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衷大夫說:正確的十五條養胃知識,您平時是這樣養胃的嗎

胃氣是後天之本,活多久?活得是否健康,就看胃氣的強弱了。

衷大夫說:正確的十五條養胃知識,您平時是這樣養胃的嗎

消化系統是人的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消化功能是人體最重的內外物質交換工作,而且是以吸收營養物質為主的功能,中醫把消化功能主要歸於脾和胃,脾胃功能包括了幾乎所有的消化功能。從現代生理學與營養學的角度來看,消化系統也無疑是維持生命活動所需營養物質的來源,沒有消化系統的功能正常發揮,人就無法獲得足夠的營養,生命的質量與數量都要大打折扣。

自古以來,養胃就是養生的重要內容,《黃帝內經》已經說過,人無谷氣半日氣衰,一日氣少,七日氣絕。而金元時期的名醫李東垣也說:胃氣即元氣。其實還有很多人論述了這樣一個命題 ,一致性地強調胃的重要性。

衷大夫說:正確的十五條養胃知識,您平時是這樣養胃的嗎

消化系統的主要功能是消化水谷,吸收營養,化生氣血

任何食物都要經過消化系統的消化吸收,其中的營養物質才能為人體各種組織器官所利用。消化水谷的功能中醫稱為胃氣,食物中含有的營養物質稱為水谷之氣,水谷之氣在胃氣的作用下,化生氣血,為人體的各種生理功能所用。

消化系統的消過過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將食物磨研成食糜,這個過程主要在口腔和胃中進行,二是將食物的大分子營養成分分解成小分子的營養成分,如將澱粉分解成糖,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脂類也需要分解後才能吸收。三是將分解的營養成分吸收到血液,這個過程主要在小腸中進行,有些成分需要與特殊的成分結合才能入血,被人體所用。

正常胃應該如何養

如果胃基本正常,或是有輕微淺表性胃炎,按照以下方法養胃就可以:

第一條是細嚼慢嚥。細嚼慢嚥的好處太多,一是可以將食物磨得更細,二是可以刺激口腔中的唾液腺分泌消化液,食物與唾液混合能更好地被消化。所以正常胃的養胃第一條是細嚼慢嚥。

第二條少喝粥。喝粥是一種被傳唱很久的養生方法。但是它對保持牙齒健康,提高咀嚼肌功能,沒有好處,而乾性食物如米鈑、饅頭、麵條與菜相配,需要更多的咀嚼才能嚥下。所以正常的胃可以喝粥,但是不要把粥當成養胃的食物天天喝,並且以此為主食。

第三條辛辣食物適量。再好的食管和胃都經不起長起的刺激,適量的辛辣食物能提振食慾,增加進食的樂趣,但是過度會損傷食管和胃的黏膜,造成損傷和炎症。

第四條是少喝高度酒。高度酒對食管和胃的黏膜有損傷,如果長期損傷就會形成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所以不建議喝高度酒(60度以上尤其不宜)。

第五條夏避寒,冬避熱。胃不喜過寒過熱的食物,夏天雖然天氣炎熱,但是,胃裡的陽氣不足,過食寒涼食物會損傷胃氣脾陽,造成脾胃虛弱。而冬天外有嚴寒,不少人喜歡吃燙口的食物,這樣也會損傷胃。

第六條,生熟均可,以熟為宜。養胃的食物以熟食為宜,除了部分食物可以生食以外,大多數食物熟食更好消化,對胃腸的負擔輕,引起病菌侵犯胃腸的可能性小。

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與胃食管反流病的養胃法

第一條,與正常胃的養胃法是相同的,就是細嚼慢嚥

第二條,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生蒜、生薑等刺激性食物,因為這些食物中的辛辣素可以刺激胃分泌更多的胃酸,加重胃和十二指腸黏膜損傷。

第三條,是不宜喝粥

,尤其是伴有反酸與燒心的胃炎、消化性潰瘍,喝粥可以明顯增加胃酸和反酸的症狀,其它增加反酸燒心症狀的食物還有地瓜。

第四條,粗糧宜細做。粗食可以增加食物殘渣的容量,有利於排便,植物纖維素也更有利於胃腸健康,但是粗糧消化成食糜難度大,所以宜熟食細做,能更好的化成食糜。

第五條,不飲酒,不吸菸,吸菸和飲酒均可以造成胃黏膜的損傷,延緩潰瘍與炎症的癒合。

其它的養胃


衷大夫說:正確的十五條養胃知識,您平時是這樣養胃的嗎

第一條,食物半小時以後方可進行體力活動。我們知道運動是健康的一種有效方式,如果運動,什麼時候運動是有一些講究的,一般來說,不宜在飯後半小時內進行較大強度的運動。運動最好的四肢都能得到活動,因為在四肢活動過程可以帶動十二經絡的經氣運行,減少經氣鬱滯問題。

第二條,腹常按。即按摩神闕-氣海-關元。腹部的按摩,有促進胃腸蠕動,提高消化能力的作用,常用的按摩方法是,雙手掌心相對磨擦變熱,然後,以臍為中心,按照順時針方向,由內而外作圓形按摩。這是孫思邈養生十三法之一。可以在晚睡前或早起床前做。

第三條,攝穀道。也是孫思邈養生十三法之一。吸氣時提肛,然後閉氣數秒,呼氣時放鬆。每天做30-50次,隨時隨地可以做的。既可增加胃腸蠕動,也可預防痔瘡,保進痔瘡恢復。

第四條,食物多樣化,使我們的吃進去的東西達到四氣平衡,五味調和,這樣就能更好的用食物補五臟,化生氣血,使身體更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