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生是否爱莺莺?爱过。可张生并非良人

大家都知道张生和莺莺之间的爱情故事,而这个故事出自元稹的《莺莺传》。很多人怀疑文中的张生是元稹自喻,讲述一段爱而不得的感情。

自古以来,很多人对张生这个人物褒贬不一。但是更多的人认为他就是一个始乱终弃、薄情寡义的负心汉。

鲁迅认为元稹和张生一样,即使文章写的精致,但更多的时候文过饰非。

游国恩也说:"张生只是一个玩弄女性而毫无羞愧之情的封建文人"

那么张生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张生是否爱莺莺?爱过。可张生并非良人


张生到底有没有爱过莺莺呢?我觉得是爱过的,但是迫于当时的社会压力以及门不当户不对的传统理念,他最终还是屈服了。

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张生是爱过莺莺的呢?


1、 张生是一个有自持力且知礼仪廉耻的人

"唐贞元中,有张生者,性温茂,美风容,内秉坚孤,非礼不可入。或朋徙游宴,扰杂其间,他人皆汹汹拳拳,若将不及;张生容顺而已,终不能乱。以是年二十三,未尝近女色。知者诘之,谢而言曰:'登徒子非好色者,是有凶行。余真好色者,而适不我值。何以言之?大凡物之尤者,未尝不留连于心,是知其非忘情者也'"。

我们从这一段的描写可以看出,"性温茂,美风容"是写张生性格温和,而且样貌漂亮。而"内秉坚孤,非礼不可入"则是说张生这个人脾气孤僻而又知礼义懂廉耻

。"年二十三,未尝近女色"说明他并非是个好色之徒。

后面他也说了自己为什么不近女色的原因,无非就是想找一个心上人,能够流连于心的人。


张生是否爱莺莺?爱过。可张生并非良人


用现代人的话来说就是我想找个走心的姑娘而不是找个走肾的姑娘,也说明他并不是一个随便的人。


2、 他对莺莺一见钟情多次努力无果而放弃

为何说他爱过莺莺,因为他真的在乎过。他在老太太的宴会上遇见莺莺对其一见钟情,事后还向红娘吐露自己倾慕之情。

"余始自孩提,性不苟合。或时纨绮间居,曾莫流盼。不为当年,终有所蔽。昨日一席间,几不自持。数日来,行忘止,食忘饱,恐不能逾旦暮。若因媒氏而娶,纳采问名,则三数月间,索我于枯鱼之肆矣。尔其谓我何"

他说也就是昨天,自己遇上了自己把持不住的人,前文中描写张生是个坐怀不乱之人,前后对比说明张生当时的确是一见钟情。

说自己走路都忘记了停止,吃不好只怕时间过去,错过了这个姑娘。由此可以看出他的焦灼心情。


张生是否爱莺莺?爱过。可张生并非良人


但是由于当时的礼教,崔莺莺乃大户人家的小姐,而张生只是一个穷酸文人,两人相差甚远,门不当户不对。"崔氏之家,财产甚厚,多奴仆",足以彰显崔莺莺家境殷实。

因此张生上京追求功名,一个男人抛弃男女私情,为了喜欢的人追求功名确实是大丈夫所为。

这一段让我想起了《武状元苏乞儿》,苏乞儿为了如霜考功名的事情,他爹说,"为女疯,为女狂,为女考取状元郎"。跟这里如出一辙。

临走之时,"张窃听之,求之,则终不复鼓矣。以是愈惑之"。更加表明张生的一往情深,这里的"惑"指的是使张生迷惑。


张生是否爱莺莺?爱过。可张生并非良人


非但如此,他还很依依不舍,可是没有功名谈何爱情,他还是上京赴考了。但是未果,名落孙山。"明年,文战不胜,张遂止于京,因贻书于崔,以广其意"。即使失败了,仍然千里传书告知于崔莺莺。


结语:

当然两人的感情最终还是分道扬镳。

"后岁余,崔已委身于人,张亦有所娶。适经所居,乃因其夫言于崔,求以外兄见。夫语之,而崔终不为出。张怨念之诚,动于颜色"。

后来,崔莺莺嫁作人妇,张生也有所娶。

即使张生是爱过莺莺的,他也并非良人。在两人都有归宿之后,这个男人在酒席之间,高谈阔论,说莺莺是红颜祸水,并以妲己、褒姒作喻。这难道不是"得不到就要毁了"的表现嘛。

在两人都有了新的生活之后,露过莺莺家门,还以"长兄"为称,想要见上一面,结果被拒之门外

即使爱过,张生也不该是莺莺可以托付的良人,女人啊,应该擦亮眼睛,别为了几句诗词就沉迷于一个负心汉。在现代亦是如此,不要因为渣男的几句甜言蜜语,就沦陷于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