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名臣”李鸿章

清朝,做为中国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它留给我们了中华民族太多的耻辱。说到耻辱,就让我们不由的想起那位代表清廷签了许多丧权辱国条约的李鸿章。

“中兴名臣”李鸿章

那么李鸿章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有哪些政绩?他又是如何出卖国土?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的了解一下李鸿章吧!

李鸿章,安微合肥东乡人,是历史上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淮军的创立者和统治者。

“中兴名臣”李鸿章

他曾率领淮军与曾国藩的湘军一起镇压了太平天国,接着又镇压了捻军,保持了即将崩溃的清文朝,被清政府誉为“中兴名臣”,但也让他落下了镇压农民起义“刽子手”的骂名。

“中兴名臣”李鸿章

因镇压军功显赫,累迁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继曾国藩之后出任直隶总督,后又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授文华殿大学一上,等办洋务,参与掌管清政府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清末权势最为显赫In封疆大吏。

李鸿章在与各西方列强的交往中渐渐意识到弱国无处交,富国才能强兵的道理,因此他积极发展官办、商办的军工企业。他曾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漠河金矿、天津电报局、津榆铁路、上海机器织布局,同时还建立同文馆,选派留学生出洋。他长期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物大臣,坐镇北方最大的通商口岸天津,既积极筹划北方防务,戍卫京畿,又进一步拓展了洋务,来增加财赋收入。

“中兴名臣”李鸿章

他还十分重视海军建设,编练成了一支在当时堪称亚州一流的海军。后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被日军击败,李鸿章被受命赴日本马关和谈,就如何割地赔款问题同日本进行谈判,曰方提出了割让台湾和辽东半岛的苛刻条件,李鸿章虽然不忍割让,但迫于日本的军事压力,无耐最后订立丧权辱国《马关条约》,也因此背上了卖国罪名。

“中兴名臣”李鸿章

李鸿章长期处于内扰外患的夹缝中,日子过的也并不顺畅,他既不能得罪洋人又要忠于朝廷,就像生活在立人缝中,他就是在“弱国无处交”的尴尬境地中如履薄冰,虽小心翼翼,东补西贴,然而终于未能挽救晚清的倒塌。他也成中国近代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