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苏斯会战,亚历山大率三万马其顿精兵出征,十万波斯军土崩瓦解

伊苏斯会战,亚历山大率三万马其顿精兵出征,十万波斯军土崩瓦解

亚历山大控制了整个希腊世界后,公元前334年初,亚历山大大军,共计步兵3万人、骑兵5000人从马其顿出发,渡过达达尼尔海峡。于5月在现今的土耳其西部的格拉尼卡斯河首次与波斯军展开大战。在这场战役中,亚历山大将其主动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全军赶到河边时,发现波斯军正在对面高岸上扎营,他拒绝了副将就地扎营的建议,立即率领全军展开了进攻。尽管对手有4万多人,然而在第一线做好准备的尚不到2万人。

亚历山大用步兵强行渡河粘住对方步兵,王伴骑兵从右翼冒着对方的标枪火力渡河后席卷了波斯军的左翼。波斯军头目们在乱军之中发现了穿着闪亮铠甲的亚历山大,遂投入精锐预备队试图"斩首",结果被武艺更高强的亚历山大及其王伴骑兵消灭。波斯军一线部队被歼灭后,陆续赶到的波斯部队成为了"添油",也被亚历山大逐个消灭了。经过此役,小亚细亚半岛已经失去了抵抗亚历山大的能力,亚历山大转向南面,接受了该地区最大两个城市——萨迪斯和以弗所的投降,随后围攻了米利都。现在亚历山大面临的困难是波斯海军的存在威胁着他的后勤线,一旦达达尼尔海峡被波斯海军切断,亚历山大就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危险,而马其顿并没有强大的海军。于是亚历山大决定主动出击,以陆制海。

伊苏斯会战,亚历山大率三万马其顿精兵出征,十万波斯军土崩瓦解

亚历山大率大军沿着地中海东岸南下扫荡,逐个占领了波斯的港口和基地。这个过程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到公元前333年10月,也就是一年后,亚历山大攻克了位于现今土耳其最东南端、同叙利亚接壤的亚历山大勒塔。就在这时,他的头号对手——波斯国王大流士已经集结了一支10万人以上的军队,进到了西里西亚——两河流域和小亚细亚相毗邻的门户地带。随后,大流士占领了伊苏斯,这里是亚历山大全军的后勤营地。亚历山大被迫折返向北迎战。至此,伊苏斯会战拉开帷幕。

伊苏斯会战,亚历山大率三万马其顿精兵出征,十万波斯军土崩瓦解

伊苏斯会战的地点位于皮纳罗河谷平原。这片平原西临地中海,东靠大山,两岸十分陡峭。大流士选择了这个战场,暴露了他和亚历山大的巨大差距——这是一个只有3公里宽的狭窄区域,根本无法容纳近10万人的部队展开。正如同温泉关和萨拉米斯海战中发生的那样,波斯也将再度因为兵力无法展开而陷入绝境。大流士乘坐着黄金打造的高大战车,与2000名禁卫军一同组成中军,前方排列了整整2万名希腊雇佣军,方阵纵深达24行。左翼阵营由2万名步兵和1万名弓箭手组成,右翼由1万名步兵与1万名骑兵组成。

伊苏斯会战,亚历山大率三万马其顿精兵出征,十万波斯军土崩瓦解

马其顿的左翼阵营是1万2千重装步兵组成的6个团级方阵,最初是32行纵深,随着阵型的展开逐渐减为8行,以保持足够的正面宽度避免被包抄。方阵前面是2千色雷斯标枪手和克里特弓箭手混编组成的散兵线,最左端有600希腊联盟重骑兵保护侧翼。亚力山大照例亲率2千近卫骑兵组成右翼主力,左侧是3千近卫步兵衔接马其顿密集阵,右侧是1,800特萨利重骑兵和800马其顿轻骑兵,右翼远端是2千希腊联盟游击步兵和3千阿格里亚和色雷斯标枪手。亚力山大把希腊联盟重装步兵4千人作为预备队。此役马其顿参战部队总共3万2千人。

伊苏斯会战,亚历山大率三万马其顿精兵出征,十万波斯军土崩瓦解

双方兵力部署原则一致,都是左弱右强,或者说说左守右攻。马其顿左翼方阵将面临大流士的铁甲重装骑兵冲击,尽管有2000弓弩手和600名重骑兵的掩护,但是仍然力量悬殊。为此,亚历山大立刻将右翼的1800名重骑兵调动到了左翼——这堪称是神来之笔,1800名骑兵在方阵高举着的长枪后面机动,使得大流士并没有察觉到这支部队。亚历山大并没有将这支部队部署到一线,而是放在了左翼方阵的后面,作为预备队,或者说是一把小"铁锤"。随后,亚历山大策马检阅了整个战线鼓舞士气,多民族组成的波斯大军也用各种语言呼喊着口号——这是马其顿和波斯的首次两王决战、国运之战,也是东西方在那个年代的最强对决。

亚历山大照例发挥了他的主动性——马其顿的右翼首先进攻了。为了等待左侧近卫轻步兵跟上进度,不至于和中军割裂,王伴骑兵们稳步前进,时进时停,并且渡过了河流。一进入波斯军弓箭射程,亚历山大即率领骑兵开始冲锋。速度之迅速只让波斯的弓箭手们射出了三轮齐射。波斯弓箭手面临冲击魂飞魄散,纷纷转身逃命。

然而大流士并没有给他们留下撤离的通路和宽度,近万名弓箭手们只能依靠本能逃向本方的重步兵方阵,随后就把重步兵方阵冲击的一塌糊涂。接踵而至的马其顿王伴骑兵们直接冲进了被挤得连武器都拿不起来的重步兵队列中,前排重步兵纷纷弃械逃跑,造成了更大的混乱。然而24排的厚重方阵还是给马其顿骑兵的突击造成了困难。在那个没有马镫的年代里,骑兵的冲击力打了折扣,王伴骑兵们随即和波斯步兵陷入了混战。就在这时,联系骑兵和中军的近卫轻步兵杀到,波斯的重步兵方阵如同刀切一般的崩塌,直到冲击的威力传导到了最后几排,使得最后几排的波斯步兵明白自己已经该逃跑了的时候,波斯人的左翼方阵终于开始崩溃了。

伊苏斯会战,亚历山大率三万马其顿精兵出征,十万波斯军土崩瓦解

在亚历山大刚开始冲锋的同时,波斯右翼的铁甲骑兵也向马其顿的左翼发起进攻。然而战场宽度的限制使得拥有巨大数量优势的波斯骑兵只能分批投入战斗,反而被埋伏在方阵后面的1800名重骑兵打了一个反击,将波斯骑兵赶回了对面的河岸上,随后与波斯骑兵陷入了死战。在两翼交锋后不久,马其顿中军开始了前压。马其顿方阵冒着敌人的矢石强行渡河,爬上了陡峭的河岸,越过了波斯人的障碍,向波斯中军压去。他们面对着的是同样拥有盔甲和长枪的希腊雇佣兵。由于越过诸多地理障碍使得方阵排面无法保持完整,使得长枪失去了作用,马其顿步兵不得不扔掉长矛,拔出匕首和对方作战。由于人数占了下风,因此中军的马其顿方阵损失惨重,受到压制。

尽管从局面上看,亚历山大只有右翼的王伴骑兵取得了优势,左翼和中军都处于劣势。然而这正是马其顿方阵战术核心所在——方阵步兵将敌人牢牢吸引住,如同一块铁坫,而王伴骑兵这把铁锤已经甩开了纠缠,正抡圆了胳膊往波斯的中军砸过来。波斯左翼崩溃后,王伴骑兵们和近卫轻步兵在亚历山大的带领下向内旋转,近卫步兵开始攻击希腊步兵的左翼,而王伴骑兵则开始攻击大流士和他的禁卫军。

大流士的周围拱卫了一大批波斯贵族,他们尽管武艺高强,但是缺乏组织纪律,一时间尸体堆积如山。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大流士坐车的马匹受惊,于是整个大流士的宝座开始往前线移动;大流士大惊失色,立即换乘了一匹马,脱掉王袍逃之夭夭,剩余的禁卫军遂紧跟着撤离。大流士的逃跑直接摧毁了波斯全军的士气,瞬间兵败如山倒。尤其是波斯骑兵一见王已撤退,遂撤出战场,又因宽度不够而只能践踏波斯步兵,一时间10万波斯大军土崩瓦解。

伊苏斯会战,亚历山大率三万马其顿精兵出征,十万波斯军土崩瓦解

此战,马其顿阵亡骑兵仅150人,步兵阵亡300人,4500人受伤——可见当时弓箭杀伤力之局促。而波斯军和希腊雇佣兵的阵亡在3万人以上,其他部队也纷纷作鸟兽散了。战后,亚历山大缴获了大流士的大量黄金珠宝和粮食,大流士的母亲、王后和三名子女也因为大流士的只身逃跑而被亚历山大俘虏。亚历山大按照王室标准妥善安置了他们。

这次战斗的教训已经十分明显,地理环境决定的战场宽度再一次显示了其巨大的作用。这次战斗的意义也十分突出。从此以后,亚历山大得以进入两河流域,开始对波斯的灭国战争。而亚历山大和大流士的下次相逢,将是在两年以后的高加米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