灭的“三重悲剧”因素

第三点:子君与涓生爱情的决裂,是否是知识分子与旧传统文化的分离?

小说表面上说的是:他们同居后,幸福和甜蜜的生活却没有多久就开始有裂痕。子君在建立小家庭后,缺乏远大的生活理想,全部精力忙于烧饭、做菜、忙于饲养鸡、喂阿随,见识越来越短,经常和官太太暗斗,结果精神空虚,思想狭隘,由一个勇敢无畏的新时代女性变成了庸庸碌碌的家庭奴隶。她沉入日常琐事生活而不作超越人生的追求是她生命中的缺陷。而涓生从恋爱转入婚姻后,由于不能在浪漫中整合日常生活的现实内涵,不能对自我心灵进行扩容,因而失去了爱情“更新、生长、创造”的心理能力。

面临生存危机时,如何处理基本“求生”的难题时,他却避免与爱人共患难,从而在不顾惜爱人或曾爱过的人的生死的情况下先保证自己的生存,涓生虽标榜男女平等,也真心希望子君能与他共同奋进,却仍摆脱不了男权意识,最后还是习惯性以女性为牺牲,抛弃了子君,最后子君死去,而涓生在他的“悔恨和悲哀”中自责,抱着悔恨的心情迁回原住的会馆,却还是不知道怎样跨出那新的生路的第一步。涓生和子君这一对由浪漫转入婚姻生活的男女也由此而收场。

浅谈鲁迅作品《伤逝》中,造成爱情幻灭的“三重悲剧”因素

难道鲁迅先生真的在《伤逝》这部作品中,简单地仅仅是在描述子君与涓生爱情的萌发到最后的决裂是其真的着笔之处吗?

我个人觉得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他们爱情悲剧的产生之根源在何处?

001:社会原因:旧社会的重压、封建礼教的束缚?

涓生和子君生活在铁屋子里,整个社会的黑暗、腐朽不可能不毁灭这个爱情的绿洲。

鲁迅先生曾在自己的《狂人日记》中写道:吃人了!而在《伤势》这部作品中,同样是在吃人的社会,在封建礼教束缚下,奢谈爱情是不可能的。

表面上:虽然涓生和子君只是希望获得婚姻自主和爱情上的自由,但这个小小的愿望,却因为那些封建的仁义道德却容不下他们的叛逆!

通过文章中具体段落的描写,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在那间铁屋子里,人们永远地维护着他们认为是无法替代、无法逾越的礼教精神。封建伦理道德、纲常名教,诸如节烈、孝道,都是吃人的东西,最低限度也是压制人的个性的东西。

涓生和子君在追求自己爱情和婚姻的自由的时候,便触动了仁义道德者们。在他们的眼中,青年男女之间是没有爱情可言的,有的应该是父母之命,媒勺之言。一旦脱离了他们的准线,那就是叛逆者,当然,他们是不会让那些叛逆者好过的。

浅谈鲁迅作品《伤逝》中,造成爱情幻灭的“三重悲剧”因素

于是,涓生和子君便生活在一个众人白眼的环境里。

涓生和子君经过他们自己的努力,他们成功的同居了,找到了自己的爱情,在他们自己看来,一切都是幸福的(最起码刚开始的时候是那样)但在那些封建卫道士的眼里,他们这些坏纲乱常的激进分子是不允许存在的!

子君虽是从旧的封建家庭冲出来的,但封建礼教并未放松对他的扑杀,如同涓生所感觉到的,“我觉得在路上时时遇到探索,讥笑,猬集和轻蔑的眼光。”

而人们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眼光来看他们?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破坏了人们一直以来所认同的道德。

封建的论理道德沉重地压在每一位在铁屋子里的人们身上,他们一旦脱离了这些最终,在社会上就难以走动。男女之间如果没有经过父母之命,媒 之言便结合,那就是冒天下之大不 了,在社会里很难在抬起头来。一不小心便要落个身败名裂,更有甚着连命都保不住。鲁迅的《离婚》中的主人公爱姑,可以说是鲁迅笔下最泼辣,最具有反抗精神的人物。

浅谈鲁迅作品《伤逝》中,造成爱情幻灭的“三重悲剧”因素

他回想一下,她是用什么来武装自己的呢?

是因为自己家里有六个身强力壮的兄弟和家庭殷实,最重要的一点是她是三茶六礼定来的,花轿抬来的。反过来说,爱姑的反抗,是因为她认为自己是在仁义道德的范围内,是道德所鼓励的、所允许的。

所以,她有那么大的勇气去反抗。但封建的权威也深深地伤害着她,七大人的一声“来~~兮”,就把她的气势给压住了,再也不敢找小畜生老畜生的晦气了。总的来说,封建社会就是一个吃人的社会,它吃掉你的思想,你的灵魂!当然涓生和子君的微不足道的的爱情更加不用说了。

封建思想数千年来,压制着人们的思想,压制着人的个性的发展。在那些卫道士的眼里,你一旦反抗了,你就是和他们为敌了。

涓生的失业,说到底一句就那些卫道士们在压制着涓生。那雪花膏便是局长的儿子赌友,一定要去添些谣言,设法报告的,添什么谣言?那还不是说涓生和子君违背了封建伦理道德,没有经过双方家长的同意便同居了,那是大大的破坏社会风气了!

而和她的叔叔,她早已闹开,至于使他气愤到不再认她做侄女,子君的叔叔连自己的侄女都不认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子君是个不遵守道德的人。记得涓生和子君在找住所的时候,寻住所实在不是容易的事,大半是被托词拒绝。从这几方面来看,人们是看不惯,也看不起那些叛逆者,他们的内心深处只有礼教这两个字,而没有爱情两个字!

浅谈鲁迅作品《伤逝》中,造成爱情幻灭的“三重悲剧”因素

也许涓生和子君的爱情得而复失的时候,子君可以重新过上自己的生活,那也不算是太大的悲剧,最多我们只是可惜他们的爱情是那么的弱不禁风而已,也不会太大的悲伤。但是,在当时那样沉滞、腐朽的社会里,她只能:现在她知道,她以后所有的只是她父亲——儿女的债主——的烈日一般的严威和旁人的赛过冰霜的冷眼。

此外便是空虚,负着空虚的重担,在严威的冷眼中走着所谓人生的路,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啊!何况这路的尽头,又不过是——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那是什么?

那是吃人的社会啊,子君走了第一步,社会就有会让她有改正的了,既然子君违背了他们的伦理道德三纲五常,那子君最后只有被逼迫走向那没有墓碑的坟墓了,这些是多么的可悲啊!

即使你有更强的意志与斗争,到来也会有被它吃掉的危险,想得到真正的自由,那只有推翻这个吃人的社会,推翻一切沉滞,腐朽的制度。

可以说:社会上的人言可畏吧,涓生和子君的同居引起多少人的白眼?引起多少的议论?

“我觉得在路上时时遇到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就连自己的朋友也是一样,我也陆续和几个自以为忠告,其实是替我胆怯,或者竟是嫉妒的朋友绝了交。”


浅谈鲁迅作品《伤逝》中,造成爱情幻灭的“三重悲剧”因素

其实,鲁迅先生又何曾不是呢?

为了和许广平同居,为了他们的爱情,他们只有离开北京,作为一个战士鲁迅尚且要离开,涓生和子君的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社会不会给他们的爱情一个自由的空间,恋爱是自由的,在他们的社会里是不会出现的,那他们的爱情绿洲也就被毁灭了。

在那沉滞的社会里,他们想跨出一步是那么困难,可以用许广平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在社会上严厉的戴着道德的眼镜,专唱高调的人们,在爱之国里是不配领导人们的。

性格原因,是使婚姻加速决裂的根本性因素?

追朔本小说故事前后,涓生和子君他们本身的性格弱点也注定了他们的爱情必定是一个悲剧。

子君和涓生的爱情悲剧诚然是封建势力压迫的结果,而悲剧主人公身上也具有将悲剧变成现实的深刻原因。他们两人同居后,性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由于生活的压迫接踵而来,生计断绝的困境中,涓生那自如的心情没有了,随即自己的自私,虚伪和卑怯的情理便膨胀起来。

这样,他们的爱情也就在自己那膨胀的心理中慢慢地变质,慢慢地变淡,最后走向了破裂。

浅谈鲁迅作品《伤逝》中,造成爱情幻灭的“三重悲剧”因素

而涓生呢,他接受新思想比较早,也比较多;但是,他仍然生活在空虚之中,没有真正说得上勇敢的行动和追求。这本身就显示了他身上有着当时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怯弱。子君闯进了他的生活,他的心变得充实起来,他启发子君、鼓励子君。

为了爱情他也反叛自己所处的环境,但他又怯弱,多顾虑,在别人的反对和阻挡面前,常常失去自制的力量,一不小心就“全身有些瑟缩”,只得即刻提起他的“骄傲和反抗来支持”。在和黑暗社会的最初交锋中,他就不如子君那样勇敢、无畏和坚强。涓生本身的弱点,也在社会和生活的冲突,看到了理想和现实的冲突。

一个有着理想并为着这个理想已经付出了行动的理想者如何在现实的生存中败下阵来。这种失败毁灭的不仅仅是自己,而是对理想的追求。理想的脆弱时是涓生所要面对的,也是我们所有人要面对的,理想不能停留在“伤逝”中。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两个人是经过了多少灰色的岁月和黯淡的时日才能达到心灵相通和默契!真正爱一个人应该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要爱就爱她的全部,要爱就是能与她分享甜蜜、快乐,更要分担她的痛苦,包容她的缺憾。


浅谈鲁迅作品《伤逝》中,造成爱情幻灭的“三重悲剧”因素

罗曼罗兰的话正如此意,揭示了爱的真谛。而涓生面对生活的曲折同时也是爱情的考验,本身性格的弱点和“人类”喜新厌旧的本性使他选择的却是放弃和逃避爱情。

是谁杀死子君,置她与死地而造成这一悲剧的呢?

固然,有封建礼教的因素,但最把她逼上死路的却是她所一直钟爱的人!在当时的社会里,他离开了子君,实际上就是把子君送向死亡的尽头!这充分表现了涓生浮躁的个人主义。

当然,我们不可以认为涓生就是一个坏人,他也沉痛的说出了自己悔恨:“那么,即使在孽风怒吼中,我也将寻觅子君,当面说出我的悔恨和悲哀,祈求她的饶恕;否则,地狱的毒烟将围绕我,猛烈地烧尽我的悔恨与悲哀。”

可见,他是一个觉醒的知识分子。

在最初反抗家庭专制的斗争中,子君同样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决,她喊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是当时时代背景下,新知识女性宣言的代表。

浅谈鲁迅作品《伤逝》中,造成爱情幻灭的“三重悲剧”因素

子君是执著的,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这样响亮的个性解放呼声,但她以为争得同居的权利,就获得了一切。这就是子君思想感情的全部出发点和归宿。这作为子君思想感情的基础和骨架显得非常脆弱。她没有更多更新的理想追求,只能落得从封建家庭的囚笼跌入个人家庭的囚笼的结果。这就鲜明的带有那个时代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社会特征。

子君经常温习着那接受爱情的一幕,从此安于平庸的生活,将别的人生的要义都忘却了。旧思想的 束缚使子君心甘情愿地成为捶着衣角生活的家庭主妇,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的思想牢牢地禁锢着她。一旦失去了涓生的爱,便无可奈何地退回父亲那里,独自负荷着空虚的爱的重担,走完人生的长途。

由此可见,悲剧的男、女主人公的思想特征和性格弱点,决定了在新的社会压力面前,不可能迎难而上,而只能失败,成为悲剧。

浅谈鲁迅作品《伤逝》中,造成爱情幻灭的“三重悲剧”因素

婚姻的长久之道,竟是经济因素在从中”作梗?”

经济上的困顿,使他们失去了轻松自如的心态,他们的爱情也就一步步走向灭亡。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级,生理的需要排在首位,也是最基础的位置。一个人想在社会有一番建树,首先应该是解决生存问题,生存问题解决不了,还谈什么其他奋斗?

而在涓生和子君生活的社会里,他们要生存,最起码的是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所以他们必须解决经济这个问题才有机会令爱情更加牢固,涓生和子君的爱情虽然都有很深的感情(刚开始的时候)。但是,到最后他们那朵美丽的爱情花朵也是悄然凋落。

浅谈鲁迅作品《伤逝》中,造成爱情幻灭的“三重悲剧”因素

这除了社会压迫和他们个人性格特点的缺陷之外,生活的困顿,使他们失去了斗志!我虽然不敢说没有面包就没有爱情,但是,没有面包的爱情是难以维持的,难道真的是:有情可以饮水饱吗?

其实不然,当然,包括在当下经济社会中,彼此要想经营婚姻的长久之道也在于:美满的爱情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的,就像一朵美丽的花苞需要阳光和雨露一样的。

而作品中,在经济困顿时,涓生和子君那轻松自如的心境没有了,当涓生被局里开除的时候,子君的第一反应是:无畏的子君也变了颜色,涓生也只有忙碌在于那求生的道路上,以前的那些轻松心情没有了,他忙碌在那抄抄写写的工作中,由此也和子君产生了矛盾。

涓生要一个安静环境去工作,而子君也为了生活上的一点琐碎的事情和生活上的拮据而同邻居争论不休,致使涓生有了那么的一种感觉:“天气的冷和神情的冷,逼迫我不能再家庭中安身”,这样的生活,爱情会长久吗?

答案是肯定的。

浅谈鲁迅作品《伤逝》中,造成爱情幻灭的“三重悲剧”因素

一个人饿肚子是可以的,但是,两个人饿肚子,这样的婚姻是不是不会太长久呢?

其实,涓生与子君就是这样的一对被现实生活所决裂的恋人,他们悲剧产生的根源在于:无反抗精神

由于经济陷入了困境,涓生无法在家里静静地做他的事情,子君也得去为了生计而忙碌着,他们再也没有时间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易卜生、谈泰戈尔、谭雪莱……,自然就少了一份理解与交流了。

也许他们都忘去了经济对他们来说是那么的重要,记得鲁迅在《那拉走后怎样》里面说道:“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涸辄之鲋,急谋升斗之水一样,就要这较为切近的经济权,一面再想别的法。”

所以,涓生和子君想得到美满的爱情,得去解决一下自己的经济问题才行啊。

梦是好的,然而,钱是要紧的。

而鲁迅在《伤逝》问世的前两年的著名演讲《娜拉走后怎样》就这样说了出来,也可以说是对青年的一种告诫:

他和许广平离开北京正是经济困顿的时候,他们相约分头苦干两年,挣得足以维持半年生活费的积累,以便不至于社会压迫来了,饿着肚子战斗,减了锐气。他告诉我们,不要让爱情麻木了自己的思想,不要以为有了爱情就可以得到了一切,肚子问题同样要解决,否则,脚下的路便更难走了。

所以,如果我们从整部作品的构思巧妙、表达主题之鲜明来看:涓生和子君的爱情失败,是因为他们生活在那沉滞的铁屋子里面,同时,他们自身的性格所表现出来的弱点和经济的困顿也是他们爱情失败的主要原因。

浅谈鲁迅作品《伤逝》中,造成爱情幻灭的“三重悲剧”因素

现实生活中,男女恋人要想得到真正的爱情自由,必须打破那沉滞的铁屋子里,做一个真正的觉醒者,同时也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不要饿着肚子战斗,减了锐气。

以上就是我们通过对鲁迅先生《伤逝》这部作品中,造成主人公一对恋人之所以在当时社会生存不下去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其社会的因素为外因,自我性格因素以及经济条件的所限也是致使洪英加速走向决裂或是灭亡的根本性因素所在。

所以,对造成子君与涓生爱情悲剧原因的分析,我认为《伤逝》带给我们的深思至少有以下两点:

两对相爱的恋人是否真的要抛出理性,而坚守婚姻长久之道?

爱需要激情,需要无畏的付出。人生享受爱情的过程也是一个激动也被激动的过程。

涓生与子君的爱情同样是在激情里,在激动与被激动中开始的,对于子君,她以爱情的全身心的拥抱来面对人生,“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不能干涉我”。

浅谈鲁迅作品《伤逝》中,造成爱情幻灭的“三重悲剧”因素

  • 在这里,子君一方面已经完成了自我的觉醒;
  • 另一方面,也把自己推向了非此即彼的非理性的生命归宿。

但是,当他们义无反顾地拥抱了爱情之后,生活开始逼迫着他们向理性归去。

随着涓生的失业,生活的物质基础丧失了,在同居之前所有思考所未完成自己的事业之前,他是否有能力为爱情准备一切?没有!子君可以为爱情牺牲一切,但对于涓生,他不能为爱情牺牲事业,一句话物质是爱情的基础,在生活的物质基础丧失之后,爱情也失去了依存之所。

我们由此看来,涓生的变心不仅仅是道德层面的不负责任,更多是对爱情理性思考的不足。

相爱是两人相互的取悦,还是共同追求利益的结合?

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对于爱情中的双方来说,爱情是一种心心相印,是两情相悦,是快乐的男欢女爱。


浅谈鲁迅作品《伤逝》中,造成爱情幻灭的“三重悲剧”因素

在没有同居之前,涓生和子君是心心相吸的一对,是精神的绝对互动,同居以后,生活变得越来越具体,具体的生活把爱情中的女性彻底地改造了。

子君和涓生已经没有太多的精神上的交流,子君不再与涓生如婚前一样热烈地讨论人生、文学、子君感兴趣的是如何打理好这个家,今天做什么吃什么。

在涓生看来子君变得越来越俗。爱情在这个过程中推动了原有的魅力,在各方面因素的作用下涓生开始从这个围城里逃离。

在这里,联系实际,我们都以自己经营爱情的长久之道应该得到借鉴的是:我们在婚姻里,既不像子君那样爱得失去了自我个性,也不能像涓生那样轻率地开始。

正如,没有足够的水,就不要走进罗布泊。

既然两人决定了相爱,就应该相互扶持,共同进步,哪怕结局是一会灭亡,也要与爱同生。但是,在当下的经济社会中,很多人把自己的婚姻当成了一种权衡利弊的工具,当成了一种经济交换,当成了一种实现自我价值升迁的工具。

浅谈鲁迅作品《伤逝》中,造成爱情幻灭的“三重悲剧”因素

在当下的社会发展中,我们个人的爱情观应该如何发展?

生活中,我们总是在说:作为成人,我们只权衡得失利弊,没有好坏之分的。

对于爱情而言,彼此之间并非两情相悦,就是幸福?忽略了双方经济因素下的经营婚姻的状态,也不见得幸福美满?

所以,天地之间这个爱字,并非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只要两情相悦就行了,也不是如我们的有些前卫主义者那样,爱情是一种游戏。

对于“爱”,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也许她需要我们用一生去思考去演绎,当我们在不懂爱情的年龄任我行,生命会给你开一个要你用一生去承受的玩笑。

浅谈鲁迅作品《伤逝》中,造成爱情幻灭的“三重悲剧”因素

而个性的解放必须在社会解放的大前提下,才可能变为现实?

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一文指出:娜拉在个性觉醒后离家出走到社会上去,但如果没有经济权,没有经济制度的改革,很可能只有两条路:回来或是堕落。子君是中国20世纪20年代条件下的娜拉。她因个性觉醒而从旧家庭出走,但却走进了小家庭。她不问不管小家庭以外的广大天塌地陷,也不问不管小家庭以外的广大社会生活。

但是,没有整个社会的改革、解放,恋爱婚姻问题是不能真正解决的;个性解放思想是无法抵抗社会压迫的。

仅只一年,子君被迫又回到她所走出的旧家庭,在传统偏见的巨大精神压力下忧郁而死。

子君和涓生的悲剧也告诉我们:个性解放只有融入社会解放的斗争中才有价值,知识分子个人的生活必须和社会大多数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才有意义。

浅谈鲁迅作品《伤逝》中,造成爱情幻灭的“三重悲剧”因素

不管怎样,涓生用懊悔的方式表达了对亡人的追思,鲁迅先生用悲悯的笔触完成了对芸芸众生心灵一隅和社会世象的深深探索。

对于我们芸芸众生来说:过往之事已不能复现,只能以冰冷的文字留存在手记里;昔日鲜活的生命,已化为字与词与句子之间默默深沉的勾连。正是,“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如”!

那逝去的,永远不可能泯灭记忆;那企图遗忘的,永远贮存在我们的伤悼里。试图用时间来风蚀记忆;只是一种欺妄的幻觉,只是一种逃避后的麻痹。

参考文献:

1、《鲁迅短篇小说欣赏》.卢今.广西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30页.

2、《鲁迅研究》第十一期.赵晓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论<伤逝>个性解放问题》.冯奇.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348页.

4、《鲁迅作品论集》.王瑶. 1984年版.第109页.

5、《小说美学》.吴功正.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68—472页.

(6)《婚恋生活的投影和折光——<伤逝>新论》.《齐齐哈尔师院学报》.1989年第1期.

(7)《<伤逝>评析》.赵暇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