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这天下最难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

年少不知李鸿章

长大方知真中堂

1


1896年,在那场鲜为国人知的万国运动会上,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当时,积弱的大清国除了一腔对未知事物的热情、一位穿着御赐黄马褂的领队、一支由邮差组成的运动员队伍,就代表着清政府参加了比赛。

朱时茂和陈佩斯曾有一个小品《王爷与邮差》,小品背景就是这个历史事件。

李鸿章:这天下最难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

当一个名叫马荣的中国人,借助被甩到头前的长辫子的“帮助”,率先撞线,并站到冠军领奖台的时候,中国代表团甚至找不到一面用于颁奖仪式的黄龙旗。万般无奈,领队只好脱下身上的黄马褂,权作黄龙旗,才算含糊过去。

中国连一首像样的国歌都没有,全场一片寂静。渐渐的,外国人的嘲笑声响起来,此起彼伏,在偌大的体育场内显得格外刺耳。

李鸿章:这天下最难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

此时,一位年已七旬的中国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到黄龙旗下,用尽全身力气高唱起他家乡的民间小调《茉莉花》,他的声音既不清脆,也不高亢,还略显浑浊和孤独。苍老的声音,孤独的背影,捍卫着一个民族最后的一点尊严。

再也没有了嘲笑声,片刻沉寂过后,是一阵经久不息的掌声。

唱歌的老人,是李鸿章。

2


有一个词,叫做“盖棺定论”,意思是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才能做出判定。而这个词,用在李鸿章身上,并不合适。

他是一个无论生前,还是死后,都颇受争议的人物。

李鸿章:这天下最难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

有人说兴办洋务运动,建立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是晚清近代化事业的主要开创者,是一位先进知识分子的凝聚中心;

有人说他签订卖国条款,丧权辱国,是卖国贼,投降派。

恨他的人有之,骂他的人有之,赞他的人有之,念他的人有之。世说纷纭,纷纷扰扰。

国家功臣还是千古罪人?无人给出明确的判断。

一个真实的李鸿章又是怎么样的?

3


李鸿章的一生,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

李鸿章出生在安徽合肥,20岁入选优贡,24岁中了进士,还因为文采卓绝得到了曾国藩的赏识,被纳为门下门徒。

然而命途多舛,时运不济,无论曾国藩如何向朝廷举荐李鸿章,他到了39岁都没有得到重用,一身的才学无用武之地。

李鸿章:这天下最难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

直至后来,清朝帝国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朝廷派了曾国藩统领的湘军出面绞敌,湘军也无暇应接各地的暴动,李鸿章才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被老师曾国藩推荐帮助,成立了自己的一支凶悍地主武装——淮军以仅仅9000名刚刚招募的淮军,便打败了太平天国的军事天才忠王李秀成率领的10万大军,在镇压太平天国革命中发展壮大,成为了扼杀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力量,几次出手保全了上海。

随后,在曾国藩围剿捻军起义武装失败的情况下,淮军又成为绞杀捻军起义的主力军并获得全面性的胜利,更是立下赫赫军功。海军鼎盛时期,兵力达七万多人。清政府靠着淮军这样一支武装,安内攘外,防患固本。

4


其后,李鸿章被朝廷重用,开始兴办洋务运动。比起守旧派,他能清醒地看到中外形式,尽管作为满清重臣,他无法跳出自身的局限,但他依然在保皇的前提下,大力改革。

在那样一个闭关锁国的时代,李鸿章是少有的具有前瞻性眼光和国际视野的人。他一边要和中国国内守旧势利做抵抗,为清朝谋划出路,另一方面又要与列强诸国斗智斗勇,在夹缝中腾挪。

他面对着一个从软件到硬件都远远落后于世界,甚至落后到无法和世界对话的中华帝国。他的顶头上司,是一个无才无德,贪生怕死的老太太;他的同僚是一群没有长远见识,只会阿谀奉承或固步守旧的保守派。

李鸿章:这天下最难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

他一点点,试图让中华,正式进入可以和世界其他国家平等对话的轨道上去。所以,他说“师夷长技以制夷”,提出了“洋务运动”。

他主办的洋务中有500多个中国第一,200多个亚洲第一。他是中国近现代电力、电讯、邮政、金融、外贸、铁路、航运、冶金、造船、教育、翻译、出版、海军、兵器等多项事业的开山鼻祖。他培养出来的高级人才数不胜数。

李鸿章:这天下最难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最突出的贡献在于他认识到不光要“求强”还要“求富”,所以他不光创办兵工厂,而且也支持办实业。比如他1872年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并存续发展到现在,成为今天拥有万亿资产的招商局集团。

他也是个有高瞻远瞩的人,他是清廷第一个提出防日战略的人。他曾大声呐喊:

奋起护我“蓝色疆土”,大中华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海洋,都不容外敌觊觎。

他曾系统提出防范日本及其他西方列强。

李鸿章:这天下最难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

他的见识和思谋早已一脚迈进了现代,回头又扶了一把中世纪的旧帝国。

他的思想理念比他同时代的人都站得高,看得远。他在同治年间对世界的认识提出了一个主张,“

中国遇到了数千年未有之强敌,中国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蒋廷黻给了这一观点极高的评价,认为这是十九世纪中国人看世界眼界最高,看得最远的一句话。

5


1895年3月24日下午,日本马关。

市区西面的外滨町,挤满了来看热闹的人。他们等的人是,大清帝国钦差头等全权大臣,李鸿章。

清朝在甲午战争中战败,慈禧太后派出李鸿章到日本进行议和。

没有强大的国力做后盾,谈判的过程可想而知。

李鸿章:这天下最难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

这天,已经是谈判的第四天了,前一天,日方全权大臣伊藤博文、陆奥宗光向他开出了极其严苛的停战条件——日军占领大沽、天津、山海关;驻扎这些地区的清军交出武器物资;津榆铁路交由日本管理;停战期间日军军费由清政府支付。

日本人只给了他说三个字的权利,“签,不签。”

李鸿章在发电请示清政府之后,拒绝了这一条件。日本人大怒,拿枪用枪托打在李鸿章的头上,他的脑袋顿时血流如注,但他毫无惧色,依然不签。

日方之前已经掌握了清廷秘密商议的“三万万两白银的谈判底线”,所以他们在谈判时极有耐心,根本不怕李鸿章讨价还价。

李鸿章:这天下最难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

而当第四天在去往第三轮谈判的途中,攒动的人群中突然人影一闪,怦然一响,这位清朝重臣李鸿章,正面脑门上中了一枪,鲜血直流。

开枪的人立刻被控制住,是一位名叫小山丰太郎的日本愤青,目的是杀死李鸿章破坏议和。

这下日本政府就很尴尬了,在自己的地盘上,枪杀议和使者,对国际上交代不过去。欧美列强纷纷找到借口,对日本施压,想趁机把日本从中国获得的利益分出来。

李鸿章:这天下最难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

西方列强担忧日本野心越来越大,纷纷迫使日本签订停战协议,日本屈于国际上的压力,为了使议和进行下去,同意了李鸿章,将赔款从“三亿两白银”减至“两亿两白银”。

这一枪,换回来一亿两,李中堂甚至在谈判桌上说,“能不能再给我几枪,把我们的赔款全免了吧!”在他的想法里,如果他的一条性命可以为国家节约下来这些银两,也是值得的。

李鸿章:这天下最难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

李鸿章:这天下最难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

李鸿章:这天下最难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

李鸿章:这天下最难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

李鸿章:这天下最难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

李鸿章:这天下最难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

李鸿章:这天下最难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

(李鸿章在条约上的签名)

6


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这位长期患病的七十八岁老人,在经历了太平天国、洋务运动、天津教案、甲午战争和庚子事变之后,在病榻上离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他们再也不能在任何条约上逼我签字了。

他签订完《辛丑条约》,回家后大口大口地吐血,“紫黑色,有大块”,“痰咳不支,饮食不进”,被诊断为胃血管破裂。

李鸿章:这天下最难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

每一次国家面临危机时出来收拾残局的总会是李鸿章,他为腐朽的清政府背上了所有的罪责,每一次清政府的黑锅,都是李鸿章来背,换来的却是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的一致声讨,“叛国者秦桧,卖国者李鸿章”。

李鸿章终其一生都在替清朝卖命,也一直在为清政府背锅。

甚至在他临死前一个小时,俄国公使还站在他的床头逼迫他在俄占中国东北的条约上签字,此时的李鸿章已不能说话,只剩下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7


李鸿章的几位敌对方,对他的评价都不低。

戊戌变法的梁启超说,对李鸿章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在其煌煌大作《李鸿章传》,称“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

李鸿章:这天下最难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

辛亥革命的孙中山先生上书李鸿章时,曾这样说李鸿章:“我中堂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艰难险阻,尤所不辞。如筹海军、铁路之难,尚毅然而成立,况于农桑之大政,为民生命脉之所关,且无行之难,又有行之人,岂尚有不为者乎?”

当时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还对李鸿章说,“如果你是我,在日本一定干得比我强;如果我是你,在中国不一定干得比你好。”

李鸿章:这天下最难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

(李鸿章和伊藤博文)

当时的美国总统格兰特称李为当时世界上四大伟人之首,与当时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法国总理甘必大,德国宰相俾斯麦齐名。

与他打过交道的西方外交官说,“李无疑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他始终在尽他最大的努力来维护他国家的利益,但遗憾的是,他手中的筹码太少了。”

建立新中国的青年毛泽东曾说:“李鸿章是船,清政府是水,舟大而水浅,李鸿章这艘船在水里无法航行,施展不开。”

8


最能概括他的话,也是他自己说出来的。

他曾说自己是一个“糊裱匠”,是在为摇摇欲坠的大清帝国糊糊墙壁,裱裱门窗罢了。

李鸿章:这天下最难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秋风起,茅草屋是挡不住的,大厦倾,肉身之躯是扛不住的。

生逢乱世,身不由己,纵满腹乾坤,也回天乏术。

毕竟,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9


应试教育里,他是丧权辱国的民族罪人,但是教科书里没有写,《辛丑条约》没有割地,中堂大人努力把损失讲到了最低。

教科书里也没有告诉我们,《马关条约》原本要赔的是“三万万两白银”,李中堂中的一颗子弹让条款变成了“两万万两白银”。

李鸿章:这天下最难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

教科书里,片面地给出了一个“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人物形象,却来不及告诉我们一个立体、丰满的李鸿章。他在骂声中离世,百年之后依然骂声不绝,或许,我们应该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眼光,再来认一认他了。

年少不知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