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 晚清時期,為什麼大多外國人誇李鴻章,而國內則是持相反的態度?

李鴻章去世至今,已經有100多年了。然而後人對李鴻章的外交活動,褒貶不一,眾說紛紛。主觀客觀,常常是截然相反的評價,於是李鴻章的個人魅力也更加令人難以釋懷了。

在當時百年未遇的時局動盪下,李鴻章常常是外國人對他是讚賞有加,而他的同僚們卻常常指責他欺君賣國,中飽私囊,同樣的李中堂,為什麼境遇如此懸殊,簡直是一個往上了誇,一個往死了貶。

晚清時期,為什麼大多外國人誇李鴻章,而國內則是持相反的態度?

德皇威廉二世稱李為“東方的俾斯麥”。沙俄財政大臣維特認為李是一個大政治家,他雖然沒有受過歐式教育,卻深具中國學識,尤其是有一個極為健全明白的頭腦,他在中國歷史及政府之中,關係非常重要。

日本人看李鴻章也有獨特的視角。陸奧宗光認為李不僅有膽識,有才華,有決斷力,而且更為難得的是有伶俐,有奇智,既能洞察時機,也不迴避責任。另外,日本人德富蘇峰在報紙上評論:“李鴻章具有卓越的眼光,敏銳的手腕,在朝廷百官中非他人所能及。但朝廷常以猜忌眼光看待他,只是迫於列強的壓迫,又不得不用他;滿朝文武,對他不滿的也比比皆是。”

晚清時期,為什麼大多外國人誇李鴻章,而國內則是持相反的態度?

以上可以看出外國人對李鴻章評價還是比較公正的。當然這也是因為外國人思想比較開放,看人看事比較客觀,李鴻章又主管外交,和他們打交道比較多,態度又比較好。

但是李鴻章在國內卻是飽受批評和懷疑。尤其是甲午中日戰爭失敗和《馬關條約》的簽訂,李鴻章成為眾矢之的,一時間,文人罵他賣國賊,亂臣賊子,與秦檜相同並論。滿朝文武罵他膽小,為洋人做事,對朝廷不忠。其實在那個大時代背景下,甲午的失敗也不能全怪到李鴻章一人頭上。

晚清時期,為什麼大多外國人誇李鴻章,而國內則是持相反的態度?

梁啟超也寫過一本《李鴻章傳》,他說自己是“敬李鴻章之才,惜李鴻章之識,悲李鴻章之遇”,但是他也提出中俄密約是李鴻章自作自受。梁啟超還總結說:“吾欲以兩言論之,不學無術,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勞苦,不畏謗言,是其所長也”。總體看來,梁啟超對李鴻章的評價還是比較客觀公正的。

晚清時期,為什麼大多外國人誇李鴻章,而國內則是持相反的態度?

可以說,李鴻章的一生成名是因為外交,誹謗也是外交。之所以如此,與時代的發展也是有關係的。所以功過是非,後人評論多之。

李鴻章死後,慈禧痛哭流涕:“大局未定,倘有不測,這如此重荷,更有何人分擔。”是啊,清政府從此失去了一個總是不計較個人榮辱,慨然前去談判屈辱條約的大臣,失去了一個能和列強說上話的人,能讓清政府苟延殘喘的人。

晚清時期,為什麼大多外國人誇李鴻章,而國內則是持相反的態度?

清廷給了李鴻章莫大的榮耀:諡文忠,追贈太傅,晉封一等侯爵,付國史館立傳。在他當過官、立過功的地方建立專祠。李鴻章死後,張之洞只給他靈前送了一個“祭帳”,中間大書一個“奠”字,其它不置-一詞,表示對此人已無話可說。

這位在風雲變幻的舞臺上活躍了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的所謂“中興元老”就這樣永遠地離開了人間,消逝在歷史的長河中。

晚清時期,為什麼大多外國人誇李鴻章,而國內則是持相反的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