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 晚清时期,为什么大多外国人夸李鸿章,而国内则是持相反的态度?

李鸿章去世至今,已经有100多年了。然而后人对李鸿章的外交活动,褒贬不一,众说纷纷。主观客观,常常是截然相反的评价,于是李鸿章的个人魅力也更加令人难以释怀了。

在当时百年未遇的时局动荡下,李鸿章常常是外国人对他是赞赏有加,而他的同僚们却常常指责他欺君卖国,中饱私囊,同样的李中堂,为什么境遇如此悬殊,简直是一个往上了夸,一个往死了贬。

晚清时期,为什么大多外国人夸李鸿章,而国内则是持相反的态度?

德皇威廉二世称李为“东方的俾斯麦”。沙俄财政大臣维特认为李是一个大政治家,他虽然没有受过欧式教育,却深具中国学识,尤其是有一个极为健全明白的头脑,他在中国历史及政府之中,关系非常重要。

日本人看李鸿章也有独特的视角。陆奥宗光认为李不仅有胆识,有才华,有决断力,而且更为难得的是有伶俐,有奇智,既能洞察时机,也不回避责任。另外,日本人德富苏峰在报纸上评论:“李鸿章具有卓越的眼光,敏锐的手腕,在朝廷百官中非他人所能及。但朝廷常以猜忌眼光看待他,只是迫于列强的压迫,又不得不用他;满朝文武,对他不满的也比比皆是。”

晚清时期,为什么大多外国人夸李鸿章,而国内则是持相反的态度?

以上可以看出外国人对李鸿章评价还是比较公正的。当然这也是因为外国人思想比较开放,看人看事比较客观,李鸿章又主管外交,和他们打交道比较多,态度又比较好。

但是李鸿章在国内却是饱受批评和怀疑。尤其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李鸿章成为众矢之的,一时间,文人骂他卖国贼,乱臣贼子,与秦桧相同并论。满朝文武骂他胆小,为洋人做事,对朝廷不忠。其实在那个大时代背景下,甲午的失败也不能全怪到李鸿章一人头上。

晚清时期,为什么大多外国人夸李鸿章,而国内则是持相反的态度?

梁启超也写过一本《李鸿章传》,他说自己是“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但是他也提出中俄密约是李鸿章自作自受。梁启超还总结说:“吾欲以两言论之,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总体看来,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还是比较客观公正的。

晚清时期,为什么大多外国人夸李鸿章,而国内则是持相反的态度?

可以说,李鸿章的一生成名是因为外交,诽谤也是外交。之所以如此,与时代的发展也是有关系的。所以功过是非,后人评论多之。

李鸿章死后,慈禧痛哭流涕:“大局未定,倘有不测,这如此重荷,更有何人分担。”是啊,清政府从此失去了一个总是不计较个人荣辱,慨然前去谈判屈辱条约的大臣,失去了一个能和列强说上话的人,能让清政府苟延残喘的人。

晚清时期,为什么大多外国人夸李鸿章,而国内则是持相反的态度?

清廷给了李鸿章莫大的荣耀:谥文忠,追赠太傅,晋封一等侯爵,付国史馆立传。在他当过官、立过功的地方建立专祠。李鸿章死后,张之洞只给他灵前送了一个“祭帐”,中间大书一个“奠”字,其它不置-一词,表示对此人已无话可说。

这位在风云变幻的舞台上活跃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所谓“中兴元老”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人间,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

晚清时期,为什么大多外国人夸李鸿章,而国内则是持相反的态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